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292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非粮化”和利用情况监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标准农田的自然属性、生态属性、区位属性、“非粮化”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在高标准农田地块基础上叠加地理国情监测数据,通过空间分析获取指标值,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利用的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标准农田监测内容中,区位属性和“非粮化”的指标相对较好,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的指标表现不佳,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和防护林有效度表现较差。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合理有效,指标数据获取方法可行,能够达到监测和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52.
中国大城市蔓延的测度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土地不连续利用和低人口密度这两个城市蔓延的核心特征出发,提出了城市土地扩张指标与人口密度指标相结合的蔓延测度方法,利用杭州市1978~2010年的遥感影像,实证测度中国大城市蔓延的时空动态变化。测度结果表明,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密度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测度效果良好,与实际情况吻合度高。杭州城市蔓延十分典型,主城区蛙跳式开发以及大部分的边缘增长发生在人口低密度区或较低密度区,城市发展不紧凑,蔓延迅速;阶段特性显著,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单一中心向多核心发展的态势。将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密度指标结合来测度城市蔓延是十分有益的尝试,为中国大城市蔓延的测度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易于推广使用的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53.
基于潜力模型的广东城市可达性度量及经济联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分析为基础,应用和改进潜力模型对广东省各地级市的可达性进行综合测算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城市可达性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呈现同心圈层结构,并以佛山市禅城区和顺德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广东珠三角城市群表现出最优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强度,而北部和东、西两翼城市在交通网络结构缺乏横向关联、远离经济中心的地理位置和过于依赖珠三角城市群的带动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可达性程度和经济联系最差。通过城市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揭示出广东区域空间结构和交通网络结构存在的问题,诠释城市经济水平、发展模式和地理区位对可达性空间分异的作用,从而为广东省城镇网络体系发育、区域经济协调及珠三角产业转移规划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4.
通过多年的努力,气象部门建设安装了数量可观的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有效管理和利用好这些设施,发挥资源优势是目前的重要工作任务。从县(市)局值班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本辖区内的所有站点数据进行数据收集、解报、分析、报警、入库、查询等,开发了适合县级气象部门使用的"区域自动气象站监控查询系统"。及时掌握和发现本辖区内各站点的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及时进行维护,积累的观测数据也可以及时得到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55.
?????????????????λ???????????????????????????????????С????????????????÷?????????????С??????????????????????????????????????и?????????????????????????????????????????3????????????????????????????????????С?????????????С??????????÷??????????????????????  相似文献   
56.
赖旭东  戴大昌  郑敏  杜勇 《遥感学报》2014,18(6):1223-1229
利用LiDAR数据进行电力设施提取与建模可以克服传统工程测量电力巡线工作量大,危险性高,效率低下等缺点,但现有的电力线提取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力线的分离与提取,并且拟合的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精度较高的电力线拟合方法。首先,根据电力线两端悬挂、中间自然下垂的特点,求解电力线拟合的最佳几何模型;然后,通过电力线的走向和端点,建立电力线拟合的最佳平面坐标系;最后,采用基于二次多项式限制的最小二乘法拟合电力线,解算出最优参数,生成最终电力线模型。对真实数据的处理和精度评价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实现电力线的快速3维重建,而且能够达到较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5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时有发生,道路积水问题愈发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和城市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对道路积水信息进行动态可视化,而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是从多源数据到道路积水信息的关键一环。为了更加直接有效地表达道路积水信息,提出了面向城市内涝动态预警可视化的多源时空数据集成与管理方法,构建了道路积水时空数据模型,探讨了积水数据与道路数据的匹配方法,并设计了面向道路积水动态预警的原型系统,实现了道路积水深度的提取与发布。以南京市主城区某区域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数据集成与管理方法在进行道路积水可视化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基于微孔充填模型的页岩储层吸附动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孔填充是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纳微孔隙中、较高平衡压力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吸附特征,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热
力学理论在确定吸附剂微观结构及吸附性能研究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基于此,该文重点探讨了甲烷在页岩中吸附时
填充率θ、特征能量E、特征系数n、微分吸附功A 、吸附热Q、吸附焓ΔH 及吸附熵ΔS 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特征系数n
取1较为适当;温度升高特征能量E 值略降,3组样品E 值范围4.14~5.63 kJ/mol;随着θ 的不断增加,A ,Q ,|ΔH |及|
ΔS |等参数值逐渐降低,各能量参数随吸附进行而发生较为规律的变化,无突变。结果认为,热力学参数一定程度上代表
了TOC 及Ro 等参数的综合效应,受单一因素干扰性不强。将计算的Q 及ΔS 等热力学参数与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的
相应参数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表明四川盆地该套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巨大的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9.
基于形状先验和图割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给出一种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道路的方法。先对遥感影像进行滤波预处理获取纹理特征;再以图割解算经典能量函数获取道路图斑,其中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构建T链;接着利用直线匹配法获得初始道路段;最后用图割解算融合了两种形状先验的能量函数,结合动态外推的思路连接道路段。对不同遥感影像的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基于水下地形测量原理,通过设计全新的船体结构和双动力系统,加载船载的GPS RTK和测深仪,完成了测量船的基本制造装配。通过开发岸基控制模块自动导航软件及基于嵌入式的船载控制模块,实现了遥控测量船的水下地形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