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机载激光雷达(LiDAR)强度数据在获取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因素影响的有效量化及校正对机载LiDAR强度校正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雷达方程为基础,分别采用距离、入射角及距离和入射角对LiDAR点云强度进行校正,从中提取冠层总强度和强度比值两类参数,用于估测森林叶面积指数(LAI),以期量化各影响因素强度校正对不同类型参数估测森林LAI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经距离校正能够提高森林LAI的估测精度,而强度经数字高程模型衍生入射角校正非但没能提高估测精度,反而降低了估测精度。强度经距离和入射角综合校正虽能提高森林LAI的估测精度,但结果却低于距离单独校正的结果。与此同时,对冠层总强度参数而言,强度校正前后森林LAI估测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而对强度比值参数而言,强度校正前后森林LAI估测结果差异不大。综上可知,不同因素强度校正对森林LAI估测的影响不同,且影响程度与所用参数变量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在未来强度应用研究中,应根据变量参数类型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以避免不恰当校正造成的成本浪费及精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铜矿数字矿床模型专家系统的原理与技术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矿床模型是指将传统的地质学语言描述的矿床特征,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和符号,并加入人工智能的推理规则和知识,使之具备矿床自动推理和勘查辅助决策的功能。本项研究是在基于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数字矿床模型的先进理论和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实现。本文论述了铜矿床数字化的方法原理以及在系统实现时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系统知识库和规则库的建立是在多位铜矿专家的协助下完成的,专家对一系列先验概率等相关参数进行赋值,并用统计学方法下进行了处理。铜矿专家系统中知识库和规则库的保存和管理使用了数据库开发技术,采用数据挖掘作为知识发现的新手段。系统使用产生式规则,采用主观贝叶斯方法为推理的总体算法,搜索策略采用广度优先向前搜索的策略;在地质证据的输入方面不只提供与铜矿类型直接相关的证据,同时系统也提供了更为充分的地质证据,使推理的过程更加可靠和合理,同时地质词典功能的加入方便用户对相关地质术语进行查询和检索。系统不仅能实现单一成因的矿床进行推理,也能对复合矿床类型进行推理。  相似文献   
13.
大比例尺三维矿产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建华 《地质与勘探》2009,45(6):729-734
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大比例尺矿产资源评价是地学领域一项热点研究课题.通过建立各种模型,使地质工作者能够全视角地认知工作区的地形、地层、构造和岩体等地质体间相互关系,能够将各种地质体、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蚀变带、反演出的地质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通过对空间体单元进行赋值,利用地质统计技术对这些空间数据进行计算,可以较科学地实现定位预测及定量预测的目的.该三维预测方法的应用,为大比例尺矿产预测,尤其是矿区深部及外围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思路和手段,具有较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油罐间隙式粘滞阻尼器理论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研究了双出杆油罐间隙式粘滞阻尼器的构造,讨论了不同类型粘滞流体的特性、然后,在幂律流体本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计算模型;最后,设计制作 了两个粘滞阻尼器,进行了详细的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了阻尼力计算模型的幂指数。  相似文献   
15.
洞子沟地区大红峪组富钾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角度对大红峪组火山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大红峪组火山岩为一套特殊的超钾质火山岩,形成于夭折的大陆裂谷环境,成岩物质来源于上地幔,同时混染了部分下地壳物质,这也是岩石富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分形滤波技术在新疆黄山-镜儿泉镍铜成矿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化新疆黄山-镜儿泉镍铜成矿带的成矿地质认识, 进一步确定找矿勘查方向, 采用多重分形滤波技术, 对该地区水系沉积物或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中的Ni元素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研究区西北部吐哈盆地具有高背景、弱异常且异常分散的特点; 中部康古尔大断裂带以及研究区东南部具有低背景、强异常、且异常呈带状分布的特点; 这可能是由于, 石炭世晚期至二叠纪早期的地幔柱事件在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沿深大断裂有大量玄武岩喷溢, 到新生代被剥蚀运移到西北部地形较低的吐哈盆地, 而在原地只残留其根部造成的。中部和东南部带状分布的Ni异常是可能的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锑矿资源潜力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锑矿是中国的优势矿产之一.地质大调查开展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找矿政策实施以来,中国西部新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锑矿.西藏、新疆锑矿资源优势的逐渐显现,打破了原来以湖南、广西、贵州等东部省份为主的分布格局.本文结合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成果,通过广泛查阅资料,综合分析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了11个锑矿成矿远景区,并分析了主要成矿远景区的成矿特征和找矿潜力.同时还对其他远景区进行了简单评述,提出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8.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足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河南省第一个湿地生态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对自然生态、旅游、科研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对其生态地质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日前,此项工作还无人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实地考查及搜集有关资料,从地质学角度较系统地分析研究了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查明了保护区存在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r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保护和改善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提供了一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铁矿床品位-吨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铁矿储量数据为依据,在拥有翔实和权威的铁矿数据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整理和统计计算,以铁矿的6种矿床类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型、矽卡岩型、岩浆岩型、火山岩型和风化型)为划分依据,建立了中国铁矿及其伴生矿种的品位和吨位模型,并对其品位-吨位联合分布的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中国铁矿的资源量不服从正态分布,经过对数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品位除了矽卡岩之外都直接服从正态分布。由于铁矿的品位和吨位之间相关性较差,因而不具备分形特征。最后通过建立吨位和品位的直方图来构造正态分布函数,从而实现累计概率曲线的拟合。在取得了远景区的矿床类型、矿床数分布以及矿床的品位和吨位的累计概率曲线后,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来实现远景区资源量的预测和模拟。  相似文献   
20.
琼-粤西-桂东南成矿带资源特征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肖克炎  邢树文  丁建华 《地质学报》2016,90(7):1598-1607
琼-粤西-桂东南成矿带含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分地区、广东省西南部分地区以及海南省全部。该区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接合区。大地构造属于武夷云开岛弧系。本文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在该地区划分新的重要成矿部署区带,并命名为琼-粤西-桂东南成矿带。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丰富多彩。目前已涌现像抱伦金矿、富湾铅锌银矿、大降坪硫铁矿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超大型矿床。对本成矿带的矿床成矿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14个成矿系列,建立了成矿谱系,并对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区主要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热水沉积型、热液脉型、接触交代型、斑岩型和表生型。成矿受构造作用影响明显。在此基础上,部署了广东云浮地区金、银、铁矿重点远景区、广西陆川地区金银一般远景区、海南石碌铁、金矿一般远景区。为指导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