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71.
探讨了基于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城市商业区位建模的新方法。模型由相互作用的环境层和多主体层组成,旨在探索商业区位过程中消费者、商业设施、政府等多主体之间以及多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宏观商业布局过程。该模型可以方便地探索销售商在不同选址策略下商业设施的区位分布,为商业选址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并在一个虚拟的城市空间中模拟了销售商在不同选址策略下的选址决策。  相似文献   
272.
相对空间比绝对空间更易于被人理解。行人导航本质是以相对于人的导航环境视觉与空间等相对语义来动态引导行人的过程,即相对导航。目前,GIS导航理论以绝对定位与空间建模为基础,没有充分理解人对相对语义的认知差异,缺乏基于相对语义的导航理论模型。首先,总结了以绝对空间定位与表达为基础的行人导航研究,提出了相对空间感知的行人导航研究新方向。然后,剖析了相对导航研究的理论研究需求,如:行人相对导航数据采集与建模、行人导航环境相对语义的提取、行人导航行为的自动感知分析、行人导航的多感官交互机制、行人导航路径选择与确认机制等。最后,展望了未来行人导航研究与重要创新的3个阶段。  相似文献   
273.
误差理论一直是测绘学科的基础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地理信息、遥感科学等信息地理学科的支撑。过去的误差理论教学主要围绕测边、测角、测高等具体测量公式和问题开展。但是随着社会变化,测绘科学与电子、计算机、城市规划等领域呈现融合交叉趋势,本专业学生较少直接从事传统测绘行业。误差理论作为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在学生进行空间统计、导航与定位、多源传感器数据融合、时空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知识学习中,依旧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分析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经典课程体系在学科交叉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的初步教学改革方案,最后以深圳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具体课程实践为例开展分析。  相似文献   
274.
基于海量的中国大型社交网络新浪微博人际社交关系数据,利用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对人-人(人际)社交关系进行虚拟网络空间到物理空间的映射,形成地-地关系。以城市为尺度,对个体间的社交关系链进行聚合,构建城市-城市(城际)社交关系网。根据网络的全局异构和局部异构等拓扑特征以及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融合重力模型和信息熵技术的地理骨干网提取方法。该研究有助于揭示虚拟网络环境下的城市体系结构、城市辐射力、城市吸引力和开放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75.
提出了在大城市路网环境下快速确定海量浮动车数据匹配路段的方法。首先构建路网道路缓冲区,再对道路缓冲区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并构建空间位置与道路ID的索引,然后基于每个浮动车数据中的地理位置信息依据索引找出浮动车数据可能的匹配道路,最后对这些道路进行匹配度计算,确定浮动车数据的匹配道路。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减少每个浮动车数据需要计算匹配度道路的数量,成倍地提高海量浮动车数据道路匹配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276.
长序列卫星辐射资料的缺乏一直是制约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辐射长期变化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国际上最新提供的1984—2017年ISCCP-FH(以下简称FH)长序列卫星辐射资料中的大气顶逸出长波辐射(OLR)、到达地面短波辐射(SWD)、地面向上长波辐射(LWU)、到达地面长波辐射(LWD)进行分析,评估了FH辐射资...  相似文献   
277.
使用1960—2019年中国2400个气象站逐日观测气温,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各类冷空气过程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的寒潮和冷空气过程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冬季,频数和强度有明显的月际和季节差异,区域型寒潮在秋季发生频数最多,全国型寒潮、区域型冷空气和全国型冷空气在冬季发生频数最多;区域型冷空气总体过程(寒潮与冷空气过程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