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660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5年   6篇
  1940年   6篇
  1938年   5篇
  1936年   7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在联邦制框架下,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体制从区域自治到区域协商,再到国家统管,不断改革,以应对演变的流域环境和凸显的流域问题,顺应流域综合管理的国际发展趋势。考虑到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流域立法和流域管理权力分配方式的不同,特别是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污染防治二元立法模式,以及多部门涉水管理,可借鉴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经验,重点完善流域多级协调机制,将流域区域协商与国家统筹管理相结合,为下一步流域管理新体制的产生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62.
内蒙古塔尔气地区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塔尔气地区花岗斑岩的野外地质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了该地区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机制。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塔尔气地区花岗斑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36.5~126.4Ma;花岗斑岩具有高硅、富碱,弱过铝质(A/CNK=1.0~1.29),分异程度高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花岗斑岩具有较高的εHf(t)值(+7.19~+7.29),二阶段模式年龄为851~569Ma,暗示其可能起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期间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塔尔气花岗斑岩与研究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可能为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63.
贵州东部及邻区的南华纪沉积锰矿是我国重要的锰矿资源之一,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其成矿作用至今仍存在争议。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古地理、古环境两方向分别介绍了贵州东部及邻区大塘坡早期古地理环境及其控矿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古地理环境在锰矿成矿过程中的控矿作用,认为古地理环境控制着锰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富集、沉淀成矿成岩等过程。分析认为现阶段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古环境及其控矿作用研究的系统性、综合性仍显不足。在系统研究古地理、古环境的基础上,将古地理环境各因素置于统一的成矿环境体系中,综合考虑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古海洋环境、古生物、海平面变化、海底同生断裂及火山活动等因素的耦合作用,来探讨锰矿的古地理环境综合控矿作用,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6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环境保护、能源主管部门: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01年以来,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开展摸底调查,颁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推进专项治理,开展矿山复绿行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初步构建起开发补偿保护的经济机制.截至2015年,中央和地方及企业投入超过900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超过80万公顷,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恢复.但总体上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仍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粗放开发方式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仍然严重,地面塌陷、土地损毁、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965.
改则格列戈阿尔辉长岩侵入于羌塘地体南缘木嘎岗日群,为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改则地区的演化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约束。本文对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格列戈阿尔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2.9±1.6Ma,表明该辉长岩体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早白垩世辉长岩具有高Al_2O_3(15.39%~16.83%)、低Ti O_2(0.78%~0.92%)、贫P2O5(0.09%~0.17%)和低碱(Na_2O+K_2O=3.93%~4.41%)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63.37×10-6~73.76×10-6,平均为68.84×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La/Yb)N介于2.43~3.09之间,δEu=0.89~1.03,表现弱的负铕异常,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特征。岩石微量元素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U等,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HFES)Nb、Ta、P、Ti等,Nb/Ta、Zr/Hf比值接近或略低于原始地幔组成。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结果表明,该辉长岩源区为被俯冲改造的岩石圈地幔源岩浆,岩浆在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上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并经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格列戈阿尔辉长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构造环境下的岛弧环境,表明至少在122.9±1.6Ma期间班公—怒江洋盆正在向北俯冲。结合区域资料,研究区班公—怒江洋盆闭合时间应介于110~85Ma之间。  相似文献   
966.
大沙地二长花岗斑岩体位于北衙金多金属矿区南部,是矿区内勘查控制的7个主要富碱斑岩体中唯一的隐伏岩体。本文对大沙地岩体成矿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发现大沙地岩体成矿表现出由岩体向外围地层依次发育斑岩型Cu-Au→矽卡岩型Cu(Mo)-Fe→热液脉型Au的矿化分带特征,显示出斑岩热液成矿系列特征。大沙地地区较万硐山主矿区相对发育Cu-(Mo)矿化类型而缺乏Au矿化,这可能与大沙地岩体的隐伏性及向深部富集Cu(44.7×10~(-6)~2254×10~(-6))、Mo(3.86×10~(-6)~24×10~(-6))等成矿相关微量元素的特征有关。大沙地二长花岗斑岩铅同位素相对变化较小,~(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在18.691~18.931、15.664~15.703和38.898~39.124之间。(~(87)Sr/~(86)Sr)i含量在0.70753~0.70852之间,ε_(Nd)(t)变化于-6.87~-8.60,Nd同位素二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2))为1.4~1.5Ga,综合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包括大沙地岩体在内的北衙富碱斑岩还具有与滇西地区始新世钾质酸性岩中的角闪岩捕掳体相似的Sr-Nd-Pb同位素组成,推测富碱斑岩岩浆可能源自角闪岩相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而扬子西缘青藏高原主碰撞向晚碰撞过渡阶段(40~26Ma)挤压转换应力背景下,由地体斜向碰撞形成的金沙江-红河大型走滑深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则控制了富碱斑岩岩浆的上升和侵位。  相似文献   
967.
随着我国对资源勘探开发投入不断加大,全液压车载钻机已大量投入到钻探生产中。SDC-2500型全液压车载钻机将负载敏感液压系统、PLC电控系统应用于钻机的控制执行系统,具有集成度高、机动性强、全液压顶驱、远程电控、多工艺适应性等特点。通过野外生产试验,验证了钻机的性能,展现出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8.
SAPB设计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广的一种设计方法及理论,该方法尤其是在产品的总体方案设计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该方法对辐射井水平钻机的整体方案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从分析水平钻机的总功能的角度出发,对钻机功能进行抽象化,然后利用SAPB设计方法中的分析工具,对总功能进行分解,建立水平钻机的功能分解树和功能结构图,最终得到钻机的整体设计方案。本文的研究可为钻机的进一步设计优化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69.
今年是我国已故著名岩石学家吴利仁教授诞辰七十五周年.他的一生是勤奋学习和努力创造的一生.他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五十余载,兢兢业业,敢于开拓,用良智和心血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光辉业绩;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受到学生和同事们的爱戴和尊敬.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期<纪念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吴利仁教授七十五诞辰专辑>.这些论文都是由他的学生和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撰写的,表达了他们对这位前辈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970.
形成矿床的成矿物质、驱使成矿物质运移和聚集的能量和使成矿物质就位的有利空间(简称物质、能量、空间)是任何矿床形成所必备的3个主要因素。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综合成矿预测是以成矿三要素为指导思想,以热力学原理为基本原理,利用符合成矿预测尺度要求的地、矿、物、化、送等资料,综合考虑其它成矿有利因素,结合GIS工具的一种综合成矿预测方法。章详述了三场综合预测的原理、流程,并结合在豫西马超营断裂带中段的应用,介绍了三场预测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