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400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我国金耳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金耳资源,报道了金耳的营养万分,药用功效和食疗价值,集体离金耳的人工驯工栽培技术,简单介绍了金耳产品的加工概况,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较系统的资料。  相似文献   
32.
运用X射线衍射和多重峰分离程序解析高岭石的结构缺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林波  高振敏 《矿物学报》1996,16(2):132-140
本文尝试运用X射线衍射与多重峰分离方法研究高岭石的结构缺陷,重新评价了Hinckley(1963)结晶指数(HI),运用02,11区域对(111)和(111)峰的分峰结果,定义了新的结晶度指数:CI=(I111+I111)/I110,它完全以衍射峰的强度进行计算,较灵敏地反映出高岭石真实的结构信息,探讨了高岭石结晶度与高峰石对称性,有序度以及与高岭石Pb/3滑移缺陷的关系,结果证明高岭石结晶度越高  相似文献   
33.
34.
全球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图6)显示了地壳厚度的双峰标度。海洋盆地的地壳厚度为6~7km(不包括4~5km的水层),而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9.7km。在海洋一大陆边缘的典型地壳厚度是30km,并向大陆内部逐渐增厚到40~45km。厚度超过50km的地壳局限在几个地区,包括中国西部的青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基于“9210工程”和MICAPS系统的资料自动存储、整理、检索和历史天气图分析业务系统——基于MICAPS系统的数字化天气图及常规气象资料检索分析系统,较全面地介绍了该系统高度自动化、设计友好的功能和在业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使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问高质量资料和NCEP/NCAR40年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的突变及爆发过程。发现南亚高压迅速从菲律宾以东移到中南半岛北部,孟加拉湾槽加深加强,赤道印度洋西风加强并向东向北迅速扩展和传播,以及伴随的中低纬相互作用和西太平洋副高连续东撤是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与此同时,亚洲低纬地区的南北温差和纬向风切变也发生相应的突变。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印度半岛地形的陆面加热作用在其东侧激发的气旋性环流对于孟加拉湾槽的加强有重要作用,并进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先于印度夏季风爆发。  相似文献   
37.
红色风化壳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妨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广东省花岗岩风化壳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从岩性土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森林植被、人类活动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最后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分析了其水土流失严重性及治理,以期为以后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8.
一、“增长三角”的形成与发展。冷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发展,亚洲出现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增长三角。这一概念是1989年12月由时任新加坡第一副总理的吴作栋首先提出的。他倡议建立一个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的跨国经济区,并称之为“新柔廖增长三角”。这一设想很快得到了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政府的积极响应,并获得了成功,后其范围扩大,现称“印度尼西亚一马来西亚一新加坡增长三角”,也称为“东盟南部增长三角”。而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南部出现的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一香港一澳门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增长三角的概念提出后,才被看作是具有新的经济意义的“珠港澳增长三角”。这两个增长的成功,使这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很快得到了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非洲等国家的仿效。  相似文献   
39.
豫南山区生态气象条件与桑蚕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豫南山区气象条件与桑蚕生产的关系及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桑蚕生产的途径和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0.
本文采用阿勒泰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站近54a(1960~2013年)夏季(6~8月)的日有效降水量(20~20h降水量≥0.1mm)资料,用WMO推荐的百分位法计算了全地区过去54a夏季极端强降水的阈值、进一步分析了当地夏季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强降水阈值呈西部、南部小,北部、东部大,并且空间异常分布特征如下: 夏季以及夏季各月的极端强降水日数和强度均可总结出5种最主要模型;极端强降水量可总结出8种最主要模型;并且通过时间标准化序列分析各种模型都有对应的降水日数、量级、强度明显偏多(强)和偏少(弱)的时段。日数、量级、强度近54a来,除吉木乃略有下降以外,其余各县(市)均为增长趋势,尤其是北部、东部地区.同时上述三指标存在着显著的年代际和年纪尺度的周期变化,上世纪90年代和2010年至今为三个指标最多(强)的年代,而上世纪70年代为最少(最差)的年代.并通过周期分析(小波分析)可知,均有对应的显著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