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4篇
  免费   2445篇
  国内免费   3072篇
测绘学   2149篇
大气科学   1225篇
地球物理   1788篇
地质学   5955篇
海洋学   1636篇
天文学   92篇
综合类   708篇
自然地理   1108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588篇
  2021年   745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703篇
  2018年   606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695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863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794篇
  2009年   757篇
  2008年   788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为了解决嵌入式GIS跨平台的软件开发问题,针对嵌入式环境的资源有限性和平台多样性特点,设计了一种嵌入式GIS应用中间件——EGIS_MW平台,该平台能够有效屏蔽不同嵌入式软硬件环境的差异,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统一高效并且适合嵌入式GIS应用的编程接口。EGIS_MW平台已经在一款支持多种不同软硬件环境的嵌入式导航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应用表明该中间件能够很好地满足嵌入式GIS跨平台软件开发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992.
对高轨空间碎片进行了观测模拟。在观测模拟中,分别选取南京和云南两个观测站;采用2种跟踪方式:跟踪恒星和跟踪卫星;对于同一地理经度上的同步卫星进行了观测;提供了发现新目标的方法;并给出了新目标的初轨。这为我国空间碎片的数据库的建立作了有益的尝试,对于卫星和航天器的飞行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日冕中冕环的无衰减横向振荡(简称无衰减振荡)自2012年被发现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无衰减振荡具有在日冕中广泛存在以及振幅无明显变小的特性,使之在解释日冕加热和冕震学诊断上都具有相当的潜力.总结了日冕中无衰减振荡的研究进展,包括观测研究得到的一系列结果、提出的理论和数值模型以及基于无衰减振荡进行冕震学诊断的一些尝试,并且展望了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的降水量预测不仅为该地区水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依据,同时对中国及周边国家气候变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利用1990—2016年青藏高原降水量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对青藏高原月降水量进行预测,主要包括:① 使用青藏高原86个测站1990—2013年的月降水资料,预测各个测站2014—2016年的月降水量,并与传统的RNN、NAR、SSA和ARIMA预测模型相比,平均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了0.07、0.15、0.13和0.36,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表现更低;② 分析了降水量预测精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各模型的R2在青藏高原地区内插值,分析R2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所有模型降雨稀少的干旱地区和降雨多的湿润地区R2较低,在气候稳定、降水规律性明显的地区R2较高,且LSTM模型R2≥0.6的空间范围远大于传统模型;③ 分析了不同预测长度对各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发现所有模型会随着预测长度增加而预测精度降低,但在不同的预测长度下LSTM预测的RMSE值都低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东濮凹陷新生代断裂系统的发育特征,通过对凹陷内不同区段地震剖面的解释,根据断层活动速率分析了东濮凹陷新生代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其强度,并对凹陷内不同部位的断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濮凹陷不同区段的断层发育特征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断裂发育受到欧亚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共同影响,同时在各区段受到的影响又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96.
用造纸草浆黑液和氯化镁为原料制得氧化镁/活性炭("MgO/AC")复合材料,分别测定了该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Cu2+与Cr(Ⅵ)的脱除性能。Cu2+的吸附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pH=3时基本达到平衡;在实验考察的pH范围内(1~8),Cr(Ⅵ)的吸附呈单调递减趋势。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MgO/AC"复合材料对Cu2+和Cr(Ⅵ)的吸附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两过程的吸附速率均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为吸热吸附;吸附活化能Ea分别为50.19,51.42 kJ.mol-1;"MgO/AC"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优于对Cr(Ⅵ)的吸附。Cu2+在"MgO/AC"复合材料上的吸附过程用Langmuir模型描述更为合适,在293~323 K范围内,Cu2+的饱和吸附量为19.46~90.91 mg.g-1;Cr(Ⅵ)的吸附过程则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海水养殖对海湾沉积物的累积影响, 对大亚湾的大鹏澳养殖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的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了海水养殖区沉积物中氮、磷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 网箱养殖区、贝类养殖区和对照区等3个区域柱状样中总氮的含量范围分别为638.2—3803.9mg.kg-1、740.9—2152.1mg.kg-1和343.2—471.9mg.kg-1, 总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44.7—3233.9mg.kg-1、297.9—497.5mg.kg-1和650.2—1327.2 mg.kg-1, 有机碳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96%—2.22%、0.87%—1.13%和0.69%—0.95%。该三个因子的含量均从底层至表层呈增加趋势, 但网箱养殖区上层增加幅度最为剧烈, 贝类区次之, 对照区变化幅度最小。所有柱状样中, 总氮含量均超标, 但网箱养殖区总氮污染最为严重, 贝类养殖区次之, 对照区最轻; 网箱养殖区的总磷在上层的不同深度超标, 而贝类养殖区及对照区柱状样的总磷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998.
未饱和砂土含水量GPR反射波法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饱和砂土含水量变化会引起介电性质改变,影响土体中电磁波传播速度。利用GPR反射波法测得土体电磁波速后,基于正确的土体介电常数模型可求得含水量,这一过程具有快速、连续、无损特点。为实现目标,以不同粒径组成的3组典型砂土为样品,利用探地雷达反射波法测定其介电常数,研究影响土样介电常数的关键因素和遵循的介电常数模型,讨论基于介电理论的土体含水量求取方法。研究表明粒径级配差异不会引起砂土介电常数较大变化;含水量是决定其介电常数的关键因素,两者关系可采用拟合的Topp或Alharathi型公式表示;砂土介电常数遵循Looyenga混合介电常数模型。研究成果在土方路基含水量连续检测中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999.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流沙港组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研究,对C洼深水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在恢复涠西南凹陷C洼地史和热史的基础上,利用EASY%Ro模型计算了流沙港组烃源岩的成熟度史。研究结果表明,在涠西南凹陷发展的裂陷阶段初始期热流值较高,最大值约为77mW/m2,其后热流值逐渐减小,现今热流值约为54mW/m2;涠西南凹陷C洼流沙港组烃源岩开始生烃(Ro=0.5%)时间为51MaBP,达到生烃高峰(Ro=1%)时间为42MaBP,达到高成熟演化阶段(Ro=1.3%)时间为17MaBP;对比涠1井流沙港组烃源岩演化特征,处于C洼深水勘探区的流沙港组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生烃能力较强,拥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从1株海绵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链格孢菌的发酵液中提取胞外多糖,对其进行Q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得到2个组分JJY-W和JJY-S。运用各种化学方法及波谱方法对JJY-W和JJY-S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JJY-W和JJY-S的分子量分别为1.4KD和1.8KD;JJY-W以半乳糖、葡萄糖为主,含有少量甘露糖,摩尔比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2.5∶11。JJY-S以甘露糖、葡萄糖为主,含有少量半乳糖,摩尔比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3∶2∶1。JJY-W总糖含量为46.3%,未检测出糖醛酸,蛋白含量为2%。JJY-S总糖含量为52%,糖醛酸含量为6.1%,蛋白含量为14%。活性分析表明,2种多糖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自由基能力均增强,JJY-W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要强于JJY-S,而JJY-S清除OH.自由基的活性要强于JJY-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