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1.
三矿沟Cu-Fe-Mo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与成矿有关的三矿沟复式英云(花岗)闪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研究表明,该矿床岩浆岩体属于钙碱性I型花岗岩,具有大陆地壳的特征,形成于与造山花岗岩有关的火山弧环境或相似的构造环境中,主要与造山阶段的火山弧花岗岩关系密切。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向右缓倾斜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型特点,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无明显的负铕异常,暗示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成因,也反映了同源岩浆的特点。δEu值介于0.81~1.24,δCe值为1.00~1.13,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微弱的分离结晶作用,同时又受到同化混染作用的一定影响,其成岩环境氧逸度较低,指示了缺氧环境,有利于金属元素的积聚而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12.
13.
长江中下游六省大气甲烷柱浓度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烷(CH4)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为了了解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区CH4浓度的分布情况,本次研究基于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reenhouse gases observing satellite,GOSAT)和大气红外探测仪(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AIRS)卫星反演的数据产品,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六省大气CH4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GOSAT反演的长江中下游六省大气CH4浓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年均浓度由2011年的1817×10?9增长至2018年的1875×10?9,高于东三省、华北平原和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平均年增长量为8.2×10?9 a?1。各省年际增长幅度略有差异,纬度偏低的江西、湖南和浙江三省大气CH4浓度高且增长量偏大,纬度偏高的湖北、安徽和江苏三省大气CH4浓度略低且增长量偏小。长江中下游六省大气CH4呈现较强的季节变化特征,湖北、湖南、江西和浙江峰值出现在9月,安徽、江苏峰值出现在8月。垂直方向上长江中下游六省CH4浓度随气压降低,浓度逐渐减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近地面层GOSAT反演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春季;高层最高值出现在秋季,最低值出现在春季。AIRS反演的大气CH4浓度空间分布上北高南低,与GOSAT反演结果不一致,可能由于AIRS主要反映了对流层中层大气状况而GOSAT更多的反映了近地面层大气CH4的变化。其垂直方向上呈现高度越高,浓度越低,不同高度上秋季浓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北坡流域冰川物质平衡波动及其对河西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7,他引:16  
祁连山北坡各流域发育有现代冰川 2 166条 ,总面积 13 0 8km2 ,冰储量 60km3,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约 8× 10 8m3·a-1,占河西地表总径流量的 11% .近 4 0a来 ,东段石羊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 (Bn)呈较大负平衡 ,Bn在 - 80~ - 12 0mm间 ;西段的讨勒河、疏勒河和党河流域冰川具正物质平衡 ,Bn在+ 5 0~ + 90mm ;黑河流域的冰川处于过渡区 ,其冰川物质平衡多年平均在 - 4 0~ + 4 0mm间 .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河流径流的变化 ,洪水坝河、党河和昌马河的冰川融水补给率达 3 0~ 4 0 %以上 ,东大河、大渚马河、马营河和讨勒河的补给率在 12 %~ 14 %之间 ,而西营河和梨园河仅有 7%左右 .冰川物质平衡逐年变化显示 ,2 0世纪 5 0~ 70年代冰川以负物质平衡为主 ,80年代开始向正的平衡开始转化 ,90年代以正平衡为主 ,主要是冬季气温上升引起的降雪量增加的结果 .在全球气温变暖情景下 ,东段冰川物质平衡将呈增加的趋势 ,西段冰川物质平衡将呈下降的趋势 ,将使西段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增加 ,而东段石羊河流域径流下降明显 .  相似文献   
15.
李根  吴福浪  郑怡 《气象科技》2021,49(2):218-226
利用WRF模式,结合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6月13日山东中部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触发和维持机制、雹云流场结构特征以及冰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冰雹天气过程是在华北冷涡背景下,由中尺度地面辐合线触发生成的超级单体雹暴过程。降雨和下沉气流引发的地面冷池进一步增强了地面辐合;雹云顶端强辐散出流的抽吸作用是动力不稳定维持机制。WRF模式模拟的雹云具有有界弱回波、回波悬垂等超级单体特征。模拟雹云的成熟阶段0℃高度位于4km,超过40dBz的回波高度达到12km;在流场上主体为上升运动,且上升运动两侧存在上升→下沉→上升运动的转换,有利于冰雹的碰并增长。雪晶最初由过冷云水和云冰碰并生成,之后通过碰并过冷水转化为霰粒子,为冰雹生成提供了充足的雹胚。霰粒子和雹粒子在上升运动的带动下反复经过雹云中的过冷水累积带有利于自身不断增长并转化形成大冰雹。  相似文献   
16.
A multi-spectral classific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water with red tide(s) using satellite ocean color imagery obtained by the Sea-viewing Wide Field-of-view Sensor (SeaWiFS). The study area was the eastern Seto Inland Sea in Japan, where serious red tides frequently occur. “Background Ocean Colors” (BOCs hereafter), or colors of water around a red tide or those of the water before/after a red tide, are calculated as the monthly climatological average of normalized water-leaving radiances (nLw) with 0.01 degree spatial resolution with SeaWiFS imagery. Criteria for detecting red-tide pixels are established from analyse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Lws (in the 443, 490, 510, and 555 nm bands) anomalies from BOCs and the nLw spectra together with the red-tide records in Osaka Bay.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efficiently indicate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red tides for independent match-ups with 83% accuracy. Additional validations of specific events indicate that the algorithm performed well in the study are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cheme is appropriate to detect red tides in the optically complex coastal water of the eastern Seto Inland Sea.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旨在研究谷朊粉、宠物级鸡肉粉、脱脂肉骨粉、豆粕和玉米蛋白粉复合替代0%(对照组,CON)、35%(FM35)、50%(FM50)、65%(FM65)、80%(FM80)鱼粉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体组成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设计5组等氮等能(粗蛋白52%,总能19kJ/g)的饲料,养殖鱼初重(8.63±0.01)g,养殖周期9周。结果显示,替代组体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CON(P0.05),而摄食率和成活率各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变化(P0.05)。替代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降低,FM65和FM80饲料效率和FM80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CON(P0.05)。复合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替代组鱼体灰分显著高于CON(P0.05)。除FM3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与CON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替代组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ON(P0.05)。研究表明,该比例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水平应不超过35%。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多波束波束脚印位置归算方法忽视收/发换能器位置差异给深水测深带来的显著影响,以及新算法虽顾及收/发差异但效率偏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传播曲面的高精度快速波束脚印位置归算算法:①基于多波束测量和声线传播原理,提出波束传播曲面模型;②将扇区内波束分为插值结点和待插值点;针对前者,提出采用迭代搜索和插值的方法避免建立完整的传播曲面;③针对后者,利用插值结点参数,提出基于多项式插值的方法获取其发射单程时间和声线俯角、方位角;④综合完成所有波束脚印位置归算.浅水和中深水区试验表明,本文方法的交叉线检验精度与Cari s相近,且均优于传统算法;相较Cari s计算结果,本文同号波束脚印的深度偏差分别为0.35‰水深和0.11‰水深,且计算效率分别提高了8% 和35%.  相似文献   
19.
伊热达坂铅锌矿区位于塔里木微板块的塔里木北缘古生代被动陆缘带,阿尔彼什麦晚古生代前陆盆地,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哈孜尔布拉克组下段(D3h1)。本文主要对伊热达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揭示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