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5篇
  免费   1336篇
  国内免费   1947篇
测绘学   947篇
大气科学   671篇
地球物理   989篇
地质学   3660篇
海洋学   850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442篇
自然地理   77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介绍了房山人卫站近期在人卫激光测距系统完善和改造工作中的一些进展 ,特别是对接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对主镜、副镜、 4 5°反射镜镀多层介质膜以及安装调度。伺服系统和近地靶校准的改造工作。从2 0 0 4年 1月份的观测情况统计可以看出 ,改造后的系统在观测数量和测距能力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2.
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测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浅部和深部构造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的变化特征,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布设了三条南北向剖面(错那—墨竹工卡、亚东—雪古拉、吉隆—措勤),采用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方法进行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研究,发现该区主要电性结构特征为: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表层发育大规模的高阻体,岩体延伸最深达30km以上,是冈底斯花岗岩体的反映. 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南部有小规模的良导体,在其下方和北侧发育有大规模良导体. 3. 沿剖面从南往北壳内普遍发育良导体,各良导体主体间是不连续的,规模逐渐增大,总体北倾,在缝合带附近产状较陡. 4.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良导体由西往东规模逐渐增大,导电性逐渐变好,相对雅鲁藏布江在剖面上的位置逐渐南移. 这些重要的电性特征可能是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所形成的,深部大规模的良导体特征沿东西向的差异可能是板块碰撞引起物质沿东西向运移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岩石圈流变结构的一种新的应变率约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目前存在的3种应变率约束条件(常应变率,常构造力,与应变率有关的构造力约束)进行了讨论,它们都不能真实地反映岩石圈内的应变率分布及实际观测.基于近几年GPS测量的研究结果,提出利用GPS实测应变率对岩石圈流变结构进行约束的新方法.对华北地区实际流变剖面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克服了上述三种约束条件的不足,利用它所确定的岩石圈流变结构更为合理,在流变性质上较好地反映了与大地构造的对应关系,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岩石圈内各种状态参量及物质参量对流变结构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这种约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藏北地区砂金指纹特征及其对原生金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金指纹(化学成分)特征是利用砂金寻找原生金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藏北地区砂金成色具明显的不均匀性,化学成分在东、西部地区变化较大,反映区内砂金对原生金具有继承性,并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明显,表明其原生金来源可能具有近距离搬运的多来源特征;自然金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则指示:本区原生金的类型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石富含As、Sb、Cu、Pb、Zn,且剥蚀程度较小,在砂金富集区附近有望找到规模较大的原生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5.
魏诗晏  杨伟  赵亮 《海洋科学》2022,46(4):55-66
荣成是我国重要的海产养殖城市,为掌握荣成外海的海流特征,基于2016年1—10月于荣成外海楮岛岬角南侧布放的浮标观测数据,通过谱分析、调和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实测流速时间序列剖面及季节变化,分离出该观测点的潮流和余流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了该海域余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荣成外海浮标观测点流速东西分量总体大于南北分...  相似文献   
996.
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营养盐供应和再生、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生态关系.为研究营养盐、浮游植物和细菌之间的关系,在实验室内培养条件下,通过改变氮源的形态(硝态氮和铵态氮)和浓度,研究海洋浮游植物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藻际细菌在不同营...  相似文献   
997.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estimate the volume and property transports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ndonesian Seas via the Karimata Strait, two trawl-resistant bottom mounts, with ADCPs embedded, were deployed in the strait to measure the velocity profile as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Indonesian Seas transport/exchange (SITE) program. A pair of surface and bottom acoustic modems was employed to transfer the measured velocity without recovering the mooring. The advantage and problems of the instruments in this field work are reported and discussed. The field observations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ranch of Indonesian throughflow via the Karimata Strait with a stronger southward flow in boreal winter and weaker southward bottom flow in boreal summer, beneath the upper layer northward (reversal) flow. The estimate of the averaged volume, heat and freshwater transports from December 2007 to March 2008 (winter) is (-2.7 ± 1.1) × 10 6 m3/s, (-0.30 ± 0.11) PW, (-0.18 ± 0.07) × 106m3/s and from May to September 2008 (summer) is (1.2 ± 0.6) × 106m3/s, (0.14 ± 0.03) PW, (0.12 ± 0.04) × 106m3/s and for the entire record from December 2007 to October 2008 is (-0.5 ± 1.9) × 10 6 m3/s, (-0.05 ± 0.22) PW, (-0.01 ± 0.15) × 106m3/s (negative/positive represents southward/northward transport), respectively. The existence of southward bottom flow in boreal summer implies that the downward sea surface slope from north to south as found by Fang et al. (2010) for winter is a year-round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998.
对黄河口30多年来的叶瓣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遥感假彩色合成解译历年岸线和流路河道变化,利用1976—2005多年的水深数据,定量分析了清水沟叶瓣水下三角洲堆积体不同时段的冲淤变化过程。将水下三角洲堆积体的演变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多淤积中心阶段→单一稳定淤积阶段→缓慢淤积阶段→淤积—侵蚀同时发生阶段,证明黄河口三角洲堆积体演变过程对流路演化的阶段性有很好的响应关系。同时对清水沟水下三角洲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HPLC等技术,从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乙醇提取物首次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化合物,通过质谱(MS)及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1,8-二羟基-9,10-蒽醌(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β-谷甾醇(4)、鲨肝醇(5)、(E)-N-2(1,3-二羟基-4-十八烯基)-十六酰胺(6)、胆甾醇(7)。其中,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0μg/mL。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地貌晕渲图的制作方法,结合海洋地理数据实际情况,探讨了三维海底晕渲图的制作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海洋基础地理数据相关项目——地理实体图集的制作。采用ArcGIS软件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制作三维海底晕渲图的全过程,从最终成果可以看出平面成果图和立体成果图都富有很强立体感,这使人们对海底地形有直观认识,应用将更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