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综合气象因素对广西电力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电网负荷易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的特点,为综合衡量气象因素对广西电力负荷的影响,引入了气象学指数--有效温度,分析了4-10月气温、相对湿度、风及有效气温对电力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与电力负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温是影响电力负荷的主要因子;夏季以气温和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组合的变化对负荷的影响较大,风速从静风到有风时,负荷明显地减少,但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风速越大负荷反而增加;6-9月,负荷随着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在春夏、夏秋季过渡季节,负荷并不完全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不是太高的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时,负荷有下降的趋势,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负荷随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32.
基于SVD和修正Z指数的汛期旱涝预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500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和降水资料,建立起汛期降水的预测方程;经过适应本地化的Z指数修正,将预测结果转化为旱涝等级;将SVD技术与修正的Z指数结合起来,实现旱涝的气候预测;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气象、防汛抗旱部门。结果表明:1)影响江淮分水岭地区汛期降水的因子有5个,分别是太平洋地区2个,印度半岛附近2个,欧洲地区1个;2)理论上的Z指数等级不符合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实际状况,因而必须对Z指数进行修正。经过修正后的各个旱涝等级的划分概率较为合理,说明Z指数的5级指标是可靠的;3)利用5个影响因子可以建立汛期降水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预报方程,在共计8年的旱涝滚动预测和实况检验中,等级相符的有7年,只有2003年的预测试验相差一个等级,5级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7.5%;4)经过气象、防汛抗旱部门2008年的应用,旱涝等级的预测意见和实际基本吻合,说明预测技术的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3.
We present the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Infrared Array Camera observations for a sample of local elliptical galaxies to study later stages of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 activity. A sample of 36 elliptical galaxies is selected from the Palomar spectroscopic survey. We detect nuclear non-stellar infrared emission in nine of them. There is unambiguous evidence of circumnuclear dust in these nine galaxies in their optical images. We also find a remark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frared excess emission and the nuclear radio/X-ray emission, suggesting that infrared excess emission is tightly related to nuclear activity. The possible origin of infrared excess emission from hot dust heated by the central AGN is supported by the spectral indices of the infrared excess emission.  相似文献   
34.
新疆生态系统健康遥感评估及关键驱动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系统结构和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研究区域。通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特点和定量遥感数据实时、易获取、周期性等优势,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动物物种丰富度、干旱度、人类扰动指数四类单因子指标,依据“活力-组织-恢复力”生态健康评估模型,定量化的构建了新疆以遥感数据为主导的区域综合生态健康遥感评估指数,并进一步基于地理探测器探明不同环境驱动因子对新疆生态健康的影响程度,在县级行政区层面对该方法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应用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1)新疆生态健康水平以塔里木河—叶尔羌河流域为分界线,北疆生态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南疆,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和集聚特征。(2)各环境因子对新疆生态健康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归一化植被指数(0.645)>人类扰动指数(0.512)>动物物种丰富度(0.414)>干旱度(0.116)。(3)2000—2018年新疆整体生态健康水平呈现逐步攀升的趋势,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是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玛纳斯县、呼图壁县以及昌吉市;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县和富蕴县。  相似文献   
35.
Li  Mao-Fen  Luo  Wei  Li  Hailiang  Liu  Enping  Li  Yupin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2018,132(1-2):503-513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opical agriculture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相似文献   
36.
东北亚中国地区矿产资源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矿产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矿产资源供应状况和矿产资源形势等5个方面定量地系统分析了东北亚中国地区矿产资源的态势状况。该区130多种矿产态势分为充分满足,满足,不能满足和短缺四大类。  相似文献   
37.
厦门港帽铃水母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描述了厦门港帽铃水母从胚囊期到水螅体的各发育期的外部形态、发育时间与大小,以及附着与变态过程,并对其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8.
鄂尔多斯侏罗纪盆地形成演化和聚煤规律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王双明  张玉平 《地学前缘》1999,6(Z1):147-155
鄂尔多斯盆地是在演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中生代大型内陆拗陷。其演化过程可分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4个阶段,旱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为重要的聚煤期。聚煤区围绕盆地沉降中心呈环带状展布,煤层层数、厚度及横向变化规律在盆地不同部位表现出不同特点。构造转折期与有利于植物大量繁殖的古气候的有机匹配是控制煤层形成的主要因素。现今盆地范围是后期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怀4井汞量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首先介绍了怀来4井地质构造情况,然后根据怀来4井1989-1998年水汞观测资料,分析了4次中强地震前汞量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怀来4井汞量异常与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0.
动物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前两者在体内可以完全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氨、尿素和其它含氮化合物,它们是含能物质。鱼类蛋白质的含氮代谢物质主要通过鳃排出,少量通过尿液排出(Beamish et al.,1984),这种排泄物的能量损失也称为非粪便失能。 鱼类非粪便失能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直接测定鱼的氨及尿素排泄量,然后通过氨及尿素的含能量来计算;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氮收支方程来间接估计排泄物的能量损失(Gerking,1955;Savitz,1971; Savitz et al.,1977;Lwata,1970;Porter et al.,1987),Braaten(1979),Bower等(1980),Cameron等(1983), Brafield(1985)和Knights(1985)对鱼类排泄量的各种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和综述。本研究是应用氮收支方法来间接估算黑鲷的排泄能损失。这对于探讨鱼类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及代谢产物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