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海洋学   67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山东近海褐牙鲆自然群体活样本共 79尾 ,分别于 1 996年 5月、1 997年 1月和 1 998年 4月采自青岛近海 ;养殖群体活样本 5 2尾于 1 997年 1 2月采自山东荣成寻山养鱼场。采用水平淀粉胶和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及 3种缓冲系统 (TC、EBT和TG)分别对自然和养殖群体的 1 5种同工酶进行生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山东近海牙鲆自然群体的多态基因座位比例 ( 31 .0 % )和群体平均杂合度 ( 0 .0 80 2 )都明显高于养殖群体 ( 2 4 .1 % ,0 .0 788) ;在自然群体的 9个多态基因座位、养殖群体的 7个多态基因座位中 ,除了Cat(P <0 .0 5 )和Idhp - 1(P <0 .0 5 ,养殖群体中 )有显著差异、Ldh -C(P <0 .0 1 )完全偏离Hardy -Weinberg定律外 ,其余多态座位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  相似文献   
62.
尤锋  刘静 《海洋与湖沼》1995,26(S1):115-118
于1990,1993 - 1994年以捕自青岛近海的牙鲆亲鱼,采用冷休克法(0-4°C)进行多倍体的人工诱导实验,以期掌握牙鲆细胞遗传学特征和研究遗传育种方法。通过实验得到了三倍体牙鲆并进行培育。在原肠胚期采用空气干燥法、Giemsa染色获得正常二倍体、三倍体的染色体制片。镜检得,牙鲆二倍体染色体以2n=48,均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为24t,其管数NF=48;三倍体的染色体3n=72,也都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其臂数NF=72,并依据二倍体的枝型得出了三倍体的核型图。  相似文献   
63.
许氏平鲉4 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8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荣成湾群体1、荣成湾群体2、即墨群体和龙口群体共4个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1、2.7、2.8和2.7,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90、0.540、0.552和0.49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77、0.495、0.538和0.528。4个许氏平鲉群体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但也都存在杂合子缺失现象。Χ2检验显示,4个群体中大部分微卫星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群体间Fst值为0.04,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该研究结果将为许氏平鲉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人工增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4.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牙鲆的染色体及核型证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1994-1996年,分别在威海海洋渔业捕捞公司(石岛)和鸿洋实业总公司龙须岛育苗场采集人工培育的3-5龄牙鲆亲鱼,采用紫外线照射法使牙鲆精子遗传物质失活,并用冷休克法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从而获得雌核发育二倍体牙好。原肠期采用空气干燥法、Giemsa染色,得到雌核发育二倍体、正常二倍体及单倍体的染色体制片,进行染色体和核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牙鲆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正常二倍体的染色体数均为2n=48,核型为48t,即48条端部着色点染色体,臂数NF=48,两者的核型设有明显差异;单倍体为24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在3个组别中,第一号染色体上都有一明显的次缢痕。雌核发育二倍体牙鲆的诱导率为98%。  相似文献   
65.
尤锋  吴志昊 《海洋科学》2020,44(8):69-84
染色体操作技术包括雌核发育及多倍体人工诱导等,可快速纯化性状,获得单性群体、生长快和不育/低育个体,是现代遗传育种和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途径,近年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快速纯化、低育及生物安全的特点在基因编辑、借腹怀胎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也极具价值。本文在简述鱼类染色体操作概念和诱导原理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我国海水鱼类雌核发育、多倍体的人工诱导和生物学机制,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与生产实践等,以期为染色体操作在海水鱼类新种创制、生物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DNA molecular marker is widely used in gunetic andlysis and genetices-breeding of animals today. With DNA markers,itis theoretically possible to observe and exploit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entire genome. The application of DNA markers has allowed rapid progress in investigation of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inberrding, parentage assignments, species and strain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67.
中国近海带鱼分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6~1992年,主要用生化遗传方法并辅之以形态学资料,共分析了中国近海的1 400余尾带鱼的样品.生化遗传资料分析了11种同工酶,共记录出24个基因座位,其中4种酶9个基因座位具有种的特异性.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带鱼存在3个种,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2230~0.3822之间.形态学资料与生化资料的结果是一致的,也表明中国近海带鱼存在3个种,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连续的差异.3种带鱼中有2个新种,分别命名为南海带鱼Trichiurus nanhaiensis Wanget Xusp. nov.和短带鱼Trichiurus brevis Wanget You sp.nov.  相似文献   
68.
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的人工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线照射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精子遗传物质进行完全灭活,灭活后精子与卵子受精获得雌核发育单倍体受精卵,再通过冷休克对单倍体受精卵进行倍性恢复,成功诱导出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实验结果表明:(1)在紫外照射过程中照射剂量与大黄鱼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其成活率和孵化率呈现出明显的Hertwig效应,紫外照射时间超过2 min(剂量>2 400 ergs/mm2),可使大黄鱼精子遗传物质完全灭活。大黄鱼雌核发育诱导中精子遗传灭活的最适紫外照射时间为2.5 min(剂量为3 000 ergs/mm2);(2)冷休克法可成功抑制大黄鱼受精卵第二极体排放,诱导效果受处理时刻、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三因素的影响。综合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率、处理后受精卵早期胚胎存活率和仔鱼孵化率等因素,较适合的染色体加倍条件为23℃培育水温下授精后2 min,在3-4℃海水中处理10 min。  相似文献   
69.
漠斑牙鲆养殖群体RAPD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RAPD技术对由美国引进的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养殖子一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用漠斑牙鲆鱼苗于2004年10月取自山东莱州大华水产有限公司,共24尾,全长平均为16.6 mm±1.99 mm。活体取其肌肉,用高盐法抽提获得总DNA,琼脂糖电泳检测,Beckman DU-6100型紫外分光光度仪定量后用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从2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用于群体遗传学分析,共获得77条清晰重复性高的DNA片段,大小在100~2 000 bp之间,多态谱带比例和群体平均杂合度分别为66.23%和0.352 6。  相似文献   
70.
李春生先生在“MarineSciences”1992年第4卷第3期第212-219页上发表题为“HairtailfishesfromChineseCoastalWaters(Trichiuridae)”(《中国近海带鱼类》)一文(以下简称该文),把中国近海带鱼分成3个种并定名两个新种。本文作者对该文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该文从基本概念到原始数据的测量、计算和资料的分析整理等方面,存在系列的错误,某些形态描述与事实不符。故此,依照该文的论据,两个新种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