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测绘学   188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730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 加入WTO带来经营环境最明显的变化是:关税较大幅度下降,贸易壁垒减少,市场准入度提高。在这种环境下,具有原料独特优势或具有成本和品牌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将更具竞争力。从这些方面看,国内松脂业所具备的优势并不多,因而松脂业在加入WTO后,  相似文献   
92.
TOF-SIMS在源岩单组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西  梁汉东 《地学前缘》2001,8(2):421-423
应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TOF SIMS)对源岩单组分进行原位微分析 ,结果表明有机组分(1)二次离子峰集中分布在低质量数一端 ;(2 )无机离子峰强度普遍高于有机离子峰 ;(3)同类型相邻的有机离子峰之间相差一定单位的质量 (14,即CH2 ) ;(4 )不同有机组分峰强度最大的有机离子相同 ,但它们峰的相对强度差异非常明显 ,借助有机离子峰的相对强度可以反映有机组分的化学结构及其生烃性特征。  相似文献   
93.
94.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混合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使用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测站低空温度探测资料,分析讨论该地区边界层内冬、夏季混合层的高度、厚度变化特征,得出该地区混合层高度偏低并具有多层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
川东南小麦湿害、干旱、高温、冻害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川东南小麦生育期间湿害、干旱、高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的水平和立体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减轻灾害影响的适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96.
97.
巴士系构造的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丁原章  梁劳 《华南地震》1992,12(2):1-14
在北东东向分布的华南地震带内,从巴士海峡到闽粤赣三省交界有呈北西向分布的地震密集带。它与北西向分布的巴士系断裂构造相一致。此组构造与华南地区其他北西向构造的重要区别在于,它起自菲律宾海板块的边缘,其动力主要来自该板块向欧亚板块不均匀的推挤作用。巴士系构造是华南地区新构造活动性最强的构造,沿着此组断裂曾有过大量强烈的地震活(?),包括6级、7级和8级地震。在未来10年内,此带的强震活动有逼近粤东、闽南沿海地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
福建白垩纪红层主要分布于政和—大浦断裂带西侧,由于受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作用影响,各红层盆地发生、发展的时序及其岩石组合、生物群组合序列都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红层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时序.将红层盆地分为三种类型:沙县—均口型、禾口—上杭型、连城—崇安型。其中,第一类型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结束于晚白垩世最早期;第二类型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结束于晚白垩世早期;第三类型盆地形成于晚白垩世;根据红层盐地岩石组合特征及序列,修订了原有地层单位的含义,将红层盆地岩石地层单位年历下而上划分为均口组、沙县组、禾口组、官寨组和赤石群。并详细论述了红层生物化石组合特征,建立了各门类化石组合序列。  相似文献   
99.
在扬子地台东南的浙西、皖南地区,晚奥陶世晚期地层具有鲜明的沉积学特征。它对认识本区加里东晚期古构造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尹文(1959)、李继亮(1978)、吕洪波(1987)、余素玉(1986)先后在临安、宁国、绩溪等地对其韵律结构、沉积构造及矿物岩石学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关尹文、吕洪波称之为浅水复理石。李继亮认为是深水浊流沉积。笔者(1989)在江山一带对相应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沉积相研究,结合浙、皖浊积岩系特征的对比,对浊积扇的构成及其发育的构造古地理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0.
在中国中部晚太古代五河群的碱性片麻岩中,曾报导有蓝色角闪石和硬玉的存在,并且认为它们是与安徽张八岭群同期的高压变质矿物。本文作者经过对岩石和矿物成分的详细研究,证实五河群中的碱性角闪石+锥辉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钠长石±赤铁矿等矿物组合是典型的角闪岩相变质矿物组合,这些碱性角闪石的核部是岩浆岩成因的镁钠铁闪石,其边部是角闪岩相变质成因的镁钠闪石,这些碱性闪石的Al_2O_3含量特别低,而FeO和Fe_2O_3含量很高,它们与张八岭群的青铝闪石在化学成分上差别很大。五河群片麻岩中的钠质辉石是很纯的锥辉石而没有硬玉组分。从含大量微斜长石的矿物组合、蓝色角闪石的矿物成分、低硬玉质的钠辉石和估算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来看,我们认为五河群的片麻岩并不是高压蓝闪片岩相的变质产物。此外,以前关于五河群和中国中部其他变质岩中(如张八岭群)有关硬玉的报导中所发表的电子探针和化学分析资料与辉石的化学分子式不符,我们的岩石学研究也没有证实硬玉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