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2篇
  免费   1147篇
  国内免费   1427篇
测绘学   573篇
大气科学   915篇
地球物理   1295篇
地质学   2848篇
海洋学   722篇
天文学   191篇
综合类   553篇
自然地理   74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0年   2篇
  1968年   2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探讨了隧道GPS网在设计阶段估算横向贯通误差的基本理论,对按该理论编制的软件进行了计算正确性的验证。结合铁路测量规则对不同长度的隧道GPS网横向贯通误差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分设隧道GPS网的一些基本原则和隧道GPS网横向贯通误差的近似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利用1983 ̄1988/1989年6年季平均全球加热场资料,分析了各年相对于6年平均的距平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的特征。并且,基于加热异常沿经向表现为正负相间分布和沿纬向有几个加热异常中心的特征,利用定常态初始方程三维谐模式进行了加热异常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对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异常的经向非均匀分布显著增强了经向环流的异常,所引起的环流异常与几个孤立热源(汇)作用的结果的线性叠加有较大  相似文献   
103.
地面预注断层破碎带井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预注断层破碎带研究采用控制性高压劈裂、小段高、水玻璃预处理、钻孔分叉综合技术和工艺,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4.
冬小麦水分耗散特性与农业节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凯  陈建耀 《地理学报》1997,52(5):455-460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1986年-1996年蒸渗仪农田水分模拟试验资料统计;冬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可达482.5mm,缺水率可达69.3%;冬小麦全生育不分耗散过程有两个明显的需水峰区和3个关键需水期,为实施节水灌溉提供了实验依据;冬小麦耗水量与环境因子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统计规律可供地下水浅埋区区域灌溉预测参照应用。  相似文献   
105.
麦田蒸腾需水量的计算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Penman-Monteith方法对小麦田田间蒸腾需水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个改进的小麦蒸腾需水量计算模式,对模式中某些参数作了修订;并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观测资料对模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模式计算充分湿润麦田的蒸腾需水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6.
地区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设计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振国  吴楚材 《热带地理》1997,17(3):225-232
选定地区发展水平衡量指标,测度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或发育程度是一项有重要的工作,本文试图为量度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提供一套昼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衡量和计算,由此说明地区的区内发展程度的差异,划分区域发展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07.
石门超大型雄黄矿床流体包裹体丰富。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Na+、Cl-和K+、SO2-4,气相成分中H2O占绝对优势,少量CO2,成矿流体化学类型属Cl SO4 Na K型水。雄黄、雌黄形成于低温(180~90℃)、低压(20~5MPa)、浅成(175~700m)、弱酸性(pH:4.67、4.43)和弱还原(Eh:-0.265V)条件。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古大气降水,并混有盆地建造水,大气降水下渗、循环、加热、淋滤形成了中-低盐度[w(NaCl):16.03%~4.27%],中等密度(0.863~1.065g/cm3),含矿地下热水。  相似文献   
108.
秦岭造山带基本组成与结构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51  
秦岭造山带主要由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组成,经历了三个主要演化阶段:1.前寒武纪古老基底形成演化阶段,2.主造山期(Pt3—T2)板块构造演化阶段,3.中新生代陆内构造演化阶段。在早中元古代以扩张构造体制占主导,形成裂谷与小洋盆兼杂并存的基本构造格局,经10—8亿年晋宁期从扩张垂向加积增生构造体制为主向以侧向增生为主的板块构造体制的过渡,于晚元古代中晚期开始进入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在晚古生代早期由于东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扬子板块北缘沿秦岭南部扩张打开,形成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及其间的秦岭微板块,沿商丹和勉略二缝合带自南向北俯冲消减碰撞,于中三叠世最后全面陆陆碰撞造山,而后又发生了强烈陆内造山作用,终成今日之秦岭山脉面貌。现今的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是一正在调整演化中的具流变学分层的“立交桥式”三维结构,上部地壳呈多层逆冲推覆迭置的不对称扇形几何学模式,岩石圈中部则是成水平状流变层,而深部地幔则是最新调整的近南北向的地球物理异常状态与结构,形成从下到上构造方向近乎正交的圈层非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9.
I.IntroductionTheHuang-Huai-HaiPlaininNorthChinaisacrucialareainprovidingaboutone-fifthoftotalstatefood[4],anditisfacingaseriouswatershortageinrecentyearsduetotheexpansionofindustryandacontinuousdecreaseinprecipitation.Thestudyinsoil-plant-atmosphereconti…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通过相图分析,对利用不纯净十水芒硝与纯净氯化钾通过二步转化制取硫酸钾进行了物料配比计算.给出了最佳物料配比及十水芒硝中氯离子的最大含量,对实际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