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大陆动力学和成矿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文章简要概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造山带研究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0世纪50~70年代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奠基时期,各地质研究学派理论相继运用于解释中亚地区的地质演化.改革开放初期,李春昱先生等开创性地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析北疆及兴蒙地区大地构造演化,提出了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中朝-塔里木三大板块俯冲-碰撞的认识,并提出了索伦山至延边缝合线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前苏联学者提出了多陆块碰撞模型;土耳其学者提出了单一岛弧增生模型,指出中亚造山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碰撞造山带.中国学者对中国北方地区的蛇绿岩、高压变质岩等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研究,划分了主要缝合带. 1999年,"中亚成矿域"概念被提出,并与环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并称全球三大成矿域.进入21世纪,鉴于中亚在大陆增生理论和成矿机制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中亚造山带研究成为国际学术前沿.中国在中亚地区布局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催生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包括微陆块属性、蛇绿岩时代和构造背景、岩浆弧性质、增生楔识别和解剖、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俯冲带(超)高压变质作用、洋中脊俯冲、地幔柱与板块相互作用、多岛海构造古地理与复式增生造山时空格架、大陆增生、增生成矿、构造叠加改造等.这些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展望未来,中亚造山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古亚洲洋早期演化历史及起始俯冲机制;(2)古亚洲洋外部造山带(Extroversion)的增生机制;(3)古亚洲洋地幔属性及其时空分布;(4)古亚洲洋与特提斯洋相互作用过程;(5)显生宙大陆增生机制及其全球对比;(6)中亚成矿域增生成矿机制;(7)大陆改造机制.  相似文献   
12.
探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整个空间传播,存在空气中回波,空气中回波可分为以下3种:直达波、系统振铃、反射回波。直达波位于探地雷达记录的初期很小时间段,对识别地下介质反射影响不大,系统振铃和地表反射体的回波是探地雷达探地工作的主要干扰。空气中反射体的反射回波时距曲线一般有两种形式:双曲线型、线型。可以通过计算介质中电磁波波速来识别反射回波是空气中反射体形成的,还是地下介质反射形成的。应用水平背景移除、二维滤波可以有效滤除探测剖面中的水平和倾斜同向轴干扰信号;利用地下介质和空气中雷达波速进行偏移处理的资料进行对比解释可以有效提高解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双基准站RTK检测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志勇 《测绘通报》2004,(7):19-22,28
对影响RTKGPS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用双基准站观测对RTK成果进行检测的方法,并进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探地雷达信号处理的小波基选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探地雷达信号处理和分析时小波基选取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探地雷达信号特点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讨论小波基的选取准则,然后再从实验角度进行对比、判别,认为在进行小波分解和重构时应该分别选择不同的小波基函数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保证重构信号的精确度,增强对信号的处理能力,从而也突破了以往分解与重构时都采用同一个小波基进行处理的做法.最后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指出bior2.6小波基在进行雷达信号处理时效果最佳,不仅去噪彻底,而且能够保留有效信号的高频部分,提高信号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为后续解释工作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航空伽玛能谱测量地形改正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γ能谱测量资料解释中,地形影响改正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常规的地形改正方法只能对测量剖面进行基于二维空间的修正,未考虑其它方向地形变化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特点初步探讨了一种三维地形改正方法--角度扇形改正.方法从锥台状辐射体照射量率基本计算出发,将作用范围内的地形辐射体按角度划分为若干环形,然后对各环按照同样的规律细分为若干个小的扇形辐射体,分别计算各小辐射体对修正点的照射量率,求和并计算出相应的地形改正系数,进而对空中测点进行地形影响改正,从而实现任意地形、任意飞行方式下的航空γ能谱测量的三维正演、反演及地形影响改正等计算,同时还考虑了范围不饱和、地面辐射体中放射性元素含量不均匀等因素.正演模型和实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三维地形改正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光周期对松江鲈鱼生长和性腺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松江鲈鱼(Trachidermis fasciatus)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挑选其同规格的幼苗分为长光照组(LL)与自然光照组(对照组,NL),研究光周期对其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LL组与NL组分别设计3组平行,共计150尾。实验起始:LL组体质量:(3.7256±0.8236)g,全长:(6.2253±0.3687)cm;NL组体质量:(3.7179±0.7893)g,全长:(6.2053±0.3436)cm,组间体质量及全长差异不显著。经过76 d的光周期实验,在前中期体质量检测中,LL组体质量、全长大于NL组;最终LL组体质量:(29.0328±3.06437)g,全长:(13.2361±0.3861)cm;NL组体质量:(28.6639±2.4460)g,全长:(13.2684±0.6432)cm;LL组的肝指数均值为(9.1525±0.5053)%,相对于NL组的(5.2675±0.1504)%,为极显著(P0.001)。最终,LL组的性腺发育指数均值为(5.8150±0.1396)%,相对于NL组的(5.7625±0.3404)%,为极显著(p0.001)。LL组肝指数(HSI)、性腺发育指数(GSI)均显著高于NL组;卵巢从外观及卵径判断,LL组已发育至第V期,大部分卵粒饱满,卵粒清亮饱满相互黏连,而NL组卵巢为第IV期,颜色偏红且卵径显著偏小。LL组卵径均值为(1.2118±0.3136)mm,而NL组则为(0.8356±0.0935)mm,LL组卵径偏大(P0.001)。结果表明:在松江鲈鱼的幼鱼至成鱼阶段,即生殖洄游阶段,适当的延长光照对松江鲈鱼的性腺发育及肝脏能量储均存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川东石炭系实钻资料,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沉积相是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次要控制因素,而古岩溶、古构造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过程中,根据黄龙纽残余厚度分布状况提供的岩溶剥蚀强度信息、经压实恢复上覆梁山组碳质泥岩等厚度图反映的黄龙组顶面侵蚀地形变化印模及由岩溶相组合特征所显示的古水文条件,恢复了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在分析古岩溶地貌单元古水文状况、溶蚀方式和强度、古构造及古岩溶厚度的基础上,对川东内古岩溶进行了区块划分。最后综合了各种资料,对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脊尾白虾的行为学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密度室内饲养条件下,观察了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摄食、相残、运动、蜕皮、间隔、攻击和防御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脊尾白虾摄食行为活跃,运动行为多样,在饥饿或个体较大差异条件下具有一定程度的相残行为,蜕皮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常经数天多次蜕皮行为特征后才能将旧壳蜕下,间隔行为不明显,攻击频率不高。另外,通过设置不同投喂组和投喂间隔时间观察比较了索饵率和相残率,结果表明,索饵率在第8小时已基本达到最高,相残率随投喂间隔时间的延长和空间密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20.
蛇绿岩与产于增生楔中的蛇绿岩碎片记录了大洋岩石圈形成、俯冲、消亡等造山作用的全过程信息;是解剖造山带与探讨造山作用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重点阐述蛇绿岩的继承性构造(形成于大洋岩石圈形成阶段:洋?陆过渡带型(ocean-continental transition,简称OCT)、洋中脊型(快速扩张脊的Penrose型与慢速扩张的洋底核杂岩型)、supra-subduction-zone(SSZ)型三个基本端元)与造山就位构造(构造就位于造山带阶段:仰冲就位与俯冲刮铲)的特征、区别及其地质意义.强调蛇绿岩形成的“生而不同”与构造就位的“死也有别”;讨论了蛇绿岩两阶段的特征、时代的大地构造配置,呼吁关注蛇绿岩构造就位阶段俯冲流体的叠加作用,其可能导致最终就位在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大部分都具有SSZ型特征.最后,结合中亚造山带南部主要蛇绿岩的特征,对未来中亚造山带蛇绿岩研究提出一些思考与展望;指出未来研究应注重对有限洋盆或小洋盆的厘定,关注OCT成因蛇绿岩的识别与研究,重视山弯构造与走滑断裂对蛇绿岩带现今产出的控制与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