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712篇
测绘学   358篇
大气科学   376篇
地球物理   456篇
地质学   1103篇
海洋学   487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271篇
自然地理   32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nitrogen cycling associated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load in central Hokkaido. The nitrogen (N) budget analysis model offers a new set of tools for evaluating N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The cycling index (CI) is a useful tool for estimating optimal N flows in farmlands. The fertilization index (FI) is a useful indicator for characterizing the N flows related to farms. Using these parameters, we analyzed all farm systems to estimate the optimal N cycling for minimizing N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and maximiz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mountain regions of Jap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itical N application rate (chemical fertilizer + manure) was 143.3 kg N ha^-1 y^-1. The critical inter-system input (chemical fertilizer N, imported food and feed N, and natural supplied N) was 169.2 kg N ha^-1y^-1.  相似文献   
992.
空间信息网格SIG:新一代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信息数据量大、处理复杂、难以共享的问题对其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挑战。空间信息网格(Spatial Information Grid,SIG)作为创新性的网络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集成并拓展信息网格、空间信息系统、Web服务等前沿技术,以"服务"为中心,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的空间信息获取、存储、组织、分发、分析处理、集成与应用,实现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空间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93.
川滇地块的震源机制解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哈佛大学1977——2004年的矩心矩张量结果显示, 我国川西北次级地块、 滇中次级地块的西部及滇中次级地块的东部的应力场特征有明显的差别. 应用滑动矢量拟合法, 反演了这三个区域的应力场特征: 川西北次级地块以近南北向的水平主张应力轴和西倾的主压应力轴为特征; 滇中次级地块的西部以倾向北东东的主张应力轴以及近南北的水平中等主应力轴为特征; 滇中次级地块的东部以南西西——北东东向的水平主张应力轴以及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水平主压应力轴为特征. 有限元模拟结果清楚地显示出, 川滇地块在阿萨姆楔附近受到来自印度板块的强烈挤压, 随着远离阿萨姆楔, 这种挤压应力逐渐衰减; 同时, 该地区的主张应力方向明显地形成了围绕阿萨姆楔的环线. 其中, 内部物质性质均匀、 地表和底部边界自由、 侧部边界采用GPS观测约束的弹性有限元模拟显示, 在川西北次级地块, 模拟结果与震源机制解结果相一致; 在滇中次级地块, 模拟结果所显示的图象与震源机制解观测结果有差别, 不仅没有显示出与大面积的东部地区的震源机制解相一致的特征, 反而显示出与该地区西部震源机制解相一致的特征. 通过调节地块内部物质的弹性常数, 可以实现在滇中次级地块东部部分地区出现与震源机制   相似文献   
994.
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样本与评价等级标准这一集对的复杂系统结构角度,应用集对分析半偏联系数和减法集对势方法,构造了定量反映和刻画集对联系数系统结构中联系数分量间微观运动的迁移率矩阵,提出了一种联系数分量值的修正方法,同时基于减法集对势和三角模糊数方法动态确定了差异度系数,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在安徽省淮北市的应用结果表明:2011-2019年水资源承载力介于2~3级之间,承载力较差,系统态势总体上由偏反势向均势过渡,逐渐向好发展;在判别系统态势发展方面,基于普通减法集对势的联系数值由2011年的-0.279变化到2018年的-0.037,再到2019年的-0.218,基于半偏减法集对势的联系数值由2011年的-0.267变化到2018年的-0.035,再到2019年的的-0.207,说明两种方法均适用,但在确定评价等级值方面,评价效果后者更优,相对误差在1%以内,这与半偏减法集对势的物理解释意义更为深刻有关.联系数系统结构中联系数分量间的微观运动结果表明,原联系数中最大分量的值会减小,其他两个分量的变化情况与该分量本身的大小、半偏联系...  相似文献   
995.
High precision geoid models HKGEOID-2000 for Hong Kong and SZGEOID-2000 for Shenzhen, China, have been developed with a hybrid approach of so-called sequential processing, using high precision GPS/leveling data, land and sea gravity anomalies, and digital terrain models. These two local geoid models have the same 1-km resolution. The estimated accuracy (external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1.7 cm for HKGEOID-2000 and 1.4 cm for SZGEOID-2000. Some common areas are covered by HKGEOID-2000 and SZGEOID-2000. So these two geoid models, along with high quality GPS/leveling data collected on the overlapping areas,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systematic bias between HKGEOID-2000 and SZGEOID-2000,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ong Kong Principal Datum and 1956 yellow sea height datum of China, yielding RMS errors of 1.011 m and 1,003 m, respectively. Moreover, HKGEOID-2000, along with GPS ellipsoidal heights, i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errors of the “orthometric heights” from purely trigonometric heighting, yielding an RMS error of 0.102 m. The combination of SZGEOID-2000 and GPS ellipsoidal heights has been us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spirit leveling and mapping, called GPS mapping.  相似文献   
996.
从10对美国密西西比州海泉市近海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微卫星引物中选出5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对中国南海湛江海域军曹鱼48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分别在2-9、1.552 9-7.339 7、0.324 2-0.856 3和0.356 0-0.863 8之间,说明中国南海湛江海域军曹鱼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的水平.通过比较,证明其遗传多样性比密西西比州海泉市近海军曹鱼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建议在军曹鱼资源没有受到破坏时,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97.
西湖硅藻对桡足类浮游动物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从杭州西湖筛选分离的两种淡水硅藻,即尖针杆藻Synedraacus和谷皮菱形藻Nitzschiapalea对西湖两种淡水浮游桡足类,即近亲拟剑水蚤Paracyclopsaffinis和大尾真剑水蚤Eucyclopsmucrroides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密度的硅藻培养液(1.2×104~5.4×104个/cm3)中培养的桡足类动物,其卵的孵化率比生活在自然水体中的有明显降低,并发现该密度的实验硅藻对其摄食者——桡足类的母体也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该实验结果与已报道的某些海洋硅藻对海洋桡足类存在毒害作用的结果,对水域生态系食物链(网)中硅藻作用的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对水域生态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998.
在实验室内模拟研究了沙海蜇消亡过程中氮与磷的释放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沙海蜇消亡过程中向水体释放氮、磷可分为两个阶段,且氮的释放速率比磷高一个数量级。在沙海蜇消亡的初期阶段,水体中溶解态氮、磷和总氮、总磷的浓度迅速增高,氮可以达到其消亡过程中的最高浓度;在后期阶段,水体中溶解态氮和总氮的浓度不断下降,但水体中的磷在这一阶段达到消亡过程中的最高浓度碱性条件有利于氮的释放,酸性条件有利于磷的释放;盐度越高氮与磷的释放速率越小;温度对氮、磷的释放影响不大;水体中氮与磷含量越高,沙海蜇消亡的速度越慢,而且氮的浓度越高,氮与磷释放到水体中的速率就越慢。  相似文献   
999.
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海域开发利用的变化以及对海域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将成为海域使用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对海域使用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的模式,在原有海域使用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时间信息和水深信息的管理,将海域使用数据的空间分类体系和相互影响关系与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空间层次上对海域使用进行重新的归类和补充,建立海域使用空间相互影响关系表,分析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组成,设计了宗海时空数据库结构。按照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模式,采用ESRI MapObjects的GIS图形软件包进行了开发试验,实现了海域使用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层次数据的动态管理和时空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K10(总理台)~K16海堤是孤东海堤重点防护岸段。通过2004年5月、2005年5月以及2005年12月三次测量资料和资料比较分析,K10~K16海堤近岸,距堤百米内水深一般小于5m,有些地段受水动力作用形成冲刷凹坑及沟槽。但海底地形变化在不同的地段是不同的,且冲淤变化差异明显。从K13~K16之间水深地形变化较微弱,K14附近局部略有淤积。K12附近及沿堤以南地段出现强侵蚀岸段,距离岸堤20m左右处,顺堤形成水深7m左右的强侵蚀地形沟槽,严重威胁孤东海堤的安全。因此,分析研究该段地形变化,可以为该段海堤防护提供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