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7篇
  免费   1028篇
  国内免费   1294篇
测绘学   334篇
大气科学   1177篇
地球物理   1517篇
地质学   2671篇
海洋学   681篇
天文学   286篇
综合类   644篇
自然地理   55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谌丽  蒋雅卓 《地理科学》2021,41(10):1729-1741
回顾满意度的概念内涵,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基础上,总结了北京城市体检及住建部城市体检工作中满意度调查的实施方案和主要分析结论,梳理了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特征。研究表明,主观满意度数据相比客观数据更为鲜活,能够准确反映不同群体对城市发展的价值判断与意愿,体现居民的关注点,在分析中与人群属性链接可以深挖不同人群的主要诉求,并且根据体检评估对象情况,灵活设置指标和确定优劣等级,易于发现水平差异和问题短板。未来城市体检中应建立常态化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机制,注重与客观数据、市民热线数据等多源数据的融合,主客观相互印证来指导城市规划及管理,从而提升城市建设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2.
5G网络的推行为高中地理教育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本文通过以网络为依托的“庐山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调查与保护虚拟仿真”实验,结合常规课堂教学,实现“以虚补实”“虚实结合”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93.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井眼出砂问题是当前水合物产业化急需突破的瓶颈之一,解决水合物开采时防砂与产能平衡问题是实现水合物安全高效、长期可控开采的关键.我国海域典型水合物储层属于弱固结的低渗泥质粉砂储层,其面临的防砂控泥与增产矛盾较为突出.厘清不同水合物储层和开采条件下的井眼出砂规律并揭示其机理,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砂控泥措施以实现产能最大化是解决上述矛盾的途径所在.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采4个角度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已开展的水合物出砂防砂情况,分析总结了水合物储层出砂影响因素及出砂机理,最后探讨了目前出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后续水合物开采井眼出砂预测和防控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4.
Huang  Yuhuan  Sun  Chengjun  Yang  Guipeng  Yue  Xin&#;an  Jiang  Fenghua  Cao  Wei  Yin  Xiaofei  Guo  Chaonan  Niu  Jiaohong  Ding  Haibing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20,38(3):650-664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Two sediment cores were retrieved in the hadal zone of the Yap Trench,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of six major elements Mg, Al, Ca, Ti, Mn and Fe and nine trace...  相似文献   
995.
996.
局限于仅有观测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模拟手段研究土壤风蚀引起的粉尘释放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评估区域土壤风蚀及大气环境质量和气候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观测站不同高度层风速及计算平均摩阻风速,利用DPM模型计算粉尘释放通量,综合分析了摩阻风速与粉尘释放通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观测日不同高度层的风速变化各不相同,2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05~7.73 m·s-1,4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09~7.19 m·s-1,10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5~8.09 m·s-1。2)4月1日~4月30日各个观测日24小时内平均摩阻风速分别为0.423 m·s-1、0.344 m·s-1、0.271 m·s-1、0.343 m·s-1、0.161 m·s-1、0.315 m·s-1,其变化范围为0.16~0.42 m·s-1。3)DPM模型研究发现实测跃移通量约为模拟值的122%,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R2为0.91。上述研究结果对定量评估区域乃至全疆的土壤风蚀对粉尘释放通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Changes in ocean heat content(OHC), salinity, and stratification provide critical indicators for changes in Earth’s energy and water cycles. These cycles have been profoundly altered due to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ses and other anthropogenic substances by human activities, driving pervasive changes in Earth’s climate system. In 2022, the world’s oceans, as given by OHC, were again the hottest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 and exceeded the previous 2021 record maximum.According to IAP/CAS data, ...  相似文献   
998.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implemented several measures to improve air quality. The Beijing-Tianjin-Hebei(BTH)region is one area that has suffered from the most serious air pollution in China and has undergone huge changes in air quality in the past few years. How to scientifically assess these change processes remain the key issue in further improving the air quality over this region in the future.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major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over this region, this paper employs ens...  相似文献   
999.
局限于仅有观测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模拟手段研究土壤风蚀引起的粉尘释放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评估区域土壤风蚀及大气环境质量和气候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观测站不同高度层风速及计算平均摩阻风速,利用DPM模型计算粉尘释放通量,综合分析了摩阻风速与粉尘释放通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观测日不同高度层的风速变化各不相同,2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05~7.73 m·s-1,4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09~7.19 m·s-1,10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5~8.09 m·s-1。2)4月1日~4月30日各个观测日24小时内平均摩阻风速分别为0.423 m·s-1、0.344 m·s-1、0.271 m·s-1、0.343 m·s-1、0.161 m·s-1、0.315 m·s-1,其变化范围为0.16~0.42 m·s-1。3)DPM模型研究发现实测跃移通量约为模拟值的122%,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R2为0.91。上述研究结果对定量评估区域乃至全疆的土壤风蚀对粉尘释放通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降水现象仪、双偏振雷达、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数据,分析了郑州“7·20”极端强降水过程的微物理特征。此次过程受多尺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为复杂多变的降水微物理特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地面雨滴谱分布随时间存在明显变化,雨滴谱参数分布较广,覆盖了从大陆性对流降水至海洋性对流降水的分布区域。20日16—17时最强降水时段,小粒子数密度显著高于东亚地区普通对流性降水的统计结果和华南地区夏季平均值,且存在大量大粒子,保证了极高的降水效率。双偏振雷达参量的垂直结构反演结果显示,对流系统质心低,具有典型的暖云特征;0 ℃层以上冰相过程相对活跃,0 ℃层以下强烈的暖雨过程,大量的冰相粒子落下并融化和低层高效率的雨滴碰并增长过程,导致各尺度高浓度雨滴的生成,最终形成地面的极端强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