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8年2月29日至3月1日在我区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西部、鄂尔多斯市西部发生的区域性沙尘暴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本次沙尘暴过程基本属于蒙古气旋和干冷锋混合型,有利的气候背景是本次沙尘暴的基础。(2)影响这次沙尘暴天气的高空急流主要是250hPa附近的西风急流,较强西风急流通过动量下传引起地面大风,造成地面减压,促进了蒙古气旋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沙尘暴的发展。(3)在40~45°N,95~109°E整层强烈辐合、上升造成很强的抽吸作用可导致强烈辐合,在近地面形成大风和沙尘的扬起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2.
应用基本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4月16—17日发生在内蒙古的一次区域性的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动力机制、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气旋是这次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蒙古气旋的强烈发展和冷锋后大风是起沙的主要动力;前期持续增温使得低层大气处于不稳定层结;中低层强的上升气流及低层强辐合,为沙尘暴爆发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有利于沙尘的起沙及远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153.
b值是研究地震活动的重要指标,其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测研究之中,与实际资料的完整性、样本量的大小、计算方法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常见的b值计算方法有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样本量的大小对这2种方法影响很大。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地震目录和汾渭地震带实际目录作为样本,从中抽取不同大小的样本量进行计算,研究不同样本量下这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b值与设定值或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需要的最低样本量为1000,最大似然法为200;当样本量达不到要求时,计算出的b值是不可靠的;由于对样本量的要求不同,前者适用于计算区域的整体b值,而后者在研究某区域b值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方面更有优势。本研究为确定2种b值计算方法对样本量的最低要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4.
155.
路径规划问题是路网交通应用中的一个基础问题。A*算法是一个求解点到点最短路径问题的高效算法。但随着路网数据规模的增长,A*难以保证求解的实时性。利用并行计算进行加速是常用的算法性能提高手段,然而A*算法是由一系列前后依赖的迭代步骤组成,因此难以进行直接的并行化。本文提出一种分段化搜索的改进A*算法(SA*)。该算法在搜索路径前先选择若干可能在最短路径上的结点作为导航点,然后多线程并行地分别求出导航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拼接这些路径作为原问题的一个近似解。分段搜索本身可以减少路径规划的搜索空间,借助多线程并行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求解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实路网数据上,利用16核的机器,SA*的性能可以达到A*算法的10-30倍。  相似文献   
156.
湖北清江和尚洞洞穴滴水脂肪酸分布特征及其古生态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采自湖北省清江和尚洞滴水样品,采用XAD大孔径树脂吸附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出种类丰富的脂肪酸,包括直链(nC12:0~nC30:0)与支链(iC14:0~iC26:0,及aC15:0和aC17:0)饱和脂肪酸,直链单不饱和脂肪酸(nC15:1,nC16:1,nC17:1和nC18:1),多不饱和脂肪酸(nC18:2)及微量的支链不饱和脂肪酸(iC17:1).滴水脂肪酸分布特征显示有机质以微生物来源为主,兼有高等植物贡献.占优势的偶碳直链饱和脂肪酸(主要是nC16:0,nC18:0和nC14:0),含量相对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微藻.滴水中还检出含量较高的nC17:1和nC15:1及微量的iC17:1和iC15:1,它们很可能来自洞顶土壤厌氧层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洞顶土壤、滴水与现代石笋碳酸钙沉积脂肪酸分布对比揭示,石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土壤,也有地下水微生物及洞穴原地微生物贡献.  相似文献   
157.
为加强我国海岸线资源的使用和管理,优化海岸线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海洋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概述海岸线退出机制的内涵及其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分析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和综合的海岸线退出机制,主要在法律、制度、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面临困境;应坚持绿色发展等4项原则,针对擅自改变海岸线用途等6种情形,分别采用强制退出、倒逼退出和协议退出3种模式,建立和实施海岸线退出机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长效运作机制、海岸线资源再配置以及补偿措施,完善海岸线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58.
微生物群落在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环境质量及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疾病暴发密切相关。为了考察中国明对虾不同混养模式中的微生态状况,本研究基于 16S rRNA 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 6 种不同中国明对虾混 养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6 种混养池塘沉积物的主要微生物均为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褐牙鲆的混养,会导致变形菌门丰度升高,同时抑制放线菌门的生长。中国明对虾、海蜇、菲律宾蛤仔混养具有最高的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通过对微生物功能进行预测发现,化能异养和含硫化合物的呼吸是中国对虾混养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功能。中国明对虾、海蜇、菲律宾蛤仔混养沉积物中部分细菌的某特异性富集,可以提高沉积物中溶解氧量并促进化学物污染物的降解。综上所述,中国明对虾、海蜇、菲律宾蛤仔混养模式在 6 种不同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中微生态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59.
城市建筑物高度信息在城市监测、规划、管理以及各项城市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分析建筑物阴影成像同太阳、卫星的几何关系基础上,给出利用单张遥感影像提取建筑高度信息的模型。该模型根据单张遥感影像上建筑物房顶角点与其阴影的长度来计算建筑物高度,并且提取的建筑物高度同实测值相比绝对误差在±1 m以内。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活、快捷高效,可应用于城市大规模建筑物高度信息的提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0.
The Fankou Pb-Zn deposit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famous deposit in China. The time of Pb-Zn enrichment has been debated for a long time in this deposit. A total of seventeen samples of three sections were taken from the Fankou mine for the study of mineralization time and the mechanism of ore formation.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microscope, Soxhlet-extract, GC, and GC/MS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rganic bulk parameters vary with the Pb-Zn contents in different samples and clearly were influenced by ore sulfide formation. Organically geochemical parameters (MPI 1, CPI) indicate that the paleotemperatures in the Fankou deposit are lower than 80°C in all three sections. Sulfides in the wall rocks might occur mainly during synsedimentation or early diagenesis by BSR or partly by PR, rather than by TSR at such low temperatures, this stage may be the first mineralization stage. Sulfides near the faults might be formed by TSR after sedimentation, this stage may be the second mineralization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