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142篇
地质学   449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一次南疆西部特大暴雨水汽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欢  赵丽  王旭  安大维 《冰川冻土》2021,43(4):1157-1165
利用新疆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GDAS数据,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v4.9),对2018年5月16—22日南疆西部特大暴雨过程的水汽源地和输送路径进行了分析。此次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结果表明,暴雨水汽源于巴伦支海、喀拉海、挪威海和地中海,两地的水汽先分别沿西北气流和偏西气流向下游地区输送。水汽轨迹在哈萨克丘陵汇聚后进入北疆,再绕过天山东侧到达罗布泊地区后随低层的偏东急流抵达暴雨区上空。虽然从巴伦支海、喀拉海、挪威海出发的水汽轨迹略多于地中海,但两地的水汽贡献率分别占62%和38%。因此,巴伦支海、喀拉海、挪威海的水汽对于此次暴雨起到明显的增强作用。另外,后向轨迹模拟结果中并未出现从孟加拉湾出发的低层东方路径水汽,说明该区域的水汽并不是构成南疆西部暴雨水汽的必要条件。北极挪威海、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海表温度异常偏高,有利于水汽源地蒸发增强和上升气流背景场的形成,北极海域的温度异常对于区域气候变化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62.
963.
介绍了TOPAS PS18系统设备的基本组成、参量阵技术原理以及在深远海应用中的参数设置。另外选取西太平洋地区一水深超过1 000 m的穿越海山测线,通过对该测线海山山顶及边缘浅地层剖面的层位解释和分析,发现该火山顶部主要经历了T0、T1和T2共3期构造及沉积作用,在T2时期曾爆发过小规模的火山侵入活动。通过对该段资料的分析,展示了TOPAS PS18浅地层剖面仪在深远海的探测效果及浅地层层序结构,分析了研究区的沉积演化规律,为后期进行更深入的地质构造分析及矿产分布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4.
为更好地认识漓江流域过去气候环境变化,更好服务于漓江流域未来气候环境预测、生态环境建设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漓江流域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综述。总结了年代学、现代过程研究、古气候环境重建和古人类演化方面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促进华南地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桂林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965.
利用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处理分析2008-2020年间国内外文献,揭示钙华研究在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钙华成因、钙华景观特点及地貌演化、钙华生物成因和钙华景观退化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阐明了全球钙华景观的分布、特点、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及典型钙华景观退化的现状和原因,推动了钙华自然遗产景观的保护及钙华研究的国际合作。目前,急需加强钙华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复合作用、微生物对钙华沉积的耦合作用、钙华景观退化的微观结构表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钙华景观生态修复保育关键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966.
牟军  王安华  黄道光 《贵州地质》2010,27(4):278-281,254
本文通过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西部)煤炭普查项目的具体实施,对勘查区含煤岩系的地层岩性、物性特征、地层组合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阐述了该区煤层对比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67.
<正>So far there has been no common opinion on oil source of the Chepaizi swell in the Junggar Basin.Therefore,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pathway system and trend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this resulted in difficulties in study of oil-gas accumulation patterns.In this paper,study of nitrogen compounds distribution in oils from Chepaizi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classify source rocks of oils stored in different reservoirs in the study area.Then,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ils from the same sourc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nitrogen compounds parameters.The results of nitrogen compounds in a group of oil/oil sand samples from the same source indicate that the oils trapped in the Chepaizi swell experienced an obvious vertical migration.With increasing migration distance,amounts and indices of carbazoles have a regular changing pattern(in a fine linear relationship).By using nitrogen compounds techniques,the analyzed oil/oil sand samples of Chepaizi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One is the samples stored in reservoir beds of the Cretaceous and Tertiary,and these oils came from mainly Jurassic source rock with a small amount of Cretaceous rock;the other is those stored in the Jurassic,Permian and Carboniferous beds,and they originated from the Permian source.In addition,a sample of oil from an upper Jurassic reservoir(Well Ka 6), which was generated from Jurassic coal source rock,has a totally different nitrogen compound distribution from those of the above-mentioned two groups of samples,which were generated from mudstone sources.Because of influence from fractionation of oil migration,amounts and ratios of nitrogen compound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polarities change regularly with increasing migrating distance,and as a result the samples with the same source follow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content and ratio,while the oil samples of different sources have obviously different nitrogen compound distribution owing to different organic matter types of their source rocks.These conclusions of oil source study are identical with those obtained by other geochemical bio-markers. Therefore,nitrogen compound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oil type classification and oil/source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968.
从江县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位于黔桂交界处,交通尚便,是一条地层发育良好、厚度巨大、沉积连续、层序完整、顶底界线清楚的剖面。内部岩石地层单位由下至上依次为:长安组、富禄组和黎家坡组,其划分标志清楚,易于识别和掌握,并可进行区域对比。在剖面上,南华系与下伏青白口系下江群隆里组和上覆震旦系陡山沱组均为整合接触。该剖面较完整而连续地记录了该区南华大冰期(包括长安冰期、富禄间冰期和南沱冰期)的沉积演化史,是研究雪球事件的良好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969.
SWAN系统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在江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WAN1.0系统对江西省2010年1—7月的25次降水过程进行反算。结果表明,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产品在江西省的主汛期(4—7月)应用效果要好于非主汛期,QPE产品的1 h雨量值比实际观测值要小,偏差大约20%;对3块小流域的QPE检验,其中2块小流域的QPE产品误差与全省范围的误差差别很小,QPE对小流域短时中阵雨以上量级的降水具有较高可靠性。依据检验工作的结果,开发出的QPE修正产品可以作为江西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970.
全国多普勒雷达网的建立,使我国气象观测网的监测手段和监测能力大步提高,对监视强对流天气和强降水天气以及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如何将这一先进技术应用到地面气象观测中,目前还很少有人尝试。作者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就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对积雨云和雷暴等对流天气的监视作用作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应用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各种信息,结合云天实况指导对“积雨云”和“雷暴”系统的观测,帮助更及时、准确地判定其生成、方位、强度、范围、距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