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29篇
  免费   12083篇
  国内免费   17816篇
测绘学   9549篇
大气科学   6356篇
地球物理   8712篇
地质学   31969篇
海洋学   9317篇
天文学   578篇
综合类   4139篇
自然地理   7508篇
  2024年   400篇
  2023年   1142篇
  2022年   3104篇
  2021年   3771篇
  2020年   2987篇
  2019年   3594篇
  2018年   3040篇
  2017年   2895篇
  2016年   2810篇
  2015年   3562篇
  2014年   3320篇
  2013年   4229篇
  2012年   4595篇
  2011年   4577篇
  2010年   4502篇
  2009年   4152篇
  2008年   4210篇
  2007年   4006篇
  2006年   3843篇
  2005年   3195篇
  2004年   2426篇
  2003年   1723篇
  2002年   1736篇
  2001年   1553篇
  2000年   1274篇
  1999年   522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6篇
  1973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18篇
  1954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张国光 《海洋工程》2002,20(3):76-80
结合近年来参与有关水下工程检测和项目监理的实践体验 ,从总结水下工程项目的基本特征着手 ,分析了水下工程项目监理的主要任务 ,并结合对于实施水下工程项目监理必备装备条件的探讨 ,介绍了国内外现有水下监测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232.
叙述了目前海水现场水色测量的弊端 ,指出数字化海洋水色的潜在应用价值 ;根据色度学及色度学的三原色基本理论 ,确定海洋现场水色的色度要素 ,使海洋现场水色标号统一为物理学中严格的颜色物理量。结合 1 996年渤海水域光谱反射测量 ,对渤海水域 4个典型站位的反射光谱做了水色色度分析 ,并进行了 2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233.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8个表层沉积样品的定量研究,揭示隆源和矿物碎屑各组分的分布,也显示了组分分析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的研究方法在海洋古环境研究中的潜力,研究区生源碎屑的分布明显受与水深相关的深海溶解作用所控制,水深3500-4000m的现代南海CCD以下,钙质生物的含量急剧减少,而硅质生物的含量急剧增加,研究区表层沉积中的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吕宋镐的风化产物只起次要作用,且其分布主要受与离岸距离远近和海流相关的搬运作用所控制。  相似文献   
234.
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营城区内建筑物较多,环境干扰较大,地下构造复杂,断裂非常发育,目的层埋藏深,资料信噪比较低的特点,以地震老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建立地震地质模型,利用射线追踪技术选取合适的观测系统参数。充分利用卫星数字地图,没计了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采用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配合使用方法,及时对城区内地下面元的覆盖次数、方位角和炮检距的分布进行质量监控,利用现场处理系统对资料进行及时分析,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所获得的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显示,其浅中层分辨率和中深层信噪比都有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35.
以我国第一座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工程实例为原型,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桶形基础稳定性分析。平台在波浪、风等荷载作用下,其稳定性不仅与平台的整体结构有关,而且与桶形基础及其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相关。在计算中,利用薄层摩擦单元模拟土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在设计条件下运行是较为稳定的。  相似文献   
236.
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少雄  王军  苏永全  全成干  张纹  郭丰  马梁 《台湾海峡》2001,20(2):224-227,T00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取自厦门火烧屿海水网箱的花尾胡椒鲷人工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等位酶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6种同工酶的24个基因座位中,在XDH和GCDH基因座位上发现多态性,其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8.33%,基因座位有效等位基因的平均数Ne为1.083,平均杂合度的观测值Ho为0.00556,预期值He为0.00537,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035。与其他鱼类相比较说明了其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种质资源管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37.
介绍了深海观测平台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在此项技术上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一套深海观测平台技术的设计构想以及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38.
东亚冬夏季风对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异常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年的Reynolds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距平(SSTA)与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主要模态是全区一致(USB)型和偶极子(IOD)型,USB型模态主要代表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长期变化趋势,而IOD型模态主要反映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年际变化。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气候变率中既存在着明显的ENSO信号,也有独立于ENSO的变率特征,独立于ENSO的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变化的主要模态仍是USB型和IOD型。前期秋季USB模态与东亚冬季风及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前期正(负)IOD模态相对应,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强),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偏强(弱)。USB型和IOD型模态对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是独立于ENSO的,但ENSO起到了调节二者相关显著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9.
Copper complexing ligand concentrations in the Daya Bay, Qingdao coast, Jiaozhou Bay, South China Sea and Huanghe Estuary water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technique. The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arameter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Copper complexing ligand concentratio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ere a littl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sea areas, and they were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cean. Compared with the subsurface layer (SSL) in the sea surface microlayer copper complexing ligand concentrations showed an enrichment phenomenon, of which the mechanism is similar to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The metal complexing ligand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howed that the value in the sea surface was the highest, then it decreased with depth accruing, and a higher value appeared at the bottom. Copper complexing ligand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admium and lead. Ligands in each sea area exhibited a complicated property. In short, the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copper complexing ligand concentrations in China' s coastal waters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other regions in the world. Meanwhile,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pper complexing ligand concentrations an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viscosity were found clearly.  相似文献   
240.
胶州湾夏季异养浮游细菌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夏季对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在一个潮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数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是表层大于底层,表层平均8.99×109个/L,底层平均5.23×109个/L。胶州湾水体异养浮游细菌日变化幅度在表层水体较为明显,底层相对较小,但其变化规律均为最高值在小潮期而最低值出现在大潮期。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有机物及水温和日光中的紫外辐射是影响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昼夜变化的主要因素,水交换是影响其日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