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7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C卫星云图和鄂尔多斯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7年2月20—21日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是在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中,高空槽、低层切变线与低空急流配合地面倒槽产生的;高低空急流耦合,为降雪天气的发生提供动力条件,低层700h Pa低空急流源源不断的将南海水汽输送至河套地区上空,为降雪天气的发生提供水汽条件;卫星云图上显示,强降雪主要发生在明亮密实的盾状云区,高低空急流与云区一一对应;雷达回波强度整体偏弱且稳定,但持续时间近12h,长时间的停留是此次暴雪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回波顶高度基本位于6km以下,低层有暖平流进入,反映出此次降雪过程为稳定的层状云降雪。  相似文献   
172.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is a crucial antioxidant enzyme playing the first defense line in antioxidant pathways against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various organisms including marine invertebrates. There exist mainly two specific forms, Cu/Zn-SOD(SOD1) and Mn-SOD(SOD2), in eukaryotes. SODs are known to be concurrently modulated by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By using 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the joint 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18–34°C) and copper ion concentration(0.1–1.5 mg/L) on the total SOD activity in the digestive gland of Crassostrea ariakensi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ar effect of temperature was highly significant(P0.01), the quadratic effect of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linear effect of copper ion concentr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P0.05), while the quadratic effect of copper ion concentration was highly significant(P0.01);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copper ion concentr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P0.05);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copper ion concentration. The model equation of digestive gland SOD enzyme activity towards the two factors of interest was established, with R2 and predictive R2 as high as 0.961 6 and 0.820 7,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the goodness-offit to experimental data be very satisfactory, and could be applied to prediction of digestive gland SOD activity in C. ariakensi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experiment. Our results would be conducive to addressing the health of aquatic animals and/or to detec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y taking SOD as a potential bioindicator.  相似文献   
173.
王晓坡  宋渤  吴江涛  刘志刚 《海洋学报》2010,32(10):7158-7163
采用反转法计算得到了O2-CO2混合气体新的势能参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分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混合气体在零密度下的输运性质,包括黏度系数、热扩散系数和热扩散因子,计算的温度范围为273.15—3273.15 K.与实验值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4.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了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pH对不同规格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明显.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二次多项式OR=-c1+d2S-d3S2,NR=C2+ d4S-d5S2表示,在盐度10时耗氧率和排氨率达到最大值,当盐度超过10时反而下降;pH 6.4-8.4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单位体质量耗氧率和排氨率随pH升高而增强,pH大于8.4时耗氧率和排氨率降低.盐度2-18时,不同规格的尖紫蛤个体O∶N值为:8.319-14.840,平均为11.476,在14时O∶N出现峰值;pH 6.4-9.4时,不同大小的尖紫蛤个体O∶N值为:2.377-11.502,平均为8.547,在8.4时O∶N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75.
于2011年10至2012年4月选择同一批次的墨西哥湾扇贝贝苗,采用大板笼和小板笼对该贝类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实验,研究了中培期和养成期不同养殖密度对该贝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分析了养成期养殖密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培阶段,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壳高、体质量、壳高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相对生长率、日增壳高、日增体质量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养殖密度对墨西哥湾扇贝存活率、壳高、体质量及相关生长速度参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大板笼养殖密度180个/层时,壳高为30.93mm、存活率为91.00%,小板笼养殖密度120个/层时,壳高30.84mm、存活率91.40%,Duncan法多重比较分析显示,中培阶段大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80个/层,小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20个/层。在养成阶段,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存活率、出肉率、壳高、体质量及相关生长速度参数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养殖密度对墨西哥湾扇贝存活率、出肉率、壳高、体质量及相关生长速度参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大板笼养殖密度60个/层时,壳高42.81mm、存活率86.33%、出肉率16.75%,小板笼养殖密度50个/层时,壳高42.35mm、存活率84.21%、出肉率16.91%。养成期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随着扇贝养殖密度的升高,每500g肉柱的粒数呈逐渐递增趋势,而每粒肉柱的重量和肉柱的价格呈逐渐递减趋势,养殖笼单层产量、产值和收益均呈现峰值变化规律。大板笼养殖密度为60个/层时,产量、产值和收益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77.17g/层、5.03元/层和2.33元/层,小板笼养殖密度为50个/层时,产量、产值和收益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53.15g/层、4.48元/层和2.27元/层。经多重比较不同养殖密度下扇贝生长、存活和生长速度的差异,以及综合分析养殖密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养成期大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60个/层,小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50个/层。  相似文献   
176.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对2006年8月10日暴雨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龙江、齐齐哈尔、泰来等不同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了暴雨过程中的低空强风区、逆风区的雷达回波特征,通过对它们的识别,为暴雨的临近预报提供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77.
试验了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幼虫的毒性,结果表明,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96h半数耐受浓度(96TLM=96LC50)及安全浓度分别为:氯霉素45.4×10-6、4.5×10-6;红霉素53.0×10-6、5.3×10-6;呋喃西林64.1×10-6,6.4×10-6土霉素、百炎净、硫酸链霉素、青霉素G钠均大于100×10-6及10×10-6。但若以幼虫活力、摄食率、日生长率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则这些药物的96TLM及安全浓度分别落在下述区间内:土霉素(38~67)×10-6、(3.8~6.7)×10-6;百炎净(52~67)×10-6、(5.2~6.7)×10-6;硫酸链霉素(25~38)×10-6、(2.5~3.8)×10-6;青霉素G钠仍大于100×10-6及10×10-6。下列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幼虫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青霉素G钠,百炎净(13~38)×10-6;呋喃西林13×10-6。  相似文献   
178.
本文从阜新盆地盆缘断裂研究入手,应用地质力学的观点对盆地的构造演化进行讨论。阜新盆地发育有6组盆缘断裂,即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断裂,其中以前4种断裂为主。所有盆缘断裂除具明显的压性、压扭性特征外,还具有其它的力学性质,其运功方式也是多变的。盆缘断裂大致可以划分出3个期次:第1期力学性质表现为压性、扭性、张性;第2期力学性质为压性、压扭性、张性为主兼扭性;第3期为压扭性、扭张性、张扭性。它们具有统一的应力场,是一定方向、一定方式地壳运动的产物。燕山运动第四幕导致盆地强烈回返上升,燕山运动第五幕和喜山运动形成了现今阜新盆地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79.
研究了南三岛近岸海区异养细菌数量变动与潮汐周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4h内异养细菌的数量随着潮位的上升而减少或随着潮位的下降而增加,高平潮时数量最低,低平潮时数量最高。比较一个月内各个高平潮异养细菌的数量,发现异养菌数量在小潮期向大潮期转变的过程中达到顶峰,并在大潮期急剧下降至最低值,接着从大潮期至小潮期,异养细菌数量缓慢回升,直至小潮期后才快速地上升。在水平分布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在潮间带最大,其次是离低潮线100m的海区,离低潮线300m的海区最小。在垂直分布中.异养细菌数量以表层水最高,中层水次之,底层水最低。  相似文献   
180.
在海洋环境污染中,汞是一个重要的污染物。海洋环境中的汞主要以有机态和无机态二种化学形态存在。汞对生物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浓度,而且与其存在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洋生物对汞特别是有机汞有着较大的富集能力。汞在生物体内的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