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326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51.
综合利用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五个水库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根据系统中各水库及用户特点,建立了一个多目标分层序列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一层目标是对两个城市、三个灌区的供水优化;第二层目标是对水电站A1的发电优化.计算表明,这个模型能获得较好的多目标效益.  相似文献   
652.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条件,本文论述了我国目前矿产资源的基本现状,并通过分析提出了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紧张形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53.
渭南沋河宋家北沟剖面上部为黄土堆积,下部为河湖相沉积;包括全新世黄土(0.8万年)、晚更新世黄土(0.8~13万年)、中更新世黄土(13~73万年)、早更新世中、晚期黄土(73~120万年)及早更新世早期(120~250万年)三门组和晚上新世晚期(250~300万年)沈河组上部。古地磁测定结果表明:B/M 界限位于第8层黄土(L_8)中,M/G 界限位于沈河组与三门组过渡带的上部;贾拉米诺亚带(J)位于S_(11)—S_(12)层段,奥尔都维亚带(O)位于三门组砂层中。渭南新寺剖面作为宋家北沟剖面的补充,可接续沋河组下部层位,古地磁年龄为280~350万年。  相似文献   
654.
深水型条带状灰岩的特征和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武纪时,在我国东南部,一种常见的岩石类型-条带状灰岩普遍地发育在扬子台地南北边缘的深水斜坡相中。这种灰岩因风化外貌呈黑白条带相间而得名,笔者通过对条带状灰岩中条带的颜色、成分、厚度、横向变化以及各种层理构造的讨论,指出这种外貌单调而简单的灰岩形成机理非常复杂,至少有下述5种作用参与:高密度-低密度浊流沉积、等深流沉积、颗粒流沉积、碎屑流沉积和半远洋-远洋沉积。各种作用所形成的条带状灰岩内在特征各  相似文献   
655.
656.
本文提出直接拟合视电阻率法反演解释中雅可比矩阵的改进算法,由此设计的程序软件克服了拟合核函数法曲线外延及等值范围大等缺点,解释精度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657.
一株海洋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胶州湾的海泥中分离到一株几丁质酶高产菌株。经16SrDNA序列分析,认为该菌属于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monas),并将其命名为SS01。对该菌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其它几丁质酶产生菌相比,SS01菌株的最适产酶温度较低,酶活较高。在Zobell2216E培养基中,SS01菌株培养9h进入稳定期。胶体几丁质可诱导该菌几丁质酶的产生。在几丁质培养基中,SS01菌株产酶的适宜条件是:培养温度24℃,培养基起始pH7.0左右,蛋白胨为N源(5g/L),胶体几丁质为C源(5g/L),170r/min振荡培养130h,酶活可达116.2U/mL。  相似文献   
658.
吕梁山地区新近纪晚期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吕梁山西部保德和柳林两个典型剖面的研究,认为山西柳林卫家洼保德组剖面结构与保德剖面相同,完全可以对比。保德组下部的砂砾石确为水成堆积无疑,但是上部的棕红色黏土与棕黄色的钙质结核层越来越被广大学者认为是风尘堆积,中部则为下部水成堆积物与上部红黏土与钙质结核的过渡地段。《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规定:组的含义在于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除去变质程度不说,保德组下部水成堆积物和上部风尘堆积根本不是同一相环境所能包含的岩石组合,因此不能用一个组来定义,应予解体。保德组下部的水成堆积物划为芦子沟组,相当于初始定义的"芦子沟系"或"芦子沟砾岩";保德组上部风尘堆积仍称之为保德组,相当于初始定义的保德红土;在这种划分下芦子沟组为不整合于前新生代基岩之上,整合伏于红黏土之下的山前冲积扇相堆积。保德组为整合于芦子沟组之上静乐组之下的所有风尘堆积。  相似文献   
659.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集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基于国内外计算机与系统工程领域的模型库系统建设理论和技术,在对资源环境模型进行汇集、修正、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环境模型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特点,对模型库系统研究进行理论分析,并对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进行总体设计与研发,是高效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模型、开发必要模型的前提条件,是研究各种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性技术手段与支撑平台。论文在对模型库系统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的总体框架,并对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核心组成部分的功能结构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660.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区域内季节冻土路基的稳定性对亚欧大陆运输通道有重要影响。以张掖地区季节冻土路基为例,基于传热学及弹塑性变形理论探讨了路基在阴阳坡效应下的地温和变形分布;通过比较路基最大冻结深度到地下水位的距离与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得到河西走廊地区路基合理高度的确定方法及拟合公式,来表示其与地下水位以及年平均气温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张掖地区路基阴阳坡效应明显,阴坡冻结时间比阳坡长2个月;1月阴阳坡的温差最大,达到3℃;2月,路基的竖向最大位移达到26 mm,横向位移差达到6 mm;路基合理高度随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地下水位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其随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小于地下水。该研究可定性分析路基合理高度与年平均气温、地下水位的关系,为河西走廊地区定量计算路基高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