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孤寂无依的昭西陵在清东陵陵区内,每座帝陵的附近都建有皇后陵寝和妃嫔的园寝。唯独有一处陵寝孤孤单单地建在大红门外的东侧。这就是埋葬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它为什么要建在这里呢?原来她是皇太极的妃子,顺治的生母,康熙时代被尊为太后,到雍正、乾隆年间又加进为孝庄文皇后。她虽是顺治皇帝的生母,但比顺治还多活了20多年,直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才去世,终年75岁。康熙初年,她以太后的身份实行变相的垂帘听政,为后来慈禧的篡权树立了先例。她死前对孙子康熙遗言:“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  相似文献   
42.
CMSC型固化剂改良土的新型CBR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北某高速公路沿线特殊软土的特点,采用两种方案按全粉料配料的方法配制CMSC型固化剂,并按一定剂量掺入土中。同时,考虑当地的水文气候因素,针对传统钢制击实筒的饱水条件偏保守的特点,研制了新型击实筒,在新型击实筒内制备试件并养护至规定龄期,采用新型浸水装置饱水,进行贯入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各向饱水条件更接近实际工况,增强了CBR值的可信度。CMSC型固化剂改良土的改良效果优于石灰改良土,且固化剂掺入剂量存在最佳掺量,同时分析了CMSC型固化剂的加固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3.
软土路堤填料二次加灰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江苏高速公路建设中对软土改性处理多采用二次加灰技术,这一处理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软土水分高、土块粉碎困难、掺灰不均、施工速度慢、易造成石灰失效等技术问题,而且可以提高灰土的强度,工程实践表明,其CBR强度可以提高6%~8%。本文就软土改性二次加灰技术的机理作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第一次加灰,石灰消解既可以吸收土中水分,所产生的热量又可以加快水分蒸发,同时Ca离子随水进入黏土矿物颗粒表面进行离子交换;第二次加灰,通过压实使石灰与软土进一步发生离子交换和火山灰反应,形成新的结晶体和结构,提高灰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
根据在苏北某高速公路工程地质调查发现,江苏盱眙南部丘陵山地向平原地区过渡地带,地貌上为典型的封闭式岗地-洼地,在低洼地带发育一种与一般沿海软土有较大区别的特殊软土,具有较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本文针对盱眙特殊软土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对其矿物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胀缩特性及其击实后的膨胀性和承载强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盱眙软土除了具有一般软土的特征外,还具有粘土矿物、粘粒含量高,收缩性明显,而粘粒主要呈团聚状态,其原状样的膨胀性并不明显、压实后却具有显著膨胀性的特征。这类特殊软土,若处理不当易造成路堤边坡失稳、地基不均匀变形和路面因膨胀而开裂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45.
压性构造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笔者等在贵州普定进行野外水文地质调查时发现,这一地区向斜轴部有地下河和溶洞发育,有的沿较大规模的压性断层带发育,其走向与褶皱轴线或压性断层走向一致,对此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岩层变形逐渐加大,继而形成构造形迹—向斜构造,同时伴随发育的压性断裂,在其轴部局部应力场作用下,上部继续受压,下部转为拉张,且产生放射状张裂隙;而规模大的压性断层,如逆断层等,其断层带受强烈挤压破碎,具有隔水作用,断层上盘的拖曳褶皱使岩层中张裂隙发育。该类张性裂隙有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径流和岩溶发育。这是对传统地质构造控制岩溶认识的一个完善和推进。  相似文献   
46.
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地层特征及其含油气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总结了东海陆架金地近30a来的油气地质勘探成果和认识;讨论了盆地新生代岩石-古生物地层特征;根据现有发现,指出东海陆架金地新生代自古新统至第四系的油气发现和合油气层位,以及油气生成、储集的勘探目标层系。认为迄今在东海陆架盆地的工业性油气发现仅仅限于西湖凹陷和瓯江(丽水)凹陷,但随着勘探开发的更大规模投入和认识程度的深化,必将出现一轮新的发现热潮,这不仅对改变上海地区能源结构,而反对提高我国油气勘探的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新生代海上含油气盆地,其中充填了巨厚的古新近系含油岩系。尽管该盆地的油气勘探已取得重要成果,但烃源岩分布等油气地质问题是制约该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障碍。基于此,作者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该盆地古新近系的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有利储层形成的基准面旋回位置,指出了潜在烃源岩的有利分布层位和区域,提出了不同区域油气勘探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48.
三江源区植被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会  毛飞  徐影  郑军  宋立雪 《高原气象》2019,38(4):693-704
利用1989—2008年NOAA-AVHRR的NDVI旬合成资料和地面月降水量、平均气温等观测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通过建立不同季节NDVI统计预测模型,对未来40多年间不同排放情景下三江源区NDVI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NDVI分布呈现由东南部、东部向西、向北逐渐变低的趋势。4—10月为植被生长季,8月NDVI达最大值。(2)针对春、夏、秋季,NDVI与气温、降水均呈显著正相关(夏季降水除外),春、秋季较为显著; NDVI对气温的响应显著高于降水; NDVI对前一个月的气温、降水时滞效应最为显著。(3)未来40年,在三江源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微弱增加的气候背景下,源区平均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前10年增速缓慢,后30年持续稳步上升,且增幅较大。源区NDVI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不变,RCP8. 5情景下NDVI的高值中心较RCP4. 5范围更大。RCP4. 5情景下NDVI迅速增长期为2026—2035年,高值中心位于澜沧江源区; RCP8. 5情景下为2016—2025年和2036—2045年两阶段,高值中心均在长江源区。两种情景下,源区变率高值中心均表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49.
早渐新世全球气候迅速发生了降温,对地球生物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共存分析法对贵州盘州地区石脑组的早渐新世植物群古气候进行了定量重建。植物群大化石指示的古气候参数:年均温(MAT)为15.7~21.9℃、最冷月均温(CMMT)为2.5~16.7℃、最热月均温(WMMT)为21.6~28.1℃、年均降雨量(MAP)为828.0~1 900.0mm、最湿月均降雨量(MPwet)为160.0~343.0 mm、最旱月均降雨量(MPdry)为7.0~54.0mm、最暖月均降雨量(MPwarm)为105.0~180.0mm。孢粉化石指示的古气候参数:MAT为11.5~23.9℃、CMMT为-1.0~16.7℃、WMMT为23.0~27.9℃、MAP为803.0~1 613.0mm、MPwet为116.0~293.0mm、MPdry为17.0~55.0mm、MPwarm为94.0~180.0mm。植物群大化石和孢粉化石的共存分析结果都指示一种温暖的、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且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与现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较相似。盘州地区现在气候与早渐新世气候相比,夏季变凉爽多雨。结合我国同时期的植物群古气候参数,结果说明我国早渐新世时气候随纬度升高变化并不大,其分带现象明显低于现在的气候纬度分带变化。  相似文献   
50.
根据南京地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和多年隧道结构变形的监测资料,系统分析了不同地貌单元内隧道结构的变形特征,指出影响南京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是盾构隧道的软土问题和矿山法隧道的水文地质问题。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发育不同成因类型的软土,特别是长江河谷平原区软土,具有高孔隙比、高含水量、高压缩性、结构性强等特性,易导致隧道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同时,穿越丘岗地区的矿山法隧道,一旦上游水源补给量超过正常值时,易导致隧道结构的衬砌逐渐抬升变形甚至引发运营中断事故。这一研究成果为南京地铁运营隧道结构变形分析提供了工程地质方面的理论基础,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控制变形,确保安全营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