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332篇
地质学   851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PS-InSAR��SBAS-InSAR���ر�����ıȽ��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S-InSAR??SBAS-InSAR??????????????????????????????2004??2010???31??ENVISAT ASAR??????????????????????????????????????PS-InSAR??SBAS-InSAR?????????к?????????Щ??????????????SBAS-InSAR??PS???α??????????????????????????????????????????????е?????????????????????????????????????????????  相似文献   
942.

A muc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how farmyard manure application may affect carbonate rock dissolution is needed in order to predict possible feedbacks between the rock carbon cycle and the global climate system. Two carbonate mineral rock tablets; dolomite and limestone were buried at six depths between 0 and 110 cm in a soil typical of the subtropical karst area in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The extent of tablet dissolution, soil CO2, soil pH, soil water content, soil mineral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il water were tested in order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dissolution under manure application over the course of one year.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ure addition decreases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carbonate rocks; limestone and dolomite by between 11.7%-116.9% and 25.0%-65.69% respectively, with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limestone consistently exceeding that of dolomit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ur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rate of pedogenesis of the dolomite and limestone rocks is decreased as much as 35.77% and 59.41% respectively, as a result of manure application. Moreov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anure application accelerated the generation of soil CO2, with soil CO2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on average by 93.94%, and the CO2 flux increasing by 67.64%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rofile. Finally, the data also indicates that manure decreases CO2 uptake by dissolution of carbonate rocks by 25.50%-39.45% on a Guiyang city scale. The counteraction of the CO2 sink contributed by karst water due to farmyard manure utilization in general karst area (both dolomite and limestone) however was 59.41%-62.72%, indic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manure successfully reduces both dissolution and CO2 release to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943.
报导了黑龙江省东北部街津口-抚远地区花岗闪长斑岩中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以限定该区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属性。花岗闪长斑岩中的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晶,振荡环带发育,Th/U值主要为0.31~1.23,指示其岩浆成因。对岩浆锆石的定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闪长斑岩均形成于晚白垩世(90.2~94.8 Ma),而非前人认为的晚印支期。结合研究区及其邻区同时代火成岩的组合特征和古太平洋板块的构造演化历史,认为黑龙江省东北部街津口-抚远地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俯冲的构造背景,该期岩浆事件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作用的开始。  相似文献   
944.
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分析油、水饱和度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岩心上提导致的孔隙体积变大、降压脱气和钻井液侵入等过程的影响,岩心测试油、水饱和度之和一般均只有75%~85%,油、水饱和度都有较大损失,因而需要对油、水饱和度进行校正,争取求准饱和度数据。本次研究进行了挥发过程及岩心上提过程的室内实验,发现密闭取心降压脱气过程是造成油水饱和度损失的主要因素,目前实验条件难以如实模拟这一过程,研究中以流体分流率原理为核心,建立了降压脱气的数学校正模型;降压还会导致孔隙增大,岩心的覆压孔渗实验能够准确反映这一变化,为油水饱和度校正提供依据。建立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数学模型精度与保压密闭取心的测试结果相当,具有推广意义。钻井液浸入造成的油水饱和度损失数量比较小,但是疏松砂岩中强浸的岩心样品油水饱和度数据需要校正,校正量一般不大于2%。  相似文献   
945.
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及高阶振型影响   总被引:52,自引:8,他引:44  
Pushover分析方法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简化方法,已被引入我国新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侧向力分布的选取是结构Pushover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高阶振型影响显著时其选取直接影响Pushover分析的结果。本文通过拟合规范反应谱,挑选了适用Ⅱ类场地的4条地震动记录和4条人工波,对比了典型地震动下非线性时程分析和采用5种不同侧向力分布的Pushover分析的5层、10层和1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时的反应。通过结构振型参与系数量化了各个结构的高阶振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结构层数的增加和地震动强度的增加高阶振型的影响变大,侧向力的选取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在高阶振型影响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中侧向力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6.
黔北黑色岩系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系统测定了黔北黑色岩系的铂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金属富集层是铂族元素富集的首选层位。根据铂族元素丰度、元素相关性、特征参数值和元素配分模式,认为铂族元素并非来源于地外物质,而是海底含矿热卤水沿深大断裂而来。铂族元素的异常富集是海底热卤水与正常海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7.
八大关铜钼矿床为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发现较早但研究程度较低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为确定其成矿机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对主成矿阶段矿石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岩相学、显微测温、气相组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分别测定了成矿石英闪长斑岩体和铜钼矿石的同位素年龄。结果表明:八大关铜钼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NaCl-H2O-CO2±CH4流体体系,流体的沸腾作用是矿床形成的重要机制;成矿石英闪长斑岩体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217.6±2.6)Ma,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222.4±3.3)Ma,因此八大关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晚三叠世。综合本文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及前人在区域构造演化方面的研究资料认为,八大关矿床形成于与洋壳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所引起的构造-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48.
干热岩资源和增强型地热工程:国际经验和我国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岩(HDR)是一种没有水或含有少量水的高温岩体,保守估计地壳中3~10 km深处干热岩所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30倍。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指通过水力压裂等工程手段在地下深部低渗透性干热岩体中形成人工地热储层,采出相当数量热能的人工地热系统。EGS的研究与开发已有40年的历史,但早期只局限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于近几年起步。目前干热岩的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如大体积人工裂隙热储的建造、实现EGS商业化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本文回顾分析了国际上重要EGS示范场地建设和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积累的教训,讨论了我国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希望为我国今后EGS研究和工程化示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49.
西藏改则县热那错东沟剖面上三叠统卡尼阶至瑞替阶日干配错组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化石丰富。在碳酸盐岩中识别出11种主要的岩石类型:灰泥灰岩﹑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颗粒灰岩、藻颗粒灰岩、多种类型鲕粒灰岩、单一类型鲕粒灰岩、球粒泥粒灰岩和生物礁灰岩。根据岩石特征及组合类型可划分为5种沉积相:陆源碎屑滨岸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和台地边缘礁相,它们共同构成了日干配错组4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整体显现出海侵的相序结构。  相似文献   
950.
黄骅坳陷板桥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具有典型的湖泊滩坝沉积特点,其砂体内部主要发育泥质、钙质和致密粉砂质3种类型的隔夹层。利用构型分析法,将滩坝砂体分为复合坝、单一坝和坝内增生体3个构型要素,将内部隔(夹)层分为单一坝间隔层和单一坝内夹层2个级别。单一坝间隔层具有3种成因机制:(1)基准面波动造成单一坝叠置区分布的细粒沉积;(2)风暴作用形成的滞留泥砾沉积;(3)坝后水动力低能区域形成的泥质沉积。单一坝内夹层则是波浪能量衰减形成的细粒沉积,岩性以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通过分析夹层的井上识别特征,结合青海湖、岱海现代沉积的原型地质模式,对单一坝进行内部构型解剖。结果表明,夹层厚度为0.1~1m,靠近岸线近水平分布,向湖中心方向以低角度倾斜,倾角为2°~5°。不同级次与成因的隔(夹)层在滩坝砂体中都有特定的发育部位,其分布规律和空间配置关系不仅可以反映不同隔(夹)层的沉积时间顺序,还可以依此来推测滩坝的沉积规模与展布形态。隔(夹)层会导致含油气性的差异,认识隔(夹)层分布规律是提高滩坝储集层油气采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