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30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李斯海 《岩土力学》2000,21(2):180-184
厦门市仙岳路大型顶进框架立交桥工程具有一些特点。 为了评判该立交桥上部结构与桩 - 土复合地基的稳定状态 ,同时为今后此类型顶进框架立交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对该立交桥的框架结构与桩 - 土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进行了平面有限元分析 ,取得了相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2.
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外轮压舱水生物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机选取东南沿海港口的17艘外来船舶(含8条集装箱船和9条散货船)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压舱水浮游植物及动物的物种鉴定和丰度测定,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出分属于7个浮游植物门类和5个动物门类的309种外来压舱水生物(包括60种赤潮生物).外轮压舱水生物的分布及生存状态与水样的水龄和盐度相关.船舶压舱水排放是大家熟知...  相似文献   
163.
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的双偏振雷达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偏振特征及其动力和云物理结构,利用厦门海沧双偏振雷达数据及常规观测资料,采用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和粒子相态识别等技术,对2018年5月7日发生在闽南地区的一次导致特大暴雨的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相关系数小值区出现在有界弱回波区和钩状回波之前,可指示低层上升气流的位置。(2)在前侧下沉气流南侧的反射率因子梯度大值区附近,存在一个浅薄的差分反射率因子大值区(差分反射率因子弧),其形态与超级单体的发展程度有关。在本次过程中差分反射率因子弧先于钩状回波和中气旋出现,对超级单体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指示性。(3)在中层的融化层上,差分反射率因子大值区和相关系数小值区呈环形围绕在上升气流周围。差分反射率因子环和相关系数环对确定中层上升气流的位置具有指示意义。(4)差分反射率因子柱位于有界弱回波区的上方,并位于主上升气流附近,在仅有单部雷达进行观测时,差分反射率因子柱可用于识别主上升气流的位置。(5)差分相位常数柱主要由大量混合相态水凝物造成,其位置与地面雨强中心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4.
胡雅君  张伟  赵玉春  陈德花 《气象》2020,46(5):629-642
利用双偏振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雨滴谱仪等新型探测资料以及双雷达风场反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观测站资料与FNL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8年5月7日闽南沿海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发生在强盛的超低空西南急流区内;超低空急流具有明显的脉动特征,其突然增强引起低空扰动加强,造成明显的低层辐合;深厚的西南急流导致对流回波形态与回波移动方向高度一致,使得多个强降水对流系统接连经过同一区域,形成列车效应,这是强降水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强降水对流回波带中,水平方向存在风向、风速双重辐合,垂直方向上存在明显的波状运动,上升运动位于强回波前部,使其不断向东北方向移动,同时在强降水对流回波带东南侧存在明显的补偿性次级环流,使低层辐合和上升运动得以维持;高浓度的小雨滴与大雨滴并存是此次暖区强降水云微物理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5.
采用1991—2017年BCC_CSM1.1m季节预测模式的月降水预测数据及福建省前汛期(4—6月)66个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利用距平相关系数(ACC)、时间相关系数(TCC)、平均方差技巧评分(MSSS)和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等评估方法,检验评估了提前0、1、2和5个月模式对福建省前汛期降水的预测能力。采用系统偏差、一元线性回归和EOF-相似误差(EOFL和EOFNL)等4种统计方法对回报结果进行订正,并进行效果检验。BCC_CSM1.1m在不同起报时间对福建省前汛期降水的预测均能抓住降水的前两个主模态:全省一致和南北反向分布的空间特征,但预测的气候平均值较实况存在负偏差。模式在不同起报时间对前汛期降水预测的TCC高技巧区主要位于福建省北部,ACC技巧和Ps评分存在比较大的年际差异,负系统偏差的存在使得MSSS技巧不高。经订正后,模式的预测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系统偏差、线性回归、EOF相似误差线性和非线性订正方法提前2个月起报的2011—2017年平均Ps评分分别提高5.9、3.5、6.7和7.8分;不同起报时间线性回归订正的2011—2017年平均ACC技巧分别提高0.02、0.21、0.12和0.11;上述4种方法订正的MSSS评分均有了显著提高,其中系统偏差和线性回归订正后达正技巧。综合而言,线性回归订正较其他3种订正方法表现出更为稳定的订正技巧。  相似文献   
166.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常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抑制鱼类病原菌生长,增加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探讨了饲喂不同添加量的植物乳杆菌对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lanceolatus♂)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肠道和肝脏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植物乳杆菌在其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随植物乳杆菌的饲喂量增加,云龙石斑鱼的终末均重(FA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肠道中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和糜蛋白酶(CHY)、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随着植物乳杆菌的饲喂量增加,云龙石斑鱼的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固醇(TC)、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均略降低,甘油三酯(TG)略升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当添加量为1×105CFU/g时,云龙石斑鱼的各生长指标和抗氧化性能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增重率显著提高了19.8%(P<0.05),肠道T-AOC、SOD分别显著升高了93.2%、2.9%(P<0.05),肝脏MDA显著降低了32.7%(P<0.05)。当添加量为1×107CFU/g时,云龙石斑鱼的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余添加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的AMS、LPS、CHY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13.0%、166.9%、61.1%(P<0.05);但肠道和肝脏的抗氧化性能变化不明显,仅肝脏MDA显著降低了23.9%(P<0.05)。由此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植物乳杆菌可以提高肠道消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云龙石斑鱼的生长,但对其血清生化水平无显著性影响,不会对鱼体代谢产生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67.
根据西太平洋编号台风资料、NOAA卫星观测OLR资料和NCEP/NCAR风场再分析资料,在统计和探讨夏季西太平洋台风多(少)发年与ENSO事件的关系的基础上,分别对夏季台风异常偏多或偏少的E1Nifio、LaNifia年的OLR特征量和热带夏季风环流进行合成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夏季当南半球马斯可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无明显的系统性异常时,Walker环流异常的影响占主导作用,并遵循ENSO事件对大气环流及台风频数影响的基本规律。若E1Nifio期间澳大利亚高压环流出现系统性异常时,南半球环流异常的影响则占主导地位,台风反而异常偏多。对于1999年LaNifia特殊年份,马斯可林高压异常偏强引发的季风西风偏北偏东,台风反而异常偏少。弱风速垂直切变区、西太平洋暖池和季风槽的重叠部分是台风频发源地,本文分别对E1Nifio、LaNifia台风异常偏多(少)年台风频发源地的位詈和范围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8.
黄全佳 《海洋学报》2021,43(6):62-70
入海污染物在线监测是实现海洋污染总量控制和测管协同的关键手段之一。本文基于布设在福建省九龙江口的多参数浮标,获取2014?2018年浮标盐度和荧光溶解有机质(FDOM)数据,结合人工采样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建立了河口区COD浓度的快速反演模型。使用有效浓度法外推得到河端COD浓度,结合流量数据估算了高频率的COD入海通量,利用通量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COD入海通量的调控因素。结果表明:(1) COD河端有效浓度的拟合值与实测值的偏差为(10.4±8.8)%,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演九龙江口河端的COD浓度;(2)在季节尺度上,受2015?2016年超强El Ni?o事件影响,2016年旱季的异常降雨降低了河流COD浓度,但是径流量的增加仍然显著提高了该季节COD的入海通量;(3)在年际尺度上,2015?2016年El Ni?o事件所引起的异常降雨事件导致2016年九龙江COD入海通量为(4.4 ± 0.9)×104 t/a,显著高于2014年、2015年及2017年的3.0×104~3.2×104 t/a。上述研究结果表明,FDOM水质浮标在线监测系统,有助于实现对陆源COD入海通量及其调控因素的长期连续高频监测,可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9.
雷达-雨量计联合估测降水初值场形成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建通  郭林  杨洪平 《大气科学》2005,29(6):1010-1020
在雷达-雨量计联合估测区域降水量中,参加校准的雷达初值场代表性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估测精度和雨量分布.作者从参加校准的雷达初值场的基本要求出发,分析了先前几种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的资料预处理方法--时间权重平均法,并用1996~1997年的雷达和地面雨量站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雷达和雨量计观测的时间一致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雷达估测降水的初值场,提高了估测区域降水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0.
港口规划涉及信息量较大,且具有很强的地理特征.本文利用VB与MapX控件相结合对港口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作初步尝试.系统可实现对地图的编辑和空间分析,可管理各种文档、数据库及视频资料等,为港口规划建设提供较方便的信息系统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