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岩体分级考虑因素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臧秀平  阮含婷  李萍  方朋凯  张建 《岩土力学》2007,28(10):2245-2248
在对国内外岩体分级方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岩体分级方法中所考虑的岩体分级因素及对各因素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从岩体分级方法的现状来看,虽然目前尚无统一的岩体分级标准,但在岩体分级中应根据岩石的强度、岩体的完整性、地下水条件、地应力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岩体综合分级上达成了共识,并且国内规范中的岩体分级标准有趋于统一和向国际标准接轨的趋势。  相似文献   
42.
臧秀平  刘升宽  冯堂武 《岩土力学》2006,27(Z1):227-229
研究墙土之间的摩擦作用对合理计算基坑变形和估算支护结构竖向承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文中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摩擦力的作用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以便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3.
综合考虑了立管疲劳安全系数取值的相关因素——立管的安全等级、设计寿命、检验周期、载荷和损伤计算方法等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可靠度的疲劳安全系数确定方法,筛选了用于计算波致疲劳和VIV(涡激振动)疲劳的随机变量,给出了立管波致疲劳与VIV疲劳安全系数的计算流程,并以某SCR(钢悬链线立管)为例进行了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优于传统的安全系数确定方法,尤其适合于特殊工程方案或新颖设计的立管疲劳校核。  相似文献   
44.
The evolution of energy, energy flux and mod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tides(ITs) i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is examined using the measurements at two moorings along a cross-slope section from the deep continental slope to the shallow continental shelf. The energy of both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ITs clearly shows a~14-day spring-neap cycle, but their phases lag that of barotropic tides, indicating that ITs are not generated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bservations of internal tidal energy flux suggest that they may be generated at the Luzon Strait and propagate west-northwest to the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northwestern SCS. Because the continental slope is critical-supercritical with respect to diurnal ITs, about 4.6 kJ/m~2 of the incident energy and 8.7 kW/m of energy flux of diurnal ITs are reduced from the continental slope to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contrast, the semidiurnal internal tides enter the shelf because of the sub-critical topography with respect to semidiurnal ITs.From the continental slope to the shelf,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diurnal ITs shows significant variation, with dominant Mode 1 on the deep slope and dominant higher modes on the shelf. On the contrar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semidiurnal ITs is stable, with dominant Mode 1.  相似文献   
45.
针对传统统计数据无法准确、客观地测量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展现地理分布差异的问题,该文提出利用DMSP/OLS卫星数据稳定夜间灯光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模拟区域碳排放空间分布,揭示区域碳排放分布特征和规律。以河南省为研究区的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2年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郑州、洛阳和新乡市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年均增长较快,三门峡、济源市的碳排放量增长较慢;2012年各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高于1995年,18年间地均碳排放强度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规律,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和安阳市区域内。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模拟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数据能比较可靠地反映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6.
液体晃荡现象在诸多工程领域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基于Level-set方法,借助流场通度的概念,模拟了流场内具有障碍物的液体晃荡现象。选取不同形式的防晃结构分析研究对晃荡的抑制效果,得到几点关于防晃结构的设计与选择的重要结论。计算结果表明,通度系数法与Level-set方法的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处理流场内带有障碍物的液体晃荡问题,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利用强流脉冲(HCPEB)电子束技术对多晶纯Cu进行了辐照处理,并利用透射电镜对HCPEB诱发的空位簇缺陷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HCPEP辐照金属可在纯Cu表层诱发大量的过饱和空位,并形成四方形空位胞及空位型位错圈和堆垛层错四面体(SFT),HCPEB瞬间的加热和冷却诱发的幅值极大的应力和极高的应变导致的整个原子平面的位移是空位簇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扫描电镜分析表明HCPEB辐照可以在纯Cu表面形成高密度、弥散分布和尺寸细小的微孔.过饱和空位或空位团簇沿晶体缺陷向表面扩散、凝聚是表面微孔形成的根  相似文献   
48.
将负顾客和反馈相结合研究了一类带有负顾客且具有反馈的M/G/1排队系统,正顾客服务完会以一定的概率立刻排到队尾等待下一次服务,以一定的概率离开系统,永不再来。这里考虑了负顾客的两种抵消情况,分别是负顾客抵消队列中的最后一个正顾客和负顾客抵消队首的正顾客,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稳态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利用补充变量法和状态转移分析模型,得到了它们的稳态队长的概率母函数。  相似文献   
49.
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非会计专业新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基于对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从教学目标定位、理论教材改革、会计实验设计、教学手段改进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以促进我国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改建设。  相似文献   
50.
批量到达的多服务台排队模型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概率母函数的方法求解了批量到达,多服务台排队模型队长的稳态分布、均值、顾客到达不用等候的概率。最后简述了结论在呼叫中心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