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内蒙古乌海桌子山花岗岩体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与阿拉善地块东缘交汇处,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 039±79) Ma和(1 866±120) Ma,属古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正长花岗岩与二长花岗岩均属钙碱性岩系列,两者具有富硅、富铝、富钾,而相对贫钛、贫钠、贫钙的特征,且A/CNK 值在1.19~1.32之间变化,均属于过铝质花岗岩。两者之间的稀土总量相差较大,其中二长花岗岩的稀土总量(ΣREE)为17.36×10-6~11.704×10-6,正长花岗岩的稀土总量(ΣREE)为241.05×10-6,但均表现出轻稀土(LREE)明显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的特点,前者呈明显负Eu异常(Eu/Eu*=0.36),后者呈明显正Eu异常(Eu/Eu*=3.39~4. 89),表明正长花岗岩的分离结晶程度更高。在微量元素方面,正长花岗岩表现出富集Th、U、Pb及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等),相对亏损Ba、Nb、Ti等特征;二长花岗岩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亏损Th、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特点。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二者为同一岩浆作用时期不同阶段泥质岩石部分熔融的结果,代表了同碰撞阶段的产物,指示桌子山地区在古元古代末期存在两期岩浆事件。结合该区地层产状和接触关系以及矿产分布特征,认为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古元古代末期完成了最后一次拼合造山事件。  相似文献   
32.
内蒙古阿德拉嘎乌拉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德拉嘎乌拉正长花岗岩出露于中蒙边界一线,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其划归于燕山早期侵入岩(Kγ5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划归于早二叠世碱长花岗岩(P1χγ).通过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其年龄,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73.1±0.4 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该正长花岗岩为早二叠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具高硅、高钾、过铝、贫铁镁钙的特征,属造山后的I型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偏低,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明显,δEu在0.07~0.60之间,铕强烈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V”字型.  相似文献   
33.
从区域尺度和矿床尺度两个方面论述了斑岩铜矿系统的特点.区域尺度上:1)斑岩铜矿多呈矿带或成矿域出现,带内众多斑岩铜矿呈簇或组合呈线状产出,这是构造作用控制下不连续岩株呈线状侵入就位的表现; 2)主要产于俯冲作用形成的岛弧和陆缘环境,构造应力属挤压但与中等拉张作用也有关,最近的研究证实大陆碰撞造山带也是斑岩型矿床产出的重要环境;3)其形成是通过具氧化性,S饱和,富含金属的岩浆熔体侵入所致,岩浆侵入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4)围岩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组成对矿床的规模、品位以及矿化类型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碳酸盐岩围岩主要赋存近源Cu-Au夕卡岩矿床,少量远程Zn-Pb或Au夕卡岩矿床,在夕卡岩前缘还形成交代型Cu和Zn-Pb-Ag±Au矿床.矿床尺度上:1)含矿斑岩与斑岩型矿床时空相依,成因相联,是斑岩铜矿重要的含矿母岩和金属-S的可能载体;2)火山角砾岩筒在深部与矿化体平行或斜交,其与围岩的接触带,一般也是富硫金成矿带的一部分;3)与矿化有关的斑岩成矿系统内的角砾岩主要有爆发角砾岩、侵入角砾岩、爆发侵入角砾岩、热液角砾岩和热液卵石脉;4)斑岩铜矿系统中的热液蚀变自下而上可分为不含矿的早期钠质-钙质蚀变→含矿的钾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绢云母化→高级泥化,热液蚀变互相套合,矿化互相叠加;5)岩帽是斑岩型热液-成矿活动-蚀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4.
以2008年的ALOS卫星多光谱波段(空间分辨率10 m)和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2.5 m)融合后的影像数据及地面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借助ArcGIS和Fragstats3.3软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从类型和斑块水平上定量分析了浑善达克沙质草地风蚀坑的空间格局和特征。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质草地风蚀坑面积占景观面积的6.1%,密度为0.026个·hm-2,分布范围广且呈局部聚集分布;根据不同发育阶段,风蚀坑形状分为碟形、椭圆形、槽形和不规则形;风蚀坑斑块面积与形状指数、分维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面积的增加,可使风蚀坑形状复杂化趋势明显。复杂形状风蚀坑主要由若干个独立的风蚀坑扩大并联结形成;相对于宽度与深度,风蚀坑面积与长度间存在更显著正相关;浑善达克沙质草地风力侵蚀基准面较高,风蚀坑深度一般不超过5 m;风蚀坑长度与宽度之间、宽度与深度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35.
乌海市PM_(10)污染浓度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海市PM10浓度与风速的关系明显。总体而言,PM10污染物浓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冬季当风速在3.1~4.0m.s-1时,PM10污染物浓度低。PM10浓度与地面风向的关系:春季偏西风时PM10污染浓度最高,偏北风时污染浓度最低;冬季东南风时污染浓度最高,西北风时污染浓度最低。PM10浓度与空气湿度的关系:冬季PM10污染浓度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正相关比较明显。春季当空气湿度越小,出现重度污染的频率越高。  相似文献   
36.
文章对乌海机场气象SYBASE数据库应用系统和SQL服务器有针对性地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一些在应用中的体会,提出了解决办法及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37.
文章从雷暴的形成、发展及各个时期的天气特点入手,利用T639和NCEP数值模式再分析资料结合天气预报技术,个例性的分析雷暴天气对航空飞行中存在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总结雷暴在即将爆发到消散时的各项物理指标,并描述机载雷达在实时探测雷暴时雷达回波特点和对雷暴进行避险措施。通过对民航气象服务中雷暴自然灾害性天气特点的总结,为更好的保障航空气象专项服务,提供雷暴灾害影响分析和减灾的参考性分析性总结。  相似文献   
38.
从气候背景、天气形势、地形特点、沙尘暴形成的热力和动力机制等方面,对2007年3月30日发生在乌海机场沙尘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气旋的前部有较强的辐合上升运动,卷起了沙尘,而高空急流带来了强大动力条件,使沙尘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加强,所以蒙古气旋的发生、发展,以及高空急流的形成对沙尘暴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9.
尿素络合法和5A分子筛法是常用的分离富集环境样品中正构烷烃的方法,但由于复杂的处理流程对于低含量正构烷烃的回收率普遍较低。本文通过优化尿素络合法分离富集正构烷烃的实验条件,建立了尿素络合法分离-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土壤和植物中低含量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方法。即采用正己烷-丙酮溶解样品,在4℃冰箱中与2 m L尿素-甲醇饱和溶液反应48 h;用去离子水溶解尿素络合物,加入正己烷后分离出有机相和水相,分别用正己烷、丙酮-正己烷萃取有机相和水相中的正构烷烃。中长链正构烷烃的回收率达79%~104%,高于5A分子筛法和已有尿素络合法的富集效果;单体碳同位素的分析精度为0.09‰~0.63‰(1σ)。利用改进的方法分析实际样品,大幅降低了未分峰和共流出物的干扰,提高了实际样品中ppm级中长链正构烷烃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40.
内蒙古内部额勒根乌兰乌拉和乌珠尔嘎顺是两处极富地质找矿前景的铜矿预查区,物探测量发现多处激电和磁法异常,有些异常沿走向尚未封闭,少量槽探及钻孔均见不同程度矿化和硫化矿体。地质-物探综合研究认为,物探异常中多为矿致异常,说明激电、高精度磁法在该预查区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中是有效的。同时表明,该预查区具有良好的地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