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53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61.
蔡爱智 《台湾海峡》2002,21(4):496-500,T005,T006
由纯火山岩组成的林进屿位于台湾海峡西部近岸海中,熔岩喷发年代为上新世。这个典型的火山岛自早全新世海进到达这里以后的6-7ka以来,长期处于大风浪冲击的环境而导致海岸纸后退,并在海蚀崖滩上塑造出各种奇形怪状的火山地貌,裸露出一系列小型的古火山喷口群和火山颈。研究林进屿火山岛的地貌成因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尤其将引起国内外地学界特别是海峡两岸学术界的兴趣。  相似文献   
62.
北极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多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气候系统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海冰面积和厚度的减小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楚科奇海是海冰面积变化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文章利用积累了9a的高分辨率海冰分布数据研究海冰面积的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年的冰情有显著的季节内变化,海冰面积距平曲线体现了不同时期海冰面积变化的动态过程.在1997~2005年间,楚科奇海海冰面积经历了轻(1997年)-重(2000~2001年)-轻(2002~2005年)的变化过程.9a的数据总体上体现了海冰面积减小的趋势,2005年的冰情呈现了历史新低.每年融冰期的长短与冰情轻重有密切的关系,冰轻年份融冰开始时间早,冻结结束时间晚.各年海冰面积最小值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各个年份海冰最小面积差别很大.有的年份只有4%,而重冰年可以大于50%.文章采用4个重要参数表达海冰多年变化.其中海冰面积指数反映了当年总体平均的海冰面积距平;海冰最小面积反映了融冰期海冰的极限情况;上一个冬季的气温积温也与翌年海冰面积有良好的关联;分析了风场对海冰的影响,表明风场在融冰期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海冰的覆盖面积.  相似文献   
63.
性外激素诱导大弹涂鱼成熟和产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熟大弹涂鱼的卵巢、精巢和储精囊稀释液中的性外激素以及缩宫素和脱氧皮质酮(DOC)能诱导第4时相的大弹涂鱼卵母细胞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发育成熟,成熟率与性外激素的种类和剂量有关。前列腺素E1(PGE1)单独使用的效果不明显,但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混合使用时显著提高了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以卵巢、精巢和储精囊稀释液以及PGE1分别注射雌性大弹涂鱼,剂量为0.01cm^3/尾的卵巢液、0.1cm^3/尾的储精囊液、0.1cm^3/尾的精巢液以及剂量为10μg/尾的PGE1都有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作用,其中储精囊液的作用最为显著。在人工管道中放置大弹涂鱼成熟亲鱼卵巢、精巢或储精囊的稀释液,有诱异性亲鱼进入管道内的作用,其中以储精囊液对雌鱼的吸引作用尤为明显。放置于陶瓷管道或海绵管道内的卵巢、精巢或储精囊稀释液都能诱导大弹涂鱼产卵,在陶瓷管道的产卵量和受精率显著高于海绵管道。  相似文献   
64.
九龙江口红树林上附着动物的生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周时强  洪荣发 《台湾海峡》1993,12(4):335-341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附着动物7种,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和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是危害红树的主要附着动物。附着动物在河口红树林区的数量分布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少,其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期在夏,秋两季。生长茂密的红树林(郁蔽度大于0.5),附着动物主要分布于水流畅通的向海边缘和潮沟边缘的红树上。水流畅通程度是影响附着动物在红树林区向纵  相似文献   
65.
养殖水质恶化及其改善方法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残余对虾饵料对培养缸中不同深度的海水水质的影响,比较了在增氧与不增氧条件下,养殖海水中DO,COD,NH_4-N和s~2含量的变化,给出了曝气增氧及外加H_2O_2,K_2S_2O_8和CaO等方法改善水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藤壶类动物的群落生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共有8种藤壶,其中以绿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和泥藤壶Balanus uliginosus为优势种。根据藤壶优势种的分布状况,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藤壶群落可分为三种类型:1.日本鳞笠藤壶Tetraclitasquamosa japonica-绿鳞笠藤壶群落;2.白脊藤壶-绿鳞笠藤壶群落;3.泥藤壶-白脊藤壶群落。研究结果还表明,各藤壶群落的附着密度和生物量均随盐度的降低而减少。生物量一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附着密度则冬季较高,春季较低。潮汐是影响河口区硬相潮间带藤壶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中华哲水蚤幼体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亚洲大陆沿岸水域(44°—21°N),是我国近海浮游桡足类优势种之一。关于它的幼体发育尚未见报道。迄今已知4种哲水蚤——飞马哲水蚤[C.finmarchicus(Gunderus)]、海哥兰哲水蚤[C.helgolandicus(Claus)]、极北哲水蚤(C.hyperboreus Krφyer)和寡毛哲水蚤(C.tonsus Brady)的幼体发育研究颇为详尽。本文目的在于查明中华哲水蚤幼体阶段各发育期的外部形态,为探讨它的数量变动、产量和分布等问题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68.
刘浩  尹宝树 《海洋学报》2007,29(4):20-33
利用在本系列研究第一部分中所建立的耦合的生物物理模型,模拟了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和营养盐含量的年度循环特征.模拟结果显示:藻类的春季水华是由经过一冬积累在水体中的营养盐导致,而水华开始的时间在浅水区明显早于深水区,对此深水区水体层化结构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河载营养盐与悬起的沉积物所释放的营养盐是诱发夏季水华的共同原因.基于模型结果,我们还发现:渤海的浮游植物动力特性就整体而言依然受无机氮限制,但是在莱州湾,磷限制特性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每年黄河都要携带大量的无机氮进入海水,从而导致莱州湾营养盐的氮磷比已远远超过16.  相似文献   
69.
闽南近海尖头斜齿鲨Scoliodon sorrakowah肝油的脂肪酸组成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包括C14:0,C16:0,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包括C16:1,C18:1ω7,C20:1;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C20:4ω6,C20:5ω3,C22:5ω3和C22:6ω3。尖头斜齿鲨肝油总饱和脂肪酸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6月份降至最低值,8-9月升至最高值,总饱和脂肪酸的季节变化规律主要由C16:0决定,总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主要由C16:1和C18:1ω9决定,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8-9用降到最低值,11月份又上升至一定水平,这种变化主要由C22:6ω3决定。  相似文献   
70.
台湾海峡南部灯光围网捕捞的水温选择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89-1998年台湾海峡南部渔场生产记录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灯光围网捕捞主要捕捞年适宜水温16.1-30℃,年较佳水温20.1-30℃,年最佳选择水温21.2-29℃。环境水温过高或过低,不利于灯光围网生产。各季度的选择水温,冬季为21.2-24℃,春季为21.1-27℃,夏季为26.1-29℃,秋季为25.1-28℃;各月选择水温为该月环境水温的中间值至偏高2℃,多数比中间值偏高1-2℃。选择水温范围的宽幅3-5℃;随环境水温升高或降低,鱼类对水温选择发生同的、同步的变化,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在环境水温上升或持续高温,温跃层存在、底层低温涌升水强盛的条件下,灯光围网的作业效率均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