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1375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635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16篇
自然地理   32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针对岩石颗粒边缘模糊、结构复杂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识别颗粒边缘,在基于特征值的C3相干算法的基础上,融合多尺度和多角度的特征表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3相干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岩石薄片图像角度域光学特征、空间尺度信息和各向异性信息,能更有效地表征颗粒边缘特征,表现出对复杂矿物结构的适应能力。在采集的岩石薄片正交偏光图像上验证提出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原生C3相干算法相比,改进后的C3相干算法在全局图像上的方差和灰度差分乘积分别提升了68.41%和22.91%,信息熵下降了21.61%。  相似文献   
112.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曾是科尔沁大草原,现在是农牧交错区,该区的土地利用关系到生态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该区域“坨甸相间”地貌特点造成不同地形部位土壤含水量存在差异,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通过卫星影像数据解译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图与土壤图进行叠加,获得了显性沙地和隐性沙地数量与分布信息。首先保留耕地以外的其他地类,再利用卫星影像数据反映不同降水年型耕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偏欠水年NDVI低于平均值的耕地退耕还草,消除这些耕地的冬春沙化风险,以进行土地利用布局调整。这种直接利用遥感数据获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耕地的NDVI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的方法,十分简单实用。本文还根据地貌和沙地降水入渗快的特点,提出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不同但与区域地理环境相吻合的农田整治模式,即利用自然沙丘作为区域风沙防护工程,土地开发不做大平整,不修建灌溉系统,发展雨养农业。以上根据区域地理环境条件进行土地利用布局和确定农田开发建设模式,可将农业生产与荒漠化防治和谐结合在一起,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3.
针对现有三维重建研究中对线特征利用不充分,重建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地物轮廓线的三维重建算法。利用BDCN模型和相应预处理算法,提取出二维影像上的边缘轮廓线;基于对极几何原理的核线引导和三角测量原理,建立线段的初始匹配假设;通过相似性计算和图聚类算法重建出三维轮廓线模型结果;将结果应用于三维网格模型的优化。使用Building-Imagery-P36和DTU MVS数据集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出的轮廓线段精简而完整。相比经典的Line3D++算法,MAE和标准差值平均降低了0.321、0.699,重建时间平均降低了58%,精度和效率都有明显提升。附加三维轮廓线约束后,生成的网格模型视觉效果更佳,细节信息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4.
华南农田下垫面地气交换和能量收支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郭晓峰  康凌  蔡旭晖  朱彤 《大气科学》2006,30(3):453-463
利用2004年11月至12月在广东省惠州地区进行的湍流连续观测资料,分析非均匀农田近地面层的基本气象要素特征以及水汽和CO2的浓度与通量输送规律,作为今后深入探讨地表非均匀性效应的基础.通过各辐射分量和感热、潜热与土壤热通量的特征分析,研究能量收支的基本状况,并讨论了造成显著能量"不平衡"的原因.观测的基本结果是:(1)近地面1.8 m高度处以北风为主,风速大多低于2 m/s,正午入射太阳辐射约700 W/m2;CO2浓度的日变化范围为600~900 mg/m3,水汽为5~25 g/m3.(2)各气象要素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当地温度日较差约10℃,相对湿度始终高于50%.CO2和水汽的浓度在夜间较白天高,二者的日平均值为713.7 mg/m3和15.9 g/m3;利用涡旋相关法,测得二者的通量在白天高于夜间,日平均值为25.3 mg·m-2·s-1和-4.7×10-2mg·m-2·s.当地的日平均波文(Bowen)比仅为0.04,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高湿度造成的.(3)当地存在显著的能量"不平衡"现象,正午时的差额热通量可高达150 W/m2,这可能与平均垂直运动输送的作用、观测误差以及通量和辐射观测的"源地"不匹配等原因有关.研究结果与荒漠、城市和稻田下垫面的观测事实进行了定量比较.  相似文献   
115.
介绍光谱排序编码法的原理并对其进行精度验证:在14种矿物的56个样品中最高精度为100%,最低为57%,平均为79.4%;分别提取包尔图地区以方解石、Al-OH Mg-OH和石英为主的岩石分布状况,与该区地质图对比结果表明,其分布与实际情况大体相同,从而证实了光谱排序编码法的目标提取能力。  相似文献   
116.
基于改进U-Net的建筑物集群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U-Net在高分影像建筑物提取中部分建筑物边缘特征易模糊或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对高分影像建筑物边缘增强,同时对U-Net部分卷积过程进行改进的优化的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域变化递归滤波的方式对建筑物边缘进行增强,将增强后影像输入U-Net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其次为充分利用建筑物在高分影像上丰富的细节特征,尝试在原...  相似文献   
117.
张盼盼 《地质与勘探》2024,60(3):505-514
冀北地区是河北省矿产资源重要聚集地之一,成矿条件优越,其中中-酸性侵入岩体与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密切相关。然而,大量的第四系覆盖压制了一些深部及隐伏弱异常成矿信息,使得常规化探方法在该覆盖区提取效果微弱。本文运用奇异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冀北1:20万水系沉积物常量元素化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区内成矿元素弱异常,并将其与未进行奇异性处理的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物化探资料圈定覆盖区内与中-酸性侵入岩体有关的异常区,对成矿作用、成矿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揭示区内元素富集规律。结果显示,上述组合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元素弱异常并进行成矿有利区圈定,并且圈定位置与已知岩体位置、区域构造条件相吻合,共圈出隐伏异常点7个,推测其为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8.
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个体时空轨迹描述文本高度非结构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辅助的交互式轨迹提取方法,用于提高轨迹提取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了交互式轨迹提取和质量评估流...  相似文献   
119.
裙带菜褐藻糖胶的分离及部分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裙带菜为原材料,采用水提法从裙带菜中分离褐藻糖胶,Sevag法去蛋白,乙醇分步沉淀法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裙带菜褐藻糖胶的最适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8 h,加水量为1∶30,在最适条件下的提取率为1.72%,蛋白质含量为5.44%。同时本研究对部分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是特性粘度为5 m pa.s,pH为8.50,含有硫酸基。  相似文献   
120.
龙须菜琼胶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多种方法提取了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中的琼胶,并研究了碱处理、微波处理、超声波处理等方法对龙须菜的琼胶提取率、硫酸基质量分数和多糖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碱质量分数由2.5%增加到10%时,琼胶产率由15%降低到9.8%,硫酸基质量分数由2.66%降低到2.06%,同时,多糖质量分数由98.3%增加到102.6%;微波和超声波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琼胶的提取率和多糖质量分数,同时降低了硫酸基质量分数。另外,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察了龙须菜碱处理前后藻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