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篇
  免费   848篇
  国内免费   895篇
测绘学   1181篇
大气科学   586篇
地球物理   480篇
地质学   2072篇
海洋学   654篇
天文学   61篇
综合类   488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40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4年   2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三传感器波浪水槽二次反射主动吸收方法是加拿大科学院水力中心最近开发的一种水槽反射波控制技术。该法在造波板前 1~ 2倍波长处布置 3个传感器 ,通过入反射波分离方法得到准确的入反射波参数 ,以此调整造波信号 ,有效地吸收由建筑物反射回到造波板的二次反射波。文中在分析波浪水槽二次反射吸收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介绍了加拿大水力中心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22.
中国东海2万年来海平面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拟通过中国东海相对海平面与全球海平面对比分析,来获得东海构造沉降数据。但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断裂作用对中国东海150m以深海域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有重要影响。这种作用使东海150m以深海底至少下降了30m,这是我国学者先前误认为中国东海末次冰盛期最低海面位置位于现今海面下150~160m一带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水与冰川重力均衡、沉积物压实和构造沉降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重力均衡不足、沉积物压实作用微弱,构造沉降是造成东海相对海平面与全球海面之间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同时发现东海构造沉降随水深呈规律性变化。断裂作用的表现结果所赋予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是,在17kaB.P.以前,中国东海水深150~160m一带是1个相对隆起带,其存在对陆架区圈闭和捕获中国大陆古水系和沉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Tisseur(2000)研究了非齐次多项式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所得结果的不足是对无穷特征值必须另外处理;Declieu和Tisseur(2003)运用微分几何方法研究了齐次多项式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所得结果的不足之处是与系数矩阵的尺度化(scaling)有关。这两种条件数都有各自的应用范围。本文基于投影尺度引入齐次多项式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其优点是与系数矩阵的尺度化无关,因而也许会有较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讨论几类特殊的矩阵多项式,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然后证明。对这几类特殊的矩阵多项式,与之相应的L—值问题可转化为低次的代数多项式求根问题。最后,使用“投影尺度”建立了L—值的摄动定理。  相似文献   
25.
报道一种新的有效催化剂-碘-钒盐和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方法。探讨催化剂的组成配比、用量、温度及废酸循环使用等因素对合成方法的影响。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常用的碘、碘-铁催化剂相同,适用于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合成。  相似文献   
26.
基于二次散射的水污染遥感模型及其在珠江口水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水中悬浮物、污染物和水分子等的散射和吸收物理机制建模是实现水污染定量遥感的有效途径.基于一次散射的水污染遥感模型简单易行,但在浑浊度较大时其精度不高.在基于一次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多次散射的能量组成特点,提出再考虑二次散射可使模型的精度显著提高且不至于使模型过于复杂;导出了二次散射的补偿因子,同时给出了考虑二次散射因子的简单计算方法.将该模型应用于珠江口水域的水污染遥感的结果表明,较之基于一次散射的模型,考虑二次散射的水污染遥感模型在精度上有明显改进.遥感提取结果显示,珠江口水域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伶仃洋东北部,香港维多利亚港和深圳湾.  相似文献   
27.
四色荧光标记DNA自动测序中一例典型错读码的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测序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DNA测序技术虽然在原理上没有新突破 ,仍然依赖于Sanger的酶法 ,但在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测序效率目前已有很大提高。大规模测序一个碱基的成本从1986年的0.5美元降到目前的约7美分。目前各种DNA自动测序技术都是在荧光标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荧光标记的自动测序仪已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四色荧光标记自动测序采用4种具有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染料标记由聚合链终止反应产生的一系列终止片段 ,经过聚…  相似文献   
28.
研究协方差阵Σ的二次型容许估计问题。设 y1,y2 ,… ,yniid,n≥ 2 ,y1与 p维正态分布N (β,Σ )有相同的前四阶矩。其中β =(β1,β2 ,… ,βp)′∈ Rp与Σ =(σij) p× p >0均未知。记 y =△ (y1,y2 ,… ,yn)′。在二次损失 L (d ,Σ ) =tr(d -Σ) 2下给出Σ的二次型估计 a S2 + nby-y-′是容许估计的必要条件为 :(n - 1) a + b + 2 max(a,b)≤ 1。此必要条件比张立振等协方差阵的二次型容许估计中的必要条件有了明显的加强  相似文献   
29.
大亚湾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998年秋季(10、11月)、1999年春、秋季(4、5、10月)5个航次对大亚湾海区微、次表层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的富集概况,讨论了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因海况及季节不同,富集因数(EF)与其他海区的有所差别;无论夏季或秋季,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中无机氮都以NH4-N为主要存在形态;其余水层则以NO3-N为主要存在形态。结果还表明,微表层、次表层海水中NH4-N与BOD5、COD测值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PO4-P和SiO3-Si含量均无相关,说明大亚湾海区水中含氮有机物较含磷有机物丰富。  相似文献   
30.
田丰  文鸿雁  张静 《海洋测绘》2007,27(4):23-27
使用多项式和切比雪夫(Tchebyshev)多项式分别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未来沉降值,其中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外推效果较好;应用前向BP神经网络对两种不同的单因子输入模式进行非线性函数逼近,并进行了不同采样步长的比较,实例表明将时间点作为网络的输入对沉降进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