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454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403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744篇
自然地理   10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曾浩淼  张学敏  任启琳  吴锋 《地理学报》2022,77(12):3180-3193
厘清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是完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针对县域尺度上职业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认识的不足,收集制备了县域尺度多要素匹配数据集,解析了2000—2020年间中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关系,进而从分布均衡性、产业匹配的角度诊断了中国职业教育资源的布局优化方向,提炼了优化发展建议。研究表明,中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均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从影响因素差异上看,15岁以下人口占比和二、三产企业数量分别对中职、高职院校规模起到积极正影响。同时,中职教育资源分布显示出普遍性、下沉性及西部欠均衡的特征,而高职教育资源则表现出地级市内部区县间差异占主导,东部地区均衡性弱的特征。因此,研究建议根据地方与周边经济发展、产业和人才需求,优化分级、分类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东部地区合理调控市域间高职院校资源配置,西部地区加大均衡性较差区县的中职教育资源投入,实现跨区协同合作;构建依托高职院校资源聚集的市域,带动周边县域专业相衔接的中职院校发展,持续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助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92.
刘导  陈实 《地理教学》2022,(2):47-50,58
将生活与地理教学融合发展生活化地理教学,既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诉求,也是我国课程发展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有力体现。本文介绍了美国的地方本位教育,对比评析了地方本位教育关照下的中美地理课堂差异,借鉴美国地方本位教育的成功发展经验得到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发展启示:帮助学生建构地理体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强调真实、原味的生活内容;提高地理知识的生活循环运用频率。  相似文献   
993.
王志先 《地理教学》2022,(8):46-47+55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自觉践行环保行为,需要科学、系统、全面、长期的环境教育。为系统深化青岛市初中学生环境教育,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打造青岛教育特色品牌,笔者研发了《生态环境教育》课程。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方面对课程纲要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94.
彭俊芳 《地理教学》2022,(11):16-20+33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新增海洋教育内容,占比之大、层次之高,可谓空前。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越来越注重海洋安全,高中地理新课程为落实“立德树人”加强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教育,很大程度上倚重的是海洋教育,但我国中学一线地理教师的海洋教育素养尚有不尽人意之处。本文深入分析了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新增的海洋教育重任,突显“夯实明晰的知海基础”和“促进素养水平的进阶”两大新职能,进而提出构建规范的海洋地理概念体系、完善海洋地理的综合思维路径和树立科学正确的海洋意识三项海洋教育的创新对策。此外,强调尽快弥补中学地理教师海洋教育的素养短板,提出高师地理专业加强海洋教育的教学管理改行对策。  相似文献   
995.
2021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年会于2021年8月10日至13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成功举办,全球百余名地理教育研究者参与其中。此次会议由主题报告、分会场专题小组讨论会、研究海报展览和实地考察四个部分组成。主题报告和专题小组讨论等均围绕会议主题"建立联系:地理教育的合作与网络"展开,研究的热点议题聚焦地理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地理教师教育与培训和地理教育跨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理课程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安全教育功能和有利条件。其次,在课程融合和信息融合的全程支撑下,建构了“两融五化”主题式学习课堂范式。最后,以“国家公园”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开发学习案例,探索出生态安全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范式,助推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997.
杨晓婷  张博  安宁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9):1731-1742
跨境教育基础设施对不同尺度空间的修复作用已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之一,但大部分研究仍缺乏对于中国经验案例的探讨。为进一步发挥跨境教育基础设施在城市和区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中西方有关这一新兴现象的理论和实践对话,论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探讨了跨境教育基础设施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及其空间效应。基于多案例观察发现,跨境教育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性、象征性和情境性3个维度。研究发现,这些跨境办学机构只能被视为一种教育飞地,对城市空间所产生的物质影响仅仅是体现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周边社区的绅士化等方面,对于城市深层的发展格局和肌理重构缺乏实质性帮助。相较于对城市的物质性修复,这些跨境教育机构对于城市空间的象征性修复作用显然更加明显,对城市品牌营建、城市发展愿景的扶持以及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都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从情境性来看,跨境教育基础设施除了在校园尺度上提供了独特的境外学习情景模式之外,在与迁出地的联系以及与城市和社区尺度上的社会文化联系等情境性交流方面都比较缺乏。研究提供了对非新自由主义社会语境下跨境教育基础设施流动所产生的(城市)空间效应的反思,对现有的有关这一新兴现象的理论和概念分析框架进行了补充和对话,对跨境办学及其政策也提供了非教育学层面的反思,对于面向教育的区域与城市发展决策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大学天文学是高校天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 讲授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全貌, 具有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的特点. 教材的质量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天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非天文学专业的学生和天文爱好者, 天文学教材也是拓展科学知识和认知宇宙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大学天文学教材建设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不小差距. 梳理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大学天文学教材, 评述其特色、优势和有待改进之处, 比较中外教材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通过分析国外优秀教材的编著理念、方法和技巧, 为我国未来天文学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99.
1000.
《矿物学》的数字化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升莲 《安徽地质》2004,14(4):259-261
随着高教改革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必将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的特点,展现了数字化技术在矿物学教育中的优势及前景,建议采用非沉浸式或半实物虚拟仿真的方法实现矿物学中虚拟教学的方案.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现有条件下实现矿物学的数字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