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0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1192篇
大气科学   388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337篇
海洋学   178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43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选取1989-2021年我国台风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数据,依据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2年间我国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整体呈厚尾分布特征,采用对数化处理后呈显著的正态分布特征。采用Morlet小波变换对我国台风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的周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全域存在准两次高频振荡,1~2年及7~8年的周期振荡,但随时间变化年际周期逐渐缩短为3~5年,说明风暴潮经济损失序列存在高频振荡和多周期嵌套的低频振荡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Daubechies小波分解分离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均方根误差和信噪比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当小波基设置消失矩为7,分解层数为2时,我国台风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时间序列具有最优分解重构效果。对各分解层进行小波系数平稳性检验和白噪声检验,建立的小波分解-ARMA组合模型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均优于传统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Fourier级数拓展模型,证明了小波分解法在我国台风风暴潮经济损失快速评估中具有可靠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2.
利用GPS高求取正常高的几种拟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建波  曾志林 《海洋测绘》2004,24(2):15-18,23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GPS点正常高的拟合方法,对平面拟合、二次多项式拟合、移动曲面拟合、多曲面拟合的GPS水准拟合方法,采用不同参数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实际测区,对GPS水准点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不同测区、不同地形、不同大地水准面的拟合方法,部分拟合方法已用于实际生产中,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地形、不同面积的测区需要采用不同的拟合模型,并且拟合时采用的参数也不同。利用GPS高求定正常高,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93.
在IONESS系统中浮游介形类的昼夜垂直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ONESS系统对浮游动物的分层采样结果,研究浮游介形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浮游介形类存在着整个类群的昼夜垂直移动,白天其丰度最大值记录于200~300m层,并往上层水域递减,而夜间则明显往上层密集,丰度最大值提升至50~100m层;就物种多样性而言,由于工作水层(0~1000m)以深水层的众多种类于夜间上升至1000m以浅水层,导致工作水层内总种数由白天的49种剧增至夜间的78种,增幅达60%,各分层的种类数都有较明显的增加,750~1000m层的增幅最大,达150%,其次为50~100m层(增幅达125%);各种浮游介形类有不同的昼夜垂直移动模式,但绝大多数种类属于夜间上升型,少数种类属于不敏感类型,极少数种类却具夜间下降的移动特点.浮游介形类虽具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但这一变动往往局限于一定水深范围,从而反映出介形类的层状分布特点,可划分为广深分布型、上层分布型、中层分布型和下层分布型.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模态参数是有效评估结构安全状况的关键参数,在结构抗震加固和健康诊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频域法相比较,时域法直接利用实测的振动信号识别模态参数,不需要进行频域变换,减少数据处理带来的误差,并且可以实现大型结构的在线识别,真实地反应结构的现状。以同济大学12层钢筋混凝土标准框架振动台模型试验完整数据为对象,在详细介绍ITD法和复指数法2种时域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编程选取结构不同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识别了小震和强震工况下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并结合移动谱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时变特性。结果表明:ITD法和复指数法可有效地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自振频率的识别精度较高,而阻尼比的离散度较大;小震工况频率变化值不大,而强震工况频率值较初始时刻有明显的下降,这与试验现象是吻合的,进一步说明移动谱与这2种时域法相结合可以反应结构在塑性阶段的参数时变特性。  相似文献   
997.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21,18(1):F0003-F0003
湖南省第三次国土调查依据国家下发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充分利用湖南省1:2000基础数据,以“互联网+”和内外业一体化调查技术作为支撑,按照省级统一建设初始库,县级制作工作底图、开展野外核查,县市省逐级建设国土调查数据库的技术路线开展调查。“三调”与“二调”相比,在技术方法、调查精度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9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各行业、各领域注入了新鲜活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可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科普宣传力度,如何保证在科普宣传活动中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成为目前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与科普工作做简单介绍,明确当前科普领域中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力度。  相似文献   
999.
地震标准化是集研究、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基于互联网的工作平台有利于整合系统资源,规范和优化系统的运转过程。本文参考地震标准化工作平台的建设经验,讨论该平台建设的一般原则、需求、框架、功能和实现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00.
虚假震后信息入侵严重干扰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进程,为防止虚假震后信息在互联网中大肆传播,需对震后虚假信息进行精准识别,设计基于互联网的震后虚假信息入侵实时检测系统。互联网以Web服务器为载体传播信息,数据包捕获模块采用WinPcap技术,并从中获取有效数据包,在协议解析模块中完成数据包TCP/IP协议、CMP协议、UDP协议解码工作,解码后的数据输入到基于SVM的震后虚假信息检测模型中。SVM模型寻求最优超平面将震后信息分为虚假与真实两个类别,根据该结果完成震后虚假信息入侵实时检测。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检测震后虚假信息入侵误报率低于3%,相比同类型系统具有接收数据能力强、效率高的优势,对精准检测震后虚假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