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7篇
  免费   959篇
  国内免费   826篇
测绘学   1391篇
大气科学   762篇
地球物理   1139篇
地质学   1415篇
海洋学   523篇
天文学   266篇
综合类   382篇
自然地理   29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传统的高光谱分类通常仅考虑单一像元的光谱或纹理特征,分类后容易出现地物破碎的现象。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混合分类方法,将面向对象的分割结果与传统的像元级分类结果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对象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了2种具体的混合分类方法,即多尺度分割的SVM分类和多波段分水岭分割的SVM分类。前者将地物光谱的可变性进行弱化处理,转化为多尺度均质对象单元进行分类;后者融入了地物的空间信息和形态学特征,对分割得到的同质区域进行分类。将这2种分类方法应用于航空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混合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分别为92.63%和96.13%,与传统的像元级分类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0.14%和13.64%,有效地解决了分类后地物的破碎现象。  相似文献   
942.
简介了近年来地质样品中金的分析测试方法,重点对地质样品金分析中的样品加工及分解、分离富集、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对我实验测试中心在相关方面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43.
大地电磁地震前兆初步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地电磁(MT)地震前兆初步分析系统的建立及主要功能,运用该系统对2003年度祁连山地震带8个大地电磁复测点进行了MT多参量综合对比、变化幅度的计算及异常前兆判定,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44.
关于"一致"地震动衰减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中南地区烈度资料为例,用卡方正交回归烈度和震级的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研究了烈度和震级相互转换的一致性问题,给出适合该地区的“一致”地震动衰减关系,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最小二乘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合理。该方法也可用于预测不同地区其它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945.
南海季风爆发的统计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作者对南海季风爆发作了统计动力分析,即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高低层风场看成一个整体,并以南海季风爆发日为基准,对风场作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偏差风场的第一模态反映了高低层东亚夏季风环流在南海季风爆发日前后有剧烈变化,这直接体现了南海季风的爆发,并表明此时大气环流有突变发生;第二、三模态则分别反映了具有5~7天振荡周期的中高纬大气长波活动和亚洲季风区中准双周低频振荡的主要活动区,以及中低纬度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第二模态体现了偏差风场的幅散风部分而第三模态则体现了旋转风部分.  相似文献   
946.
GPS基线快速计算与跟踪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的GPS最终解的滞后时间,及时跟踪地壳形变的动态,利用提取的GPS长期运动背景外推GPS每日最终解;同时以松弛解H文件中的协方差矩阵为约束条件,对松弛解H文件中的坐标进行7参数转换,得到ITRF2000框架下的GPS当日坐标;用外推的GPS当日解、GPS最终解和H文件分别计算基线长,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然后,为了从大量的基线中找出变化幅度较大的基线,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方法对活动地块内基线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实现对GPS基线的动态跟踪与监视。  相似文献   
947.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分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别从地区角度和部门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从地区来看,对全省总体差距贡献最大的是地带间差距和珠三角内部差距;从部门来看,构成全省总体经济差距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差距和第三产业差距。  相似文献   
948.
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显示近千年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格陵兰冰盖GISP2冰芯古气候代用指标δ~ (18) O 序列进行分解, 结果表明: 格陵兰近10 ka来气候变化总趋势出现历时约490 a的中世纪暖期和历时约570 a的小冰期, 其间还存在次级的冷暖期变化;气候波动具有3 a、 6.5 a、 12 a、 24 a、 49 a、 96 a、 213 a、 468 a准周期, 既有NESO的因素, 也受制于太阳活动周期的影响. 第7, 第8内在模函数(IMF7, IMF8)波动振幅以及总体趋势分量res在1350A.D.出现明显的转型, 表明1350A.D.为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的分界.  相似文献   
949.
常规的可控源电磁法理论在计算视电阻率公式上,由于主要采用了其电磁场,所以难以直接反映全频域视电阻率的值,也不能直观地显现出地下介质的地质构造。这里采用水平偶极子激发的电磁场,提出了电场的全域精确表达式,并可直接计算出大地电阻率。通过与卡尼亚电阻率计算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结果在远区等价于卡尼亚电阻率,在近区和过渡带则明显地改善了卡尼亚电阻率的非波场区场畸变,从而能更好地接近基底的真电阻率,更形象地反映了地下介质的垂向电性变化。  相似文献   
950.
油气预测的传统方法通常是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准则,但在有限样本情况下,预测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引入基于结构化风险最小化准则的非线性支持向量机方法,通过对推广误差界的最小化达到最大的泛化能力和全局最优,时于小样本数据,该方法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在对四川观音场构造面新统上部碳酸盐岩储层数据处理中.通过实例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靠,预测精度高,与已知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