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3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810篇
测绘学   1117篇
大气科学   637篇
地球物理   1507篇
地质学   1694篇
海洋学   460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405篇
自然地理   35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综合运用四川省地震台网与紫坪铺水库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精确地测定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的震源位置与发震时刻.指出,对汶川地震这样的大地震精准定位,必须克服或尽量减少远台观测对地震精确定位的局限性、地壳介质模型的不完善性以及识别与检测初至波震相的不一致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反复试验,从上述台网中精心选取了方位分布均匀、具有近震源台站约束、直达P波震相确系由初始破裂辐射出的15个地震台的直达P波到时数据,反演得出精确度比区域性地震台网常规测定的精确度高一个数量级的汶川大地震的定位结果,即:发震时刻(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27:57.59plusmn;0.03 s;震中位置:31.018deg;Nplusmn;0.3 km,103.365deg;Eplusmn;0.3 km;震源深度:15.5 kmplusmn;0.3 km.   相似文献   
982.
Source spectra for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are obtained after removing the path effect, site effect, and instrument response, etc. in the observed S-wave spectra. Based on the Brune source model...  相似文献   
983.
刘本玉  梁毓桓  温一波 《地震研究》2012,35(2):226-235,295
根据发生在云南地区震级大于3.0级的地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该地区的峰值加速度、加速度反应谱、峰值速度、峰值位移、均方根加速度等多个地震动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形态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但水平向差异较大;长周期部分的离散性较大,需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84.
对一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无填充墙情况下进行了环境激励下的动力测试,重点利用Hilbert-Huang变换与随机减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了其模态参数,并与随机子空间识别法、有理分式多项式法识别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识别结果表明在环境激励下,基础隔震结构的基本周期远小于多遇和罕遇地震工况下设计计算的基本周期;等效黏滞阻尼比很小,近乎于基础固定模型。对隔震层阻尼特性的分析表明,环境激励下可以将基础隔震结构视为经典的比例阻尼系统。进一步以识别的模态参数为基准,采用优化的方法数值反演了环境激励下该结构隔震层的实际水平等效刚度,结果表明其值为多遇地震下计算刚度取值的10.75倍。  相似文献   
985.
讨论了DSQ型水管倾斜仪标定中的重要环节和方法,以及有关参数的原理和程序计算,为正确进行水管仪标定提供了一些参考经验和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986.
地震信号检测是进行各种地震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首要任务,STA/LTA方法具有算法简单、便于实时处理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震信号检测.结合实际震例数据研究STA/LTA方法进行地震信号检测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该方法进行检测时最合理的参数设置范围.  相似文献   
987.
根据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及温度沿杆件截面高度线性分布等因素对钢结构常温和高温响应影响的基本方程,用自行编制的计算程序对单层双跨钢框架进行结构非线性温度响应研究,分析了弯曲应变、屈强比、梁柱刚度比、初始弹性模量等因素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温度步长、保护层厚度对结构耐火时间的影响。由计算结果发现,弯曲应变、初始弹性模量、梁柱线刚度比对梁跨中挠度及边柱柱顶水平位移影响较大,而对柱顶竖向位移影响不明显;当结构有防火保护层时,时间步长对结构耐火时间的影响不大,而保护层厚度对结构耐火时间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988.
地磁参量实时测量野值的在线辨识与改正是影响地磁导航算法定位概率和精度的重要因素.地磁导航定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匹配定位算法,地磁参量实时测量数据处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多层递阶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引入海洋地磁参量实时测量野值在线辨识与改正,利用多层递阶模型对实时测量值进行一步预测,根据迪克松准则进行野值辨识,利用中值滤波和一步预测值对野值进行改正.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实验室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野值在线辨识与改正算法不仅可以检测全部孤立型野值而且对多数斑点型野值也有较好的辨识效果,对产生野值处信号的复原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989.
This paper evaluat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or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The scal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gnitude,epicenter distance and calculated parameters are derived from earthquake event data from USGS.The standard STA/LTA method is modified by adding two new parameters to eliminate the effects of the spike-type noise and small pulsetype noise ahead of the onset of the P-wave.After the detection of the P-wave,the algorithm extracts 12 kinds of parameters from the first 3 seconds of the P-wave.Then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se parameters is performed to estimate the epicentral distance and magnitude.Six different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to estimate the epicentral distance,and the median error for all 419 estimates is 16.5 km.Four parameters are optimally combined to estimate the magnitude,and the mean error for all events is 0.0 magnitude units,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0.5.Finally,based on the estimation results,additional work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990.
 本文对近20年来中国地表气温变化估算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资料、时间尺度及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当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几种升温估算方法,本文以1970-2007年的气温数据为基础,分别应用直接算术平均法、逐站计算法、区域面积加权法、一级差分法和空间插值法,对中国大陆近40年的升温幅度分别进行了估算,从结果的对比分析中揭示中国地表气温变化估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中国大陆地区近40年来的增温趋势在0.30~0.43℃/10a之间,升温幅度在1.16~1.56℃之间;冬季升温最为显著,夏季升温最少;整体上北方升温幅度高于南方。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增温速率在绝对值上有着一定差异,但整体趋势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