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8篇
  免费   2373篇
  国内免费   2532篇
测绘学   677篇
大气科学   1630篇
地球物理   2382篇
地质学   5243篇
海洋学   1072篇
天文学   274篇
综合类   1285篇
自然地理   128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592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95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成矿机理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含煤地层中高岭岩(土)分布广泛,成矿时代多,成因复杂,储量丰富,质地优良,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非金属矿产,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全世界独具特色。本文研究了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概况、研究简史;根据成分、结构、地质产状等特征,提出了中国煤系高岭岩(土)的成因类型;对生物和有机质在其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有机酸溶解矿物模拟实验对其成矿作用做了初步探索;最后对煤系高岭岩的某些关键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52.
对煤系高岭石进行0-2h的研磨之后,再在900℃、1000℃、140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对其加热1h,然后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红外光谱(IR)等手段,研究机械研磨对于煤系高岭石晶体结构的破坏作用以及对其热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煤系高岭石被研磨1h之后,高岭石的晶体结构几乎全部跨塌。把研磨1h的煤系高岭石加热到1000℃(加热1h),便能形成结晶良好的莫来石。  相似文献   
153.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etroleum system,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system and presents the dividing principles. Then detailed statistics on the accumulation factors of the 32 typical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systems in China and studies on the laws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gas are collect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 is the basic unit controlling petroleum gene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Generating intensity, generating amount, accumulating efficiency and migration dist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Through analysis on results of resources evaluation, discovered reserves and residual reserves, potential areas in middle-scaled petroliferous basins in China are forecasted in this paper. Ordos, Sichuan, Tarim and Qaidam basins are found out to be the main basins developing and enriching gas accumul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54.
简要介绍即将实施的“21世纪大洋综合钻探计划”的目的、要求、设施等。  相似文献   
155.
王志高 《地震工程学报》2002,24(3):251-256,261
对甘肃省玉门青6井和平凉泾川泾3井两口深水井的水氡及辅助项目观测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相关距平、一阶差分等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并排除了主要干扰因素,显示出两井在肃南5.4级、托莱6.0级和礼县5.1级地震前有明显异常,对两井的映震效能和地震预报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6.
为弄清山西夏县中心地震台水氡震前异常的原因 ,对山西夏县中心地震台热水井水氡 1984年以来的观测资料用概率论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处理 ,以负异常的发震原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震前负异常的发震概率为 70 %。  相似文献   
157.
杨杰英 《高原地震》2002,14(4):36-41
对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前后云南水汞异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9个观测台站中,地震前有1个观测台站的水汞出现中期趋势异常,1个台站的水汞出现远震异常,4个台站的水汞出现短期异常,1个台站的水汞出现临震异常。地震前3个月内,水汞短期异常有活跃,平静的过程,在平静中(仅1个台站出现临震异常)发生姚安6.5级地震。姚安地震发生在距出现远震异常的水汞观测台站70km的地方。出现远震异常的水汞观测台站附近,可能是未来强震的发震地区。  相似文献   
158.
本文对辽宁省防震减灾“九五”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在管理体制上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制构 ,按照全省地震系统一盘棋的指导思想 ,把市地震局作为一级管理机构 ,由市地震局负责本地区项目的实施与组织管理工作 ;在项目管理中 ,采取了跟踪检查、抓样板示范、抓项目施工质量、抓创新、抓技术培训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九五”重点项目的顺利完成并取得较好成绩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9.
范家参 《地震研究》2002,25(1):48-52
地壳由半无限大的基岩上一层厚度为H^-的表土层组成,入射地震波为垂直的SH波,产生水平地面运动。当浅源大地震发生时,在极震区以外行波传播产生地面运动将使地壳介质有非线性的有限弹性变形。用小参数摄动法使非线性控制方程为线性化的小参数各阶控制方程,得出头两阶线性控制方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60.
Only by providing th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 plants can a favorable ecologicalenvironment on which human beings rely for existence be created. The upside-down-T dou-ble-layer water-conserving afforestation way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low soil fertility and vast land in the arid are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afforestation way are to change the microenvironment in the root area of the plants, provide the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 plants, and reduc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plants in large areas in the arid regions. Meanwhile, the size of its water-conserving layer can be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planted trees. The different ways of the bottom wa-ter-conserving layer can be us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he afforestation way is suitablefor planting trees on a small scale and also for afforesting on a large scale under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s in the arid areas, and has been effectively used in the afforestation in the hinterland ofTaklamakan Desert and the southern marginal zone of Gurbantonggut Desert. The prospects ofthe afforestation way are broad in afforest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the desert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