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9篇
  免费   1346篇
  国内免费   1357篇
测绘学   1462篇
大气科学   2073篇
地球物理   1273篇
地质学   1814篇
海洋学   647篇
天文学   1660篇
综合类   473篇
自然地理   890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CygX—1硬态高能光子的时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屈进禄  李惕碚 《天文学报》2001,42(2):140-147
硬X射线和软射线光子的时延时研究主能辐射的一个重要方面,傅里叶交叉谱常常被用于教育处硬软光子之间的时延,但是交叉说示能在高于30Hz的傅里叶频率上从CygX-1测量到有统计意义的快速光变,由李惕培在时域上发展的交叉相关函方法能有效测量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时延,利用此交叉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不同观测时期CygX-1硬态高能光子时延 的性质,分析结果表明,CygX-1硬态在短的尺度(<0.1秒)上存存在有意义的时间延迟,并将短时间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和各种CygX-1硬态模型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42.
1993年5月30日22GHz的缓变型射电事件的时间轮廓特征,以及在3GHz,10GHz频率上没有对应射电事件的观测特征等,可用Matzler的热模型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太阳射电快速记录系统PIN调制器的运用,描述了该器件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检测,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4.
驱龙斑岩铜钼矿床是迄今为止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根据对驱龙矿区各类岩石破裂裂隙的野外实测数据,结合矿区已有钻孔品位资料,分别绘制了矿区地表破裂裂隙等值线图、走向投影图及梅花图、钻孔5 000 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Cu、Mo品位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的岩石中破裂裂隙相当发育,连成一片,没有明显的多个高值中心,空间上破裂裂隙呈放射状产出;5 000 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显示Cu、Mo矿化较强、较均匀,矿化呈面状,为典型的由单一斑岩体侵位造成的中心式矿化特征.据破裂裂隙和Cu、Mo矿化空间分布,可确定驱龙矿区岩浆中心和矿化中心均位于钻孔405、1205、801、809所围成的矩形区域附近.  相似文献   
45.
王猛  刘焰  何延波  魏东 《地质科学》2008,43(3):603-622
利用GTOPO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46.
利用GTOP0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对典型环境功能区张士灌区包气带剖面样品和含水层样品的分析检测,比较和总结了菲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了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与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对几个具有代表性采样点的研究表明、菲总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是随着剖面的加深含量降低,以犁底层为界,表层土壤(5~20?)菲含量随着剖面深度变化平缓。同时分别对菲含量与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进行二元相关分析,计算出的Pearson系数表明,土壤中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是影响菲垂向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影响不大,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了总有机碳是制约菲垂向运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李想  刘晓岩 《水文》2008,28(2):93-96
本文根据<黄河水资源公报>公布数据,分析了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地表取水量、耗水量和地下水耗水量在经历2003年旱情紧急期取(耗)水量低谷之后,逐年呈上升势头;农业耗用地表水量下降了15%,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增幅较大;省界水质有明显好转,满足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9.
21世纪是一个多极的、充满激变、竞争和发展的全球化世纪,在这个新世纪里,连云港陆桥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于是,深入探讨和研究今后陆桥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成了一个新课题。一、确立“以港兴市,依桥兴港,港桥互动”的发展战略,是推进陆桥经济发展的战略前提1. 连云港陆桥经济涵义的界定陆桥是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为梁,以铁路两端的海港为桥头堡的运输通道。随着陆上运输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多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大陆桥往往呈现出多通道、多桥头堡的格局。陆桥有时也被理解为跨越洲际大陆的综合性物流、信息流大通道。新亚欧大陆…  相似文献   
50.
UV-B辐射对海洋微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UV-B辐射对两种海洋微藻-小新月菱形藻(Ntzschia closterlum)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ng)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辐射剂量范围内,随着UV-B辐射剂量的增强,两种藻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的非酶性组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随之下降;抗氧化防御系统的酶性组分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逐渐降低。加入外源性抗氧化剂GSH可减轻UV-B辐射对藻的伤害。分析表明海洋微藻的UV-B伤害是由于抗氧化防御系统遭到破坏而导致活性氧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