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测绘学   237篇
大气科学   599篇
地球物理   223篇
地质学   292篇
海洋学   255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01.
为了探讨不同煤级煤储层中游离气含量分布特征,本文基于游离气主要存在于煤孔隙中的认识,优化了游离气含量估算方法,并利用全国典型含煤地区包含从褐煤到无烟煤的42组不同煤级煤的煤层气参数测试数据,采用优化的游离气含量估算方法计算了不同煤样的游离气含量,并与解吸气含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煤中游离气含量所占总气含量的比例随镜质体平均最大反射率增高呈减小趋势,在褐煤到无烟煤三号阶段的所占比例分布在2.13%~33.25%;游离气含量和解吸气含量与镜质体平均最大反射率关系均呈"双峰"特征,但双峰峰值大小顺序正好相反,游离气含量在肥煤阶段的峰值高于无烟煤三号阶段,总气含量与镜质体平均最大反射率关系主要受控于解吸气含量。   相似文献   
902.
判别工业用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形状,揭示其形成机制,能够指示工业用水量随经济发展的长期变化趋势,可为工业用水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以山东省1980-2016年工业用水为例,采用三次模型、二次模型和非参数局部加权回归(LOWESS),分析工业用水与人均GDP人均关系,判断工业用水EKC形状;通过由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测算出的用水效率、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对工业用水变化贡献值,以及利用四参数Logistic曲线得出的工业用水效率长期变化特征,定量分析揭示N型EKC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山东省工业用水随人均GDP增加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工业用水EKC形状为N型;在工业用水效率快速提高、工业用水量持续下降后,由于用水效率逐渐接近极限、提高速度减缓、节水量大幅降低,经济规模扩张增加的用水量无法被抵消,工业用水不再下降、反而出现再增长,曲线形状由倒U型变成N型。N型是对倒U型工业用水EKC的一个补充,工业用水量不会"自动"持续下降,而是存在再增长可能;要实现工业用水量持续下降,必须深度挖掘节水潜力,持续提高用水效率,并推动工业结构向节水方向调整。  相似文献   
903.
四颗脉冲星在327MHz频率上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给出1996年1月22日至2月1日,使用乌鲁木齐南山甚长基线站25m射电望远望在327MHz频率上观测脉冲星的部分结果。给出四颗脉冲星的平均脉冲轮廓,脉冲强度和脉冲宽度等重要参数资料。  相似文献   
904.
本文分析了额尔齐斯河及乌伦古河流域六条较大支(干)流的河道级别与河道数量、平均河长之间的关系,证明了霍顿定律在干旱区流域的适用性,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河道级别与河道数量之间的关系是霍顿定律中最基本的关系,并初步证明了河道分杈比与流域地形起伏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05.
为了考查参考大气和大气质量守恒格式对气候谱模式月预报的改进能力,我们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谱模式中引入了这两个方案,选取了两个个例进行验证。对不同方案的月平均预报结果与实况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不同方案对高度场距平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的影响。本文个例试验结果表明,这两个方案对月平均预报结果均有改进,参考大气方案的改进比大气质量守恒方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06.
非线性几何场论在开采沉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拖带坐标描述法和S-R分解定理的非线性几何场论为基础,分析了初始位形主断面上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建立了实时位形上的计算公式;利用平均整旋角概念和裂纹产生与扩张的几何准则,建立了确定实时位形上,水下采煤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方法。与经典断裂判据相比,该方法计算简单,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907.
重力异常归算中的变密度改正及其对平均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惠民  郭春喜 《测绘学报》1996,25(4):292-297
本文给出了重力异常的变密度层间改正、变密度地形改正计算公式。首次采用文中提出的移动拟合法,分别按变密度和常密度应用快速Fourier变换(FFT)进行了平均空间异常的计算。证明应用变密度时提高了计算精度,在大山区对5′×5′值的影响一般在10mgal左右。(1gal=1cm/s2)。按本文提出的方案,完成5′×5′地壳密度参数的计算时,精度可达:0.05g/cm3  相似文献   
908.
付超  李维亮 《气象学报》1996,54(3):373-378
在一个纬向平均模式中加入大尺度瞬变涡旋经向热量和水汽通量参数化方案。模拟出涡动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实验表明,涡动通量在中高、纬地区大气能量输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用上述参数化方案提高了模式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909.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航、卫片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填图成果,经过详细的野外观测研究,明确了甘孜-玉树断裂带最新地表活动形迹的空间展布特征。通过对断错地貌及新地层变形与位错的研究,结合(14)C和热释光(TL)测龄结果,对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甘孜-玉树断裂带的平均滑动速率为:甘孜段水平滑动速率为3.4±0.3mm/a,垂直滑动速率为2.2±0.1mm/a;马尼干戈段水平滑动速率为7±0.7mm/a;邓柯段为7.2±1.2mm/a;当江段为7.3±0.6mm/a。  相似文献   
910.
应用几何光学中的射线理论,求得了地形和时间平均基流作用下的波动射线解以及广义波作用守恒量。讨论了青藏高原在冬夏两季环流形势下对波作用量传播的作用。结果表明:地形对波动的频散具有明显的屏障作用,这种作用随波长的增长而增强,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