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4篇
  免费   1607篇
  国内免费   2665篇
测绘学   1945篇
大气科学   1591篇
地球物理   875篇
地质学   3079篇
海洋学   3606篇
天文学   204篇
综合类   686篇
自然地理   890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664篇
  2020年   444篇
  2019年   614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660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作为GPS/重力边值问题理论及方法的应用,在对GPS/重力方法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N区的600个GPS/重力数据和48个高精度GPS水准数据,计算出该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通过拟合法和系统差直接改正法进行的精度分析表明,应用GPS/重力数据结合水准方法确定的该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达到厘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142.
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滴滴涕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DDT的含量和组成,探讨了该区土壤中DDT的残留特征及其可能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普遍残留DDT,质量分数为0.384~54.159μg/kg,残留水平较低,土壤DDT同系物中以p,p’-DDT和p,p-’DDE为主。DDT的组成表明,土壤中DDT主要是过去输入环境的DDT及其降解产物,但近期仍有少量的DDT输入。生态风险评估则显示该区土壤中的DDT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3.
氧化锰矿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与微生物作用紧密相关,微生物作用可使自然环境中的Mn(Ⅱ)氧化速率提高105倍。参与Mn(Ⅱ)氧化的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已知的典型锰氧化细菌分布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或厚壁菌门,它们均通过胞外聚合物中的多铜氧化酶来催化氧化Mn(Ⅱ)。细菌氧化Mn(II)成Mn(Ⅳ)是酶催化的两个连续的快速单电子传递过程,Mn(Ⅲ)在溶液中以与酶结合的瞬时中间态出现。生物形成氧化锰的最初形态为层状锰矿物,与δ-MnO2或酸性水钠锰矿很类似,且结晶弱,粒径小,锰氧化度高,结构中的八面体空穴多,因而比化学形成的氧化锰具有更强的吸附、氧化等表面活性。环境中Mn(Ⅱ)微生物氧化及形成的Mn(Ⅲ)中间体与碳、氮、硫等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44.
陈微  赵晶  喻忠伟  赵剑  吴红玲 《北京测绘》2021,35(5):627-629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MapMatrix)能够广泛应用于低空摄影、高空摄影以及卫星遥感当中.输电线路工程覆盖范围广、地形复杂、对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精度要求高.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利用MapMatrix软件中的DEMMatrix模块进行DEM的编辑,阐述具体操作过程中软件各功能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分析DEMMatrix模块在输电线路工程DEM编辑上的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MapMatrix能够较快、精确地完成DEM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45.
何丹  孟斌 《北京测绘》2021,35(5):688-694
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和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进行课程设计与实践,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以反向设计为原则,结合专业毕业要求,确定课程学习成果,然后以成果为导向,设计实施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方向的课程《GIS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探索和实施成果导向下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结合课程内容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融入设计,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典型案例和实施路径,包括制定课程目标、确定学习成果、探索和实施新型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6.
李焰  梁美丽 《北京测绘》2021,35(2):222-229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城市空间的良性扩张。为了研究边界划定的方法,以我国某港口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在空间增长模拟的方向进行探索。研究中借助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元胞自动机边界工具,构建既符合生态资源环境要求又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边界划定,同时,为了实现城市用地健康和动态管控举措,提出了建立健全土地用地管理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7.
针对传统测量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来源多样、格式迥异的学习资料未能有效进行组织的问题,提出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实训教材的设计思路.结合测量实践课程的特点和AR技术优势,针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及书籍的信息负荷等方面,从课程内容的布局、虚实场景的结合及交互方式等几个方面对AR实训教材进行设计.实现了纸质教材与移动端课程内容的融合与实时交互,为移动背景下的数字资源与传统书籍的有机结合提供一种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48.
罗会邦  陈蓉 《气象科学》1995,15(4):17-29
本文总结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及西太平洋暖池势力强迫对东亚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专题五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其中包括青世故高原东部大气热源的时间演变特征,夏半年高原热源异常对我国降水和北半球环流的影响;西沙海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南方降水的关系,北太平洋海温主因子特征及其与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9.
预测陕西关中地区需水量的改进GM(1,1)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需水量评价与预测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定额法计算需水量。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需水量要素组成的分析,认为需水量要素属平稳时间序列,且一阶累加生成数据系列满足指数规律,符合灰色预测条件。为了提高GM(1,1)模型的精度,采用一种改变背景值的新方法,即:中心逼近方法。通过精度检验,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平均误差百分比、误差平方和分别比传统的GM(1,1)模型提高了0.147和1.579。用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预测需水量各要素近期和中长期值,经检验,其中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工业总产值预测模型满足一级模型,等级为良好。牲畜头数预测模型为不合格模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时间序列数据不完全符合指数规律。通过定额法计算,预计75%保证率时2005年和2010年关中地区工农业需水量分别占总需水量的92.21%和89.75%,生活需水量分别占7%和9.04%。  相似文献   
150.
针对台湾海峡东岸台湾北部的海岸阶地进行调查研究,并与西岸福建东北部的海岸阶地进行分析比较;着重阐述台湾西北部4个海岸区域阶地的特性(阶序、分布、高度、崖差、构成等)及其变动情况(阶地抬升、变窄、延伸等);通过推断形成年代、测算隆升速率等,探讨研究区域的海岸线变化与构造升降运动,结果发现:台湾岛的海阶变化不仅受到海平面变动的影响,尚受到区域性地壳隆升的控制;福建沿海地区受蓬莱造山运动的影响极小,海岸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数次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福建沿海的隆升速率由北向南逐渐减少,总体上低于海峡东岸台湾岛的隆升率(平均2mm/a).该研究印证了:相对于台湾岛地区,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其海阶发育可能仅受到海平面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