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4篇
  免费   2342篇
  国内免费   2831篇
测绘学   713篇
大气科学   3176篇
地球物理   1651篇
地质学   5841篇
海洋学   1655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659篇
自然地理   711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552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9篇
  1941年   7篇
  1937年   4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渤、黄、东海内潮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的海洋中,中国东海和临近海域是最显著的内潮生成地之一。本文采用NODC(Levitus) World Ocean Atlas 1998提供的季平均温、盐资料,计算海水的密度,并计算垂向密度梯度的最大值点,得到一个较符合海水实际的密度分层。使用三维非线性数值模型(将海洋分为2层)研究了潮汐(M2,S2,K1,O1分潮)作用下渤黄东海的内潮,揭示了整个海区内潮起伏的空间分布,结果发现大振幅的波动均发生在台湾东北(冲绳海槽)海域和中国近海地形突变之处,其中前者更显著。对于各分潮模拟得到的表面潮与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上层海水的深度和厚度的梯度对内潮有一定的影响;冬季分布区域比夏季小,强度比夏季大。  相似文献   
82.
海南岛三亚滨珊瑚生长率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海南岛三亚不同珊瑚岸礁区两个不同生长年取滨珊瑚样品的生长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冬季生长率低,春季至秋季生长率高,并获取了滨珊瑚的季节生长率时间变化序列,珊瑚生长率与主要环境因素的对比表明,滨珊瑚的生长率主要与海水温度相关,而与降水和日照时数的相关性不明显,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率与冬季和早春(12~3月)的海水温度相关,其他季节的生长率与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关系不明显,初步认为低海水温度及三亚岸礁区浓珊瑚季节生长率变化的主要环境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3.
84.
在印度西大陆边缘外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和浅层剖面都揭示了在内陆架上有空白反射、反射波终断与渗流相伴生的形式出现的声学屏蔽特征的存在。这些屏蔽现象揭示了富含气体沉积物的存在。在外陆架-中陆坡地区,那些麻坑地形及上覆水体中突出的羽状流都清楚地表明有气体从陆坡沉积物中渗流出来,而正是这种渗流反映了源岩的存在。地震剖面也揭示了中-下陆-陆隆地区存在着似海底反射波(BSR),同时推测认为存在着气体水合物。BSR大约出现在海底之下300-600ms(TWTT)、水深525-2200m的范围内,它们偶然地呈不连续特征。在BSR之上同样也可以见到清楚的反射空白区及声学空白带。相反,杂乱/或散射的双曲线反射波则出现在BSR之下,这可能是富含气体沉积物存在的一种反映。褶皱、底辟构造及断层均存于陆坡-陆隆区,它们可能成为流体及甲烷气体从深部向上运移的通道及圈闭。  相似文献   
85.
采用同工酶电泳方法,对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结果显示刺参组织内无LDH同工酶的表达。在10℃到20℃的温度突变处理中,12 h内EST和SOD均有新增酶带,在20℃到10℃的温度突变1 h内EST表达有新增酶带。3 h内SOD表达有新增酶带。在不同变温幅度的处理中,EST和SOD只有1条酶带。这表明,刺参对温度突变可产生积极的响应,对于其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Some life history statistics of the mesoscale eddi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derived from altimetry data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according their different formation periods.A total of three ATLAS (autonomous temperature line acquisition system)mooring buoys data will be analyzed to discuss eddies‘ impact on temperature profiles.They identify that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of SCS thermocline is partly controlled by mesoscale eddies.  相似文献   
87.
为了分析海洋水体垂向水流紊动及紊动交换情况而采用了一维的海洋边界层模型(Mellor-Yamada)并利用数值实验的方法对悬沙、盐度、温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原模型未将悬沙考虑在内,本文试将它引入进去探讨由于它的存在对紊动混合特性的影响。2000年4月,Mellor将最初的模型引入了依赖于Richardson数的紊动动能耗散率。本文通过比较具有悬沙和不具有悬沙两种情况下的速度、温度和盐度垂向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分析讨论由于悬沙的存在所引发的密度层化对紊动混合作用的影响,并发现悬浮泥沙抑制了部分模拟时间的紊动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88.
从野外采集鹤鸪菜Caloglossaleprieurii(Mont.)J.Ag.幼体,在室内控制条件下,以温、盐、光等不同条件进行模拟培养试验。所获得的数据经生物统计检验表明:鹧鸪菜幼体生长最适水温为23℃;光照强度为4000lx;海水盐度为18。此结果与我们多年来在汕头港内观察鹧鸪菜的生长及其季节变化相似。  相似文献   
89.
EI Ni^~no发生年份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I Ni^~no事件是以海表温度(SST)异常增温为特征的。因此,识别EI Ni^~no事件的主要指标应是赤道东太平洋的SST。本文分析了1965-1986年赤道东太平洋的SST,取第年11月到次年1月SST的平均值,运用灰色预测理论,对下一次EI Ni^~no现象的发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0.
一次爆发性东海低压发展引起的海上强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素清 《海洋预报》2007,24(4):20-25
2006年6月1日受突然发展的东海低压影响,舟山全市普降暴雨或大暴雨,舟山沿海出现9~11级东到东北大风。通过分析发现:台湾附近的地面倒槽在华南沿海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北抬,到舟山海域正好遇上高空深厚的低涡东移,高、低空系统的垂直耦合是地面低压发展的关键;中低层的强温度平流造成抬升运动,产生降水并释放潜热,也是低压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