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8篇
  免费   3464篇
  国内免费   5197篇
测绘学   1331篇
大气科学   12052篇
地球物理   2222篇
地质学   6260篇
海洋学   2217篇
天文学   140篇
综合类   1103篇
自然地理   1564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668篇
  2021年   696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711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1046篇
  2013年   868篇
  2012年   933篇
  2011年   938篇
  2010年   990篇
  2009年   1026篇
  2008年   1006篇
  2007年   986篇
  2006年   1014篇
  2005年   1050篇
  2004年   905篇
  2003年   956篇
  2002年   897篇
  2001年   945篇
  2000年   864篇
  1999年   809篇
  1998年   786篇
  1997年   824篇
  1996年   856篇
  1995年   767篇
  1994年   622篇
  1993年   488篇
  1992年   512篇
  1991年   410篇
  1990年   444篇
  1989年   25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6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张翔  杨玉勤  石连成  韩鹏辉  牛家骥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75-67z1176
正二连盆地因其独特的"同盆多类型"铀成矿特点,一直是铀矿勘查与科研的热点盆地,巴彦乌拉铀矿为盆内最为典型的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围绕沉积体系及充填特征、盆地结构、成矿模式、烃类流体与铀成矿关系、综合物化探找矿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聂逢君等,2015),但在矿体尺度上对其利用航放航磁技术开展信息识别的研究报道尚为空白。已有研究表明,隐伏砂岩型铀矿可引起微弱航放航磁异常(江民忠等,2006,2007),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阎春波  李姜丽  赵璧  程龙 《地质论评》2021,67(6):67112006-67112006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为5个,均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分别为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生物群、长阳寒武纪清江生物群、黄花场中奥陶统大坪阶“金钉子”、王家湾上奥陶统赫南特阶“金钉子”和远安三叠系南漳—远安动物群。立足于此,文中首次详细总结了这些地质遗迹点的化石代表、科学及科普意义,并从地质遗迹自身保护和应用方式、地质遗迹载体、地学研学、地质文化的传播和文创科普产品5个方面对古生物地质遗迹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而为宜昌地区全域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5.
福建省地热资源主要以中低温水热系统为主,对于其中深部的控热过程及条件目前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本次研究综合重力及广域电磁法对研究区的断层及凹陷进行了详细的勘测和解译,推测出5条主断裂和10条次级断裂,并划定出凹陷区的分布范围。泉州官桥地区的对流型地热资源是储热岩体、导热断层和保热盖层的“三元”聚热模式。根据该聚热模式,一级断裂F31与F8的交汇部位可圈定为一级地热勘探靶区,GQ-F2与GQ-F3和GQ-F4、GQ-F7与F29、F1与F30、GQ-F10与GQ-F11的交汇部位可圈定为二级地热勘探靶区。在一级地热勘探靶区内布设的DR02孔显示,0~300m深度水温增速由快至慢,300m深度以下温度稳定在48℃。利用地热验证钻孔检验了聚热模式及圈定靶区的可靠性,这对于泉州官桥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张伟  季国松  廖国忠  张启跃  高慧  熊伟  夏时斌  杨剑  李华 《地质学报》2021,95(12):3961-3978
黔西南地区以丫他、烂泥沟、百地等为代表的"断控型"金矿床地处深水槽盆浊积岩沉积建造,其中烂泥沟金矿床埋深达1000m且尚未圈闭,显示了该类型矿床巨大的深部隐伏矿找矿潜力.本文基于丫他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和以丫他金矿为典型矿床的大比例尺找矿方法试验成果,分析了本区"断控型"金矿床的地质和成矿特征,对比研究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多尺度组合异常特征,总结了"断控型"金矿床的勘探找矿模式、靶区优选依据和定量预测评价要素,并利用成矿地质体参数法对丫他金矿床及外围0~2 km深度的潜在资源量进行了定量估算.研究结果认为区域性深切断层及其浅表贯通的次级断层、裂隙网络是该区重要的控矿要素之一,不同尺度、不同组合的物化遥异常对各级别构造的规模、产状等存在响应关系.对丫他金矿床外围及其深部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预测0~2000 m空间仍存在约112.983 t的金资源潜力.化探、遥感浅表组合异常和区域重力、电法剖面相结合的勘查技术方法,能够为本区找矿靶区的优选提供多学科交叉证据支撑,其勘探技术、评价方法值得在黔西南其他找矿远景区推广,能够为后续商业性开发投入指明方向、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997.
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油气苗来源不清极大地影响了该区油气勘探.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油气地球化学、碳同位素及生烃史模拟对尼泊尔代莱克地区油源和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尼泊尔代莱克地区油苗产于Padukasthan断裂,可分两期,第一期呈含油断层泥产出,氯仿沥青"A"为149~231 μg/g,RR.为0.81%,氯仿沥青"A"的δ13C相对较重(-26.24‰~-27.10‰),族组分具有正碳同位素序列,发黄绿色荧光,为典型的低熟煤成油,第二期呈液态油产出并遭受微生物降解,金刚烷IMD指数为0.33~0.45,R.为1.24%~1.53%,3,4-DMD含量46%~47%,全油δ13C为-29.50‰~-29.45‰,族组分碳同位素趋于一致,发蓝色荧光,为海相成因高熟油;②第一期油来源于Surkhet群的Melpani组和Gondwana群煤系烃源岩,为Ⅲ型有机质低熟阶段的产物,第二期来源于Surkhet群的Swat组浅海陆棚相黑色页岩,为Ⅱ1型有机质生油高峰的产物,两期油与Lakharpata群过成熟黑色泥岩和Siwalik群未熟泥岩没有亲缘关系;③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具有"多源多期、推覆增熟、砂体控储、披覆控聚"的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过程可划分为沉积浅埋、构造圈闭形成、深埋油藏形成、气藏形成和晚期改造定型5个演化阶段;④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有利于Gondwana群、Surkhet群深埋增温、持续快速生烃和晚期成藏,对比邻区巴基斯坦的含油气盆地,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及相邻类似地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998.
胡宗全  郑伦举  申宝剑  陈刚  刘忠宝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0-67040020
近年来,非常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功,为获取油气资源指出了新方向,同时提醒石油地质家重新审视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需要将页岩油气的地质认识进展与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本文基于从常规与非常规在生烃、储层方面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涵盖常规和非常规的统一的含油气系统和二者协同的勘探思维。生烃研究由以往主要关注生油气高峰时的生烃量延伸到对油气生成、排出、滞留全过程的刻画;储层研究由关注无机矿物成岩演化中形成的米级—毫米级无机孔隙向成岩作用—成烃协同作用形成的微米级—纳米级有机质孔隙延伸;在此基础上提出狭义页岩气、广义页岩气藏和常规气藏的分类界限。在全新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指导下,需要进行常规—非常规协同一体化评价基础上的勘探思维变革。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成因联系为指导,深入分析同一套烃源岩的生成—排出—滞留过程,分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资源配比关系与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提升油气勘探效率和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9.
巴西大坎波斯盆地下白垩统湖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但是硅化碳酸盐岩的出现不仅使原始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模式有待系统研究,还给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基于古地貌、壁芯薄片、测井响应等数据,分析了坎波斯盆地东部下白垩统硅化碳酸盐岩原始沉积的古水介质、湖平面变化及沉积微相,厘清了湖相碳酸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建立起相应的沉积模式。借助Fischer曲线可将硅化碳酸盐岩发育段划分为一个可容空间由大减小再增大的三级旋回,湖平面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湖盆中央古隆起周缘类似远端变陡缓坡,发育了灰泥坪、藻礁、颗粒滩、滩前前积体和滑塌体等5种沉积微相;古地貌决定了藻礁和颗粒滩发育在构造高部位的相对深水区,同时受湖平面变化而发生垂向互层叠置;该段碳酸盐岩沉积时期,湖平面至少出现过两次下降、三次上升,可以划分为高位湖退、低位湖退、低位湖侵、高位湖侵四个演化阶段。研究成果为湖相碳酸盐岩硅化成因分析、硅化作用过程研究及硅化碳酸盐岩中有利储层的寻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乡镇水权分配是乡镇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前提,是乡镇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水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为新时期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的甘州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可分配水权总量,在优先保障生活和生态基本用水基础上,选取2017年为规划水平年,采用人口、面积、产值单指标和混合分配模式,以及综合指标分配模式5种方法,开展了乡镇尺度水权分配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领域专家对水权分配的公平性的重视程度略大于效率性,区域水资源的管理者更注重水权分配的公平性,而研究学者更倾向于效率性。5种模式对同一乡镇的水权分配结果范围较为均衡,但不同模式因侧重点各异对具体乡镇的分配比例存在差异。各乡镇不同模式下最大水权分配比例处于10%以上,而最小比例不超过0.3%。基于AHP的综合指标模式的分配结果更为合理,更贴合各乡镇水资源利用现状与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潜力,其分配结果为各乡镇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