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CSAMT单分量数据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一直沿用大地电磁法(MT)的办法,通过计算电场分量与磁场分量的比值,求取卡尼亚视电阻率.而CSAMT场源已知,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都与地下电阻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单独采用CSAMT电场分量或者磁场分量提取地下介质的视电阻率.本文通过分析电场分量与磁场分量的数据特性,提出利用CSAMT电场单分量数据进行视电阻率的计算,用改进的广义逆矩阵反演方法,使初始模型中的地电层数等于频道个数,克服了以往反演计算中层数较少的问题;实现全场区电场分量视电阻率曲线的拟合反演.同时对单分量视相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山西大同地区积水采空区探测及数据解释结果,论证本文提出的单分量解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随着地震观测台网的加密,中国地震台网统一地震目录越来越完整。本文以地震资料丰富且研究程度较高的唐山地震为例,尝试利用中国地震台网统一地震目录直接确定断层面参数。将小震确定断层面参数的方法应用于唐山地震序列,对其断层面参数进行分段拟合,其中唐山断裂南段走向和倾角分别为213.4°和81.9°,唐山断裂北段走向和倾角分别为231.4°和89.1°,滦县段走向和倾角分别为125.1°和76.2°,卢龙断裂走向和倾角分别为46.1°和89.3°,宁河断裂走向和倾角分别为246.6°和81.8°。将所得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现今震源机制解参数研究的误差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活跃且地震定位精度较高的地区,中国地震台网统一地震目录可以广泛应用于断层面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23.
基于遗传算法CSAMT反演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CSAMT方法测深的遗传算法反演,比较传统的线性反演方法,其对初始模型依赖性小,全局寻优能力强,适用于在地下电性参数比较模糊的条件下对测深曲线进行反演.本文设计多种理论模型进行模拟,证明该算法精度高,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24.
辜旭赞 《气象学报》2011,69(3):440-446
从欧拉算符出发,用泰勒级数展开,给出二阶时空微商余项预报方程,进而讨论一种数值分析新算法———双三次曲面拟合(插值)的准拉格朗日时间积分方案与数值模式。它是将大气运动描述成为非线性的三次运动,即是通过对原始大气运动方程中包括标量、矢量的压、温、湿、风、以及旋转地球上广义牛顿力加速度场和散度场等,做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对各个大气运动变量场的二阶可导,即限定气块上游点在各个不同双三次曲面(片)、具有斜率、曲率和挠率的非线性三次变量场上活动,从而可对各个大气运动方程做时间离散积分,即为双三次曲面拟合—时间步积分—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成为一种新动力框架数值模式。由于双三次曲面具有数学定律收敛性和二阶可导最优性,故选用双三次曲面插值求算二阶余差上游点,具有充分必要的数学理由:它包含了大气运动变量场之斜率、曲率和挠率。因此,埃尔米特双三次曲面片具有对网格变量场二阶可导运算等价性、及其数学收敛性与最佳曲率最优性,并且将准拉格朗日法与欧拉法,以及柯朗-弗里德里希斯-列维判据统一起来。容易实现全球网格变量场的双三次曲面拟合,和可按双三次曲面变量场的斜率、曲率或挠率判断,作变量场局域或单点平滑,以此保持三次模式的时间积分稳定...  相似文献   
25.
重力异常归算中的变密度改正及其对平均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惠民  郭春喜 《测绘学报》1996,25(4):292-297
本文给出了重力异常的变密度层间改正、变密度地形改正计算公式。首次采用文中提出的移动拟合法,分别按变密度和常密度应用快速Fourier变换(FFT)进行了平均空间异常的计算。证明应用变密度时提高了计算精度,在大山区对5′×5′值的影响一般在10mgal左右。(1gal=1cm/s2)。按本文提出的方案,完成5′×5′地壳密度参数的计算时,精度可达:0.05g/cm3  相似文献   
26.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温压湿场的时空统计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7.
陈双世 《甘肃地质》2002,11(2):81-86
半变异函数是描述矿床某些区域化变量 (如矿石品位、矿体厚度等 )特征的有效数学模型。用积分面积法进行半变异函数拟合的基本思路是 :使实验函数与拟合的理论模型所包含的面积全等 ;传统的近似线性回归拟合是使围绕理论模型 (曲线 )的散点误差最小。从理论上讲无论积分或求导都不影响原函数的性质。  相似文献   
28.
本文提出预测地基沉降的变速率指数迭代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原理进行了讨论。选用实例计算取得较好的拟合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9.
Four times of observation of the ocean tide and groundwater levels in the coastal aquifers near Beihai, China show that fluctuation in the tide-induced groundwater levels follows the tide, with the highest and lowest water levels corresponding to the high water level syzygy tide and the low water level neap tide. The tidal coefficient is less than 0.5, decreasing approximately exponentially with the distance from the coast. The tide can affect the groundwater levels at observation wells as far as about 4,200 and 3,300 m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coasts in Beihai. Observations and spectrum analyses of the time series of the tide and water levels suggest that the tide and water levels have similar changes with complex fluctuations of a long period of 14.37 days and two short periods of 24.7 and 12.5 h. Time lags of water levels to the tide at observation wells last several hours and increases roughly linearly with the distance from the coast. Mathematic models consisting of a periodic term plus a linear term are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the tide and the groundwater levels. The periodic terms for the tide and water levels are constructed using finite Fourier’s series consisting of 7 to 11 terms other than a single term of a sine function in earlier work. Computed water levels with the models can fit the observed water levels with reasonable accuracy and satisfactory prediction of the changes in the water levels is also obtained.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考虑地基沉降的基础上建立土方量计算模型,把土方量的计算分为两个构成要素,并结合现场沉降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从而计算出由于地基沉降而引起土方量的增加量,最终推导出堆载量的一个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