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314篇
地球物理   634篇
地质学   685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337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6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1.
Born近似快速三维反演井地电法数据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篇研究了井中电偶极激发地面接收的井地电法的快速反演成像问题.我们采用了Born近似方法和重加权正则化共轭梯度法(RRCG)算法.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Born近似是一种有效的井地电法三维快速反演方法,同时也说明井地电法监测油水前驱和储层边界预测的观测数据可以用该方法进行快速三维反演成像.  相似文献   
112.
2003年9月3日到14日,"雪龙"号考察船进入北冰洋楚科奇海观测期间,正值一次典型的北极极涡环流过程形成和发展。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极涡的平均水平环流特征和季节变化,该例为我们研究它的瞬时环流形势和特征提供了条件。利用NCEP全球分析资料及第二次北极科考资料对这次个例进行天气学分析,通过描述极涡个例的发展情况,平流层、对流层的环流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卫星遥感图像及"雪龙"号考察船的气象资料,分析结果发现: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期间经历的极涡形成和发展,典型地表现出极地冬夏环流型的转换过程。首先在平流层发生,然后向对流层传播,该个例是一次在平流层西退加强,在对流层东移南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3.
通过结构为ITO/NPB(60 nm)/ Alq3 ∶1 wt% rubrene(20 nm)/ Alq3(3 nm)/ Alq3 ∶1 wt% rubrene(20 nm)/ Alq3(20 nm)/LiF/Al的双量子阱的黄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下的发光效率和电流变化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该器件的电流是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单调下降的,显示了器件的电阻是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同时也得到了该结构有  相似文献   
114.
东海磁场及磁性基底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东海及邻域最新的磁力异常数据,分析东海的磁场特征,并利用该磁力数据计算东海的磁性基底界面,分析解释磁性界面的特征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从陆区、陆架盆地到冲绳海槽中部,磁力异常呈正负相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福建沿海地区;磁性基底深度在4~11km之间变化。从冲绳海槽中部到琉球群岛,磁异常从正磁异常变为负磁异常;磁性基底深度为7~12km之间变化。从琉球弧前盆地到琉球海沟,磁力异常为正负相间变化,中部磁异常为负值,两侧异常为正值;磁性基底深度为7.5~11km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15.
南海北部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海北部的地磁场数据及其化极异常特征,该区由北向南可分为复杂异常区、高磁异常区、陆坡磁异常平静区(磁静区)和海盆磁条带区四大构造特征区.其中,磁静区可为内磁静区1、内磁静区2和外磁静区三部分.该区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外磁静区磁性基底深度为6-7km,介于内磁静区(8-10km)和海盆区(4-5km)之间,可能是前新生代残留古洋壳.外磁静区和下地壳高速层相对应,指示其可能是在裂前或裂间由底侵作用形成的.陆架坡折带附近的F2断裂是内磁静区的北侧边界,指示了南海北部陆壳向过渡壳的转变分界;位于下陆坡与海盆的交界处的F4断裂为外磁静区的南侧边界,F3断裂可能指示了洋陆分界线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6.
船载地磁场三分量测量算法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装在铁磁性的测量载体上的地磁场三分量测量系统,由于受到载体磁化磁场的干扰,给地磁场的解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船载地磁场三分量动态测量系统,阐明了地磁场的解算原理,指出了其中的难点问题。对地磁场三分量的动态解算方法进行了实验室模拟,结果表明地磁场三分量航海测量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7.
我国风云极轨气象卫星数据,目前已经被应用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介绍了我国风云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目前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在卫星数据预处理、定量产品反演、卫星资料同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8.
建立河北及周边地区的岩石圈磁场分布模型,结合1970—2020年该区发生的MS≥5.0地震,对岩石圈磁场的空间分布、震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磁场的总体分布较为平稳,河北北部的量值高于南部,燕山地块量值高于华北平原地块,断裂构造发育的地区岩石圈磁场量值较低;MS≥5.0地震震中多分布在岩石圈磁场的低值区、零值线附近。  相似文献   
119.
有限差分算法是地震学中重要的算法,在直角坐标系下同位网格有限差分中使用牵引力镜像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处理起伏地表边界条件.当研究区域-全球尺度问题时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影响,此时选择极坐标系更加直观方便,但已有方法无法在极坐标系下准确计算起伏地表影响.本文在极坐标系有限差分中引入贴体网格和牵引力镜像方法处理起伏地表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20.
徐永林  沈萍 《地震学报》1989,11(1):46-56
对地声、极微震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一个探索性课题。我国在山东省莒县建立了一个标准地声台网。本文详细介绍和讨论了该台网及其观测系统、记录系统、监测能力、环境噪声等;介绍地声极微震高频信号的数据处理系统;讨论了该台网的定位方法及一些事件的定位结果,得到了郯庐断裂带中段四条断裂的不同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