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6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采用线性化模型对随机地震作用下考虑循环损伤累积的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认为低于临界值的循环为疲劳损伤累积作贡献。高于临界值的循环实现临界值超越,为破坏作贡献。只考虑损伤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而不考虑结构动力反应的改变对损伤的影响。探讨了宽带随机过程作用下,结构损伤的计算方法问题。给出了考虑单周损伤随周数的增加而减少的一种模型,及不同幅值作用下循环的破坏极限周数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了结构损伤随循环次数增加的积累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初次超限理论,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具有从技术层面上融合分子地球化学方法和有机岩石学方法的潜能。通过抚顺煤镜质组分和树脂体的研究实例,介绍了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探针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抚顺煤显微组分的微区热裂解产物特征中,镜质组和树脂体热解产物的正烷烃、烷基萘和四氢化萘的总体面貌相似,但树脂体中正烷烃含量较低,而烷基四氢化萘明显较高,这可能反映显微组分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低分子烃类在各显微组分之间的混合作用。除此之外,还把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探针技术与传统的分子地球化学方法、有机岩石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探针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落射到样品表面的激光束能量(温度)和控制和激光辐射时间的,激光束斑大小、热解产物量、色谱-质谱检验灵敏度极限三者关系等,都是限制新技术应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primary migration of oil were carried out on massive samples.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oil generated from source rocks was expelled in the form of an independent oil phase. High oil-expulsion efficiency was observed. It follows that the primary migration of oil is not directly dependent on the quantity of oil generated from the source rocks. Therefore, the oil-expulsion proportion was high though some source rocks yielded only a limited amount of oil. A great deal of gas was p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of oil-generation.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expulsion energy for oil primary migration came from these gases.  相似文献   
14.
煤成油排驱机理与初次运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吐哈盆地煤成油典型实例出发 ,分析了煤的物性特征及烃类与煤中各级孔隙相互作用机理 .指出烃分子与煤孔隙表面质点相互作用是煤成油排驱的主要制约因素 .煤孔隙分布特征及生烃潜力是制约煤成油排驱的内在因素 ,构造挤压剪切应力是煤成油排驱的外在动力 ;煤成油排驱具有较泥质岩更大的地质色层效应 ,其最有利排驱时期应是Ro 为 0 .9%以前 ;相互连通的孔隙网络及裂隙与输导层如断层相连 ,构成了烃类网络中心的烃类排驱运移出母体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柴里煤矿374①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初次放顶难的问题,采取了强制放顶措施,同时进行矿压观测,了解初次放顶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减少初次放顶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利用265个AFLP标记、12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37个EST-SSR标记和16个RAPD标记(共445个标记)对大头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F2代雌核发育群体44个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构建鲤鱼(Cyprinus carpio L.)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软件WinQTLCart2.5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体重和体长两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共检测到与两个与体重性状相关的QTL,分别定位到LG24连锁群(qBWh-24-1)和LG20连锁群(qBWh-20-1)上,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7.98%和20.05%;检测到两个与体长性状相关的QTL,分别位于LG2连锁群(qFS-2-1)和LG20连锁群(qFS-20-1),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5.69%和12.69%,4个QTL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ZooScan图像扫描技术,建立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中华哲水蚤和强壮箭虫体长、面积和体积与干重之间的回归关系.比较了不同季节、不同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回归关系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三个体型参数中,面积拟合生物量的程度最好,是利用图像方法估算生物量最佳参数.中华哲水蚤和强壮箭虫体型-生物量转换关系可以分别表示为:lgDW=1.611gA+ 1.69,lgDW=1.541gA+l.32.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49个全同胞家系, 包括28个半同胞家系, 分别测定了30日龄和50日龄个体的体长和体重。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过程, 计算表型变量的方差组分, 估计体长和体重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 脊尾白虾30日龄和50日龄体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在0.14—0.35和0.07—0.31之间, 脊尾白虾30日龄和50日龄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在0.12—0.23和0.14—0.33之间; 雄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 说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父本效应。经过t检验, 父系半同胞、母系半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全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认为基于全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是对脊尾白虾两个生长阶段体长和体重狭义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本研究结果表明脊尾白虾体长和体重性状属于中度遗传力, 选择育种对于脊尾白虾早期生长的改良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林李月  朱宇 《地理科学》2014,(5):539-546
利用福建省近3 000名流动人口的流动史数据,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差异视角对其初次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初次流动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选择集聚特征,其个体的空间类型选择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本的遴选效应和家庭决策的结果,同时社会网络、制度背景和社区环境也对其空间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相对于男性流动人口,女性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集聚特征更为明显,且其空间类型选择更加受到家庭的羁绊和制度的约束。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泥炭沼泽多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阻碍因素,研究了浸水和冷冻处理对7种沼泽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下,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种子都保持相对高的萌发率,小白花地榆(Sanguisorba parviflora)次之,而鳞苞针蔺(Trichophorum alpinum)种子却都未萌发;在浸水处理下,小星穗薹草(Carex angustior)、臌囊薹草(Carex schmidtii)和山梗菜(Lobelia sessilifolia)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都显著提高,说明浸水处理能促进沼泽植物种子的萌发。在浸水处理下,细花薹草(Carex tenuiflora)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其次为小星穗薹草,臌囊薹草种子的萌发率最低。浸水冷冻处理和浸提液冷冻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沼泽植物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并显著延长了种子的初次萌发时间。种子在浸水后遭遇冷冻环境可能是北方泥炭沼泽植物种子天然更新的阻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