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167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436篇
海洋学   392篇
综合类   201篇
自然地理   107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51.
基于Biome-BGC模型的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NPP变化及情景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产生强烈影响,利用参数本地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Biome-BGC)对五道梁地区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模拟,研究了该区域1961~2015年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变化,并进行了情景模拟。结果表明:五道梁地区近55 a草地年均NPP为67.94 g/(m 2·a),呈显著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生长季延长以及9月份生物量快速增长造成。在该地区,温度是草地NPP的主导因子,降水变化在40%以内对生产力影响不显著;温度和降水交互影响NPP,对单一影响有放大作用,暖湿条件下NPP对气候变化响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5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已有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着重考虑经济产出效益,较少顾及规划、政策以及可达性等对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空间集约带来的约束性影响等问题,该文基于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空间集约度的双重目标,采用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构建由规划约束、政策约束及可达性约束构成的约束体系,对优化过程每阶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和建设用地空间集约效果进行评估。以武汉市东西湖区为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优化后案例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了159.41万元,建设用地空间紧凑度提升了15.26%。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通过在给定限制约束下进行用地分布模拟优化,达到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和用地节约集约的效果,以期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3.
文章总结了浙江省海岸线分类及分布特点,以及淤泥质海岸线面临被大量占用、数量和比例锐减、自然淤积形成速率减缓、潮间带生态系统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为完成国务院关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批复要求,近年来浙江省全面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工作。结合浙江省近岸海域含沙量高,潮滩长期处于淤涨态势的特点,对于人工海塘外自然淤涨条件较好的淤泥质滩,在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整治修复措施下可将该部分海岸线整治修复成为淤泥质海岸线,使其具有较完备的淤泥质海岸线地貌形态和潮间带生态系统,最终纳入自然岸线管控目标管理。文章针对淤泥质海岸线整治修复,提出了潮滩地貌结构完整性塑造、潮滩生态系统构建及整治修复海域水环境改善等整治修复方向,以供规划设计单位和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54.
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海洋经济的开发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从浙江典型海湾乐清湾入手,分析了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形成的机制,即自然和人为多种复杂动力因素形成的相互耦合作用下导致生态系统出现了脆弱性,其脆弱性可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两类.固有脆弱性主要由陆海动力作用形成的,包括径流、气温、降水、波浪、潮流等环境因素.特殊脆弱性由人类开发活动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海岸工程、滩涂围垦、水产养殖、污染等非环境因素.综合以上原因,指出了乐清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已接近不健康边缘,生态系统极其脆弱,虽然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但已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严重影响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受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程度显著,氮磷比失衡,春季全湾水质为劣四类,夏季76%的海域水质为四类或劣四类;(2) 海湾自然水域实际面积缩小近四分之一,纳潮量相应减少了近5.79%;(3) 生物多样性降低,总生物量和物种数逐年下降,海洋食物链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4) 养殖区沉积物质量下降,在水动力作用下易造成"二次污染";(5) 周边的渔业经济下滑,捕捞鱼类个体偏小,且低值鱼类较多.最后对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修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应落实海洋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入海污染物控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防治海水养殖污染、利用大型海藻修复水域富营养化以及建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报和执法管理体系,使海洋生态系统重新进入良性循环,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55.
全球变暖背景下核电站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排水会引起水体多种理化性质的变化,对底栖生物、浮游生物、鱼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气候变暖将导致改变海水温度相应升高。2种温度升高将对核电站所在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以某核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GCM(大气环流模型)模拟出2020s、2050s、2080s不同时期某核电站所在网格的气温数据,分析气候变暖的趋势。分析温排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指出在某核电站海域需要着重重视的两个问题,即赤潮和中华白海豚。  相似文献   
956.
胶州湾北部高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州湾北部高新区建设是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决定性环节。将高新区生态系统划分为建设用地、森林、草地、农田、河流、人工湿地和湿地7个类型,使用价值量评价法评价了新规划可能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新规划实施后生态服务总价值由2007年的4.72亿元降至4.31亿元,损失幅度达8.829/6,主要是填海造陆造成的;单位面积平均生态服务价值由18391元/hm^2降至16768元/hm^2,但仍然大于全球和中国的平均值。8项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在规划后有增有减,食物生产、水文处理、废物处理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有所损失,气体调节、气候调节、保持土壤和原材料生产功能有所增加,总体来看减少量大于增加量。总之,高新区规划符合建设高效生态城市的长远目标,建议对后续填海造陆和备用土地利用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57.
王群  银马华  杨兴柱  姚兆钊 《地理学报》2019,74(8):1663-1679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主要由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要素和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相关变化要素构成,是社会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综合体现。以大别山区9县(市)为例,基于SEE-PSR模型构建理论研究框架和综合评价体系,探讨贫困山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 2009-2016年,区域系统脆弱性综合指数由0.52波动降至0.41,其中经济子系统脆弱性指数呈持续下降趋势,社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呈稳定态势且对区域系统脆弱性综合指数贡献率达到76%,目前区域整体属于较低脆弱并朝着利好方向发展。② 空间差异上,2009-2016年脆弱性综合指数低值县域随时间变化呈波动下降且变异系数较小,脆弱性综合指数高值县域于2013年开始下降逐步演变为较低脆弱等级且变异系数较大;县域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呈现连续波动上升趋势,县域间差异有所增大。③ 阻碍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因素由旅游收入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收入差距、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及耕地面积比率转变为旅游经济密度、游客密度及城镇化率,区域整体由状态主导型脆弱演化为压力主导型脆弱。  相似文献   
958.
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ARUE) in grain production and discuss the causes of low efficiency and high consump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Changshu of Jiangsu Province, Taihe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Ausai of Shaanxi Province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ata about meteorology, soil, water consump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Agro-ecological Zone (AEZ) method wa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and synthetically multivariate equ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RUE of study areas. This paper can be concluded as: 1)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grain product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i.e., climatic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assistant resources, and 15 indexes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ir use efficiency in grain production; 2) the values of ARUE in grain production are 0.5868, 0.6368 and 0.5390 respectively in Changshu, Taihe and Ansai; and 3) Changshu ranks the highest among the three study areas in terms of the use efficiency of climatic resources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evaluation values are 0.0277 and 0.1530), but Taihe tops the three in terms of the us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and assistant resources (evaluation values are 0.0502, 0.2945 and 0.1379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ARUE remains always low in Ansai for all the resources. The inefficiencies are caused by poor grain revenue in Changshu, deficient agriculture investments in Taihe and unfavorable natural conditions in Ansai.  相似文献   
959.
思源 《海洋世界》2010,(3):12-17
我们通过立法来保护自己岛屿的生态系统,显然是我们中国的内政。 “155票赞成、9票弃权,通过!”2009年12月26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海岛保护法》)。  相似文献   
960.
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Programme Ⅶ (IHP-Ⅶ) directs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of hydrologists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2008 to 2013. As a key programme contributed to the IHP Ⅶ, UNESCO's Ecohydrology Programme (EHP) has evolved into a trans-disciplinary scientific programme to analyze 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hydrologic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Twenty international experts from 12 countries were invited by UNESCO to attend the side event on "Ecohydrology--An Interdisciplinary Challenge" in Bangkok, Thailand. It aimed to synthesize knowledge gaps for addressing issues related to critical water systems. This event focused on how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livelihoods and ecosystems could be contributed to more 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management. The five themes of the event with 20 keynote lectures were given as fel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