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490篇
海洋学   37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SRTM) data, with~90 m horizontal resolution, were used to delineate the paleodrainage system and their mega basin extent in the East Sahara area. One mega-drainage basin has been detected, covering an area of 256 000 km2. It is classified into two sub mega basins. The Uweinate sub mega basin, which is composed of four main tributaries, collected water from a vast catchment region and drained eastward from the north, west, and southwest, starting at...  相似文献   
82.
流沙湾的底栖大型海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月~2009年1月调查了流沙湾潮间带及湾内(109°55'~109°59'E,20?22'~20°28'N)底栖大型海藻资源,定性、定量分析该海湾底栖大型海藻种类、生态分布、区系性质、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共采集底栖大型海藻3门10目17科19属32种,其中红藻门4目9科9属15种,绿藻门4目6科7属14种,褐藻门2目2科3属3种,以亚热带藻种占绝对优势,达59.4%,温带成分21.9%,热带成分18.7%。采样海藻具印度-西太平洋海洋植物区系中国-日本亚热带海洋植物亚区特点。调查区域内底栖大型海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83.
龙华  余骏  周燕 《海洋学研究》2008,26(4):97-104
采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对乐清湾生态监控区2004~2006年潮间带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6年监控区潮间带环境质量基本稳定,6个潮间带断面所在海区环境质量由好到差依次为浦歧、清江口、百亩礁、龙湾、西门岛和黄华海区,各海区高、中、低3个潮带的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变化趋势,中、低潮带的环境质量明显好于高潮带。与潮间带邻近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的比较表明,MPI法的潮间带环境质量评价不如化学指标法灵敏,且评价结果存在滞后性。虽然MPI法是纯粹的数值计算法,不能准确反映群落内关键生态信息,在使用过程中有时还需借助生物、生态知识进行结果的修正,但是这种将图形数字化的生态评价方法降低了对评价人员专业要求的门槛,适应数字化平台的数据管理,因而较其它方法具有计算简便、易于掌握的优势。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丰度和次级生产力的分布情况于2004年2月、5月、8月和11月共4个航次分别在长江口40个观测站采集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并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了研究计算.该调查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202种,其中多毛类102种,软体动物51种,甲壳类27种,棘皮动物7种,其它动物15种.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394.7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分干重计,为2.58 g(AFDW)/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分干重计,为3.52 g(AFDW)/(m2*a);P/B值平均为1.53.结果表明,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自长江入海口向东呈递增趋势.本文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组成,主要生态类群的分布特征和次级生产力分布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次级生产力高于东海而低于渤海和胶州湾;P/B值高于南黄海、胶州湾和渤海,也说明了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个体小、生活史短,代谢快的种类所占的比例高于以上海域.  相似文献   
85.
《浙江国土资源》2007,(1):24-24
12月12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两目录自《通知》发出之日起实行。同时,国土资源部、原国家经贸委1999年发布的《国土资源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发布和实施〈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禁止供地项目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废止。在《限制用地项目目录》中,与1999年的目录相比,在其他项目一类中.变化最大的是。机动车交易市场、家具城、建材城等大型商业设施项目,大型游乐设施、主题公园(影视城)、仿古城项目,低密度、大套型住宅项目(指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低于1.0、单套住房建筑面积超过144平方米的住宅项目),赛车场项目,公墓项目,机动车训练场项目等六类项目不仅被列入限制用地项目,而且禁止占用耕地,亦不得通过先行办理城市分批次农用地转用等形式变相占用耕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6.
整合矿产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锋 《国土资源》2008,(2):25-27
"整合"一词有一种梳理、归整、合并、合成、最后形成一种整体合力的意思在里面。我们可以把整合一般性地理解为:按照统一标准,实施集中,其精髓就是将分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率的整体。据此,我们不难理解当下开展矿产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了。由于我国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加上改革开放初期曾一度鼓励乡镇矿业发展,矿业粗放经营,导致矿山企业"多、小、散"、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问题比较严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对矿产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进行整合,调整矿山开发布局已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改变矿产资源开发乱、散、无序和严重浪费资源的不合理局面,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87.
2008年12月17日,新密市政府组织国土、建设、公安、西大街办事处等单位200余人,组成联合执法大队,并出动大型机械五台,对非法占用开阳村集体土地建造的伏羲山庄进行了强制拆除。  相似文献   
88.
业内人士透露,正在编制中的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沿袭"十一五"规划的思路,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和上下游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若干煤炭大集团。  相似文献   
89.
裂片石莼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其多糖制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福建的野生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和营养价值评估;采用微波加热新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裂片石莼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裂片石莼的总糖、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脂含量分别为34.38%、27.60%、25.20%、11.70%;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0%,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79.77;裂片石莼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达到国家海藻制品的限量标准。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微波加热提取工艺,与传统加热提取工艺相比,裂片石莼多糖的得率提高了21.35%,而耗能降低了58.51%。  相似文献   
90.
《岩土钻凿工程》2010,(2):42-42
修好又挖开的城市道路被称为”拉链马路”。近日提交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重庆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草案)》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的设施在交付以后,在五年之内,大型的城市道路设施在竣工三年之内不得进行开挖。如果确需开挖的,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按照审批权限报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