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0篇
  免费   798篇
  国内免费   717篇
测绘学   2701篇
大气科学   655篇
地球物理   666篇
地质学   2591篇
海洋学   614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582篇
自然地理   22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极值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对自动站实时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992.
介绍地面月气候资料省级质量控制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地面月气候资料的质量控制信息及质量控制结果。应用省级质量控制方法中的自动控制技术和人机交互式技术,对疑误数据进行详细的人工分析、判断和修改,为进一步加强省级质量控制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93.
FY-2C云迹风资料在中尺度数值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探空观测资料对FY-2C云迹风资料进行统计检验和误差分析,并针对其误差特征进行偏差订正和热成风原理两种方法的质量控制.然后通过GRAPES-3Dvar同化到GRAPES-Meso模式中,对2005年7月1日00时至7月2日00时发生在中国西北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云迹风数量在垂直方向上主要集中分布于500 hPa以上的对流层中高层,在250 hPa附近数量分布概率最大;高度在500 hPa以下云迹风存在明显的风向误差和很大的风速误差,而且误差分布发散,可用性较差.500 hPa以上层次的云迹风误差较小,且误差分布呈高斯分布具有一定的系统特性,可用性较好;通过质量控制后,可以把风向错误或风速偏差太大的云迹风予以剔除,进一步提高云迹风的精度;同化云迹风资料后,在暴雨区附近初始风场低层的西南气流明显加强,有利于暴雨区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最终能很好地改善24 h暴雨预报的强度和落区.  相似文献   
994.
北京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应用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自动气象站(AWS)观测资料是中尺度、短时效天气预报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源之一.但由于AWS观测资料的特殊性,其质量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它的使用.因此,AWS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越显重要.北京市气象局设计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案主要是物理极值检查、历史极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等方法并把它应用于北京地区2007年奥运气象服务演练,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结果表明:该质量控制方案的建立,能够实时反映北京市气象局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也反映出数据的缺测和及时性也存在一些问题.此系统的运行对2008年奥运气象服务,特别是对INFO2008和城市运行实时数据服务的可靠性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奥运短时临近预报实时数据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详细分析了目前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对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探测数据更新频率、组网雷达时间同步观测与基数据实时传输、探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技术、基于目录监控的数据监控与分发机制、基于开源的软件开发、数据格式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奥运短时临近预报数据快速收集处理系统并已经投入业务运行,该系统实现了探测数据的实时传输、组网雷达时间同步观测和基数据实时传输、基于消息驱动的数据实时监控和分发、探测数据格式规范化等功能,基本满足北京2008年奥运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数据预处理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996.
自动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以下简称A文件)是由一个站的台站参数、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码和附加信息构成。A文件易出现异常记录,本文介绍两例异常记录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7.
风电场风资源测量与计算的精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多个复杂地形风电场观测操作实践和大量观测数据的计算分析,提出了对观测数据和计算质量精度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复杂地形测风站布设的5个原则,仪器的合理选型和设置;对由于测风仪固有的系统误差和缺测数据的插补订正可能引起的计算误差进行了定量估算,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对比计算显示:①目前普遍采用的进口风速计的相对偏差在1.6%~5.25%之间,由此可导致轮毂高度附近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误差在5%以上,最大达13.8%;②在季风气候区、复杂地形和风的年变率较大的地区,进行缺测数据插补订正时,应选取同季或同一主导风向的数据作为插补订正的基础数据,否则可能导致其平均风功率密度相对误差达20%~50%.  相似文献   
998.
京津冀地区霾成因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满足当前对京津冀地区霾研究和控制的迫切要求,本文梳理了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霾的长期变化特征、天气学特征、污染物来源等相关研究成果,发现:从2000年以后,京津冀地区的霾日数呈现出了下降趋势;北京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也在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但2013年年均质量浓度仍高达89.5μg m–3,约为我国空气质量标准的3倍(35μg m–3),京津冀空气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霾污染事件频发可以归因为不利天气条件与大量污染物人为排放的共同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区域输送对京津冀地区霾事件的形成和维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针对重污染天气的预警以及应急控制应该以区域预报为基础实现区域联动;京津冀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加上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形成的局地大气环流也会对局地的污染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大气边界层内气象要素的变化对重污染发生具有显著贡献。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控制需要城市群的联动应对治理。  相似文献   
999.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是保障资料使用者正确研究分析天气、气候变化的基础,是提高资料的质量,保证资料发挥高效益的关键环节。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提供应用的资料符合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本文就如何做好地面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工作,特别是对人工观测项目之间的配合检查谈了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S—VISSR2.0解码、等经纬投影、区域定位、通道分离、云图定标与空间差值等方法对展宽传输接收的FY-2静止气象卫星S—VISSR2.0格式云图进行投影处理、通道分离处理、云图定标、区域云图截取及细网格栅格数据提取;利用9点滤波算法、“Weiss—Smith变异法”等方法,通过细网格云图的野值处理、图像去噪、纹理明化处理进行质量控制;数据组合处理获取云图组合产品资料等方法,对FY-2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进行高分辨精细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