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570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54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了中纬电离层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和漂移不稳定性的基本性质.如果不存在中性风和背景电场,中纬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的增长率比赤道相应条件下的小.中性风和电场对中纬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当中性风速度达到10m/s时,其作用就超过了重力.漂移不稳定性也受到重力、中性风和电场的影响,离子-中性粒子碰撞能降低漂移不稳定性的增长率.本文的分析表明,在赤道电离层容易产生大尺度的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在中纬电离层易产生小尺度的漂移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993.
P-f图反演电离层参数和散射源距离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频返回散射探测一般可得最小时延与频率关系的P-f电离图。而使用高增益大型天线阵列的高频天波雷达系统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返回散射P-f图,它能显示离散散射源(独立的海岛、城市、山峰)的斜投射回波描迹,如图1a所示;对一般返回散射仪与同步应答机联测所得P-f图有同样的描迹,如图2所示。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反演问题至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建议用电压干涉技术通过部分反射雷达来测量低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不规则性及其扰动。电压干涉技术首先由Woodman提出用在Jicamarca的非相干散射雷达上,精确地确定一个高的局部散射区的位置。在单个散射体存在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技术。但当多个散射体同时存在时便产生了问题。Farlty等发展了一个谱干涉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的散射体。后来此方法采用一对或3个天线成功地用在对流层、中层和电离层扰动的研究中。Rttger等也使用事后波束控制(Postsetqeam Steering)方法,广义上说这也是干涉方法,来确定大气扰动结构和一些参数。Adams等则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工作在中频2.66MHz的成像Doppler干涉方法,通过10个天线采用谱干涉和Doppler技术研究中层大气扰动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95.
东亚扇区赤道异常北峰的移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冲绳、台北、广州、海南四个电离层垂测站的f0F2月报表资料,分析东亚扇区赤道异常北峰的移动规律,得到北峰位置随季节、太阳活动不同周相的移动规律。并且发现赤道异常的两日振荡将引起北峰位置作相应的波动。  相似文献   
996.
全球气候突变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企业家和政治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准确地预测全球温度的变化趋势和变化速度,我们必须对全球大气温度进行更为广泛更为精确的测量,研究和发展测量大气温度的新方法。由于全球年平均温度变化不过零点几度,相当于其绝对温度的千分之几,由直接测量全球数千个测点的气温来准确估算全球大气平均温度及其变化是困难的。因此,找出一些依赖于气温的涨落而非线性变化的物理参量是很有用的。这样,测量那些参量的明显变化可以准确地确定温度的细微变化。同地球一电离层谐振腔以及全球范围的闪电活动相联系的舒曼共振的振幅就是这样一种物理量。舒曼共振是一种全球性的电磁现象,它能敏感地反映整个热带大气的温度变化。这就是说,在全球任何一个背景噪声较低的地点设置一个舒曼共振台站,可由这一台站纪录的舒曼共振幅度的明显变化推断全球热带大气气温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997.
国际参考电离层用于中国地区时的修正计算方法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充分利用中国电离层台站长期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国际参考电离层用于中国地区时的一种修正计算方法.它采用“亚大地区F电离层预测方法”计算f和M(3000)F,合理地描述F层的出现和提高E层的峰值高度.与实测的电离层数据的系统比较说明,该方法在中国地区使用时,其精度比国际参考电离层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用IGY/IGC期间全球地磁台网的资料计算出地磁太阳日变化(S)和太阴日变化(L)的电流体系,对比分析了南极区与北极区电流体系的特点。分析表明:(1)两极区的外源电流体系存在明显差别,这反映了产生该电流系的发电机过程(对S和L)和场向电流(对S)的不同。两极区磁场结构的特征可能是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2)两极区内源电流存在明显差异,这一方面归因于外源施感场(电流)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两极区地下电导率的不同。分析表明,从总体来看,南极区地下电导率高于北极区  相似文献   
999.
利用高分辨力多普勒频高图观测和分析电离层扰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下列四节:1.电离层扰动的研究简述,2.多普勒频高图的观测及处理,3.折射指数等值面法向速度的计算,4.实例分析和讨论。利用DGS-256数字式测高仪所获得的多普勒频高图,分析了电离层中大气声重波等的扰动情况,首次得出了速度的高度剖面,如图1-3所示;由三个反演公式的计算结果十分相近,表明实验与理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00.
武昌同步卫星信号振幅闪烁功率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自制的微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处理了1985年12月至1986年6月在武昌接收日本ETS-Ⅱ卫星信标136MHz信号所观测到的振幅闪烁。共分析了133例闪烁功率谱得出,谱指数随闪烁指数S_4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平均谱指数值为3.1;大多数的对数功率谱曲线都在低频部分平坦或以略小于1的斜率上升,而在高频部分以-2.5~-4.0的斜率迅速下降;有1 3例功率谱在高频部分发生“折断”现象,即负幂律谱有两个谱指数,发生折断的频率fb约为0.07Hz,相应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空间尺度约为28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