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壳寡糖、氨基葡萄糖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用连续灌胃酒精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实验组小鼠在灌胃酒精前1 h灌服不同剂量的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8周后,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酞基转移酶(GGT)的活性,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等生化指标。取肝脏进行固定,做组织切片,观察组织受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的ALT,AST和GGT活性以及TG,TC含量均有明显的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上述5个指标的水平(P0.05),且接近正常组水平,组织学观察各剂量小鼠的肝组织受损程度均有所减轻。壳寡糖和氨基葡萄糖对小鼠的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中国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NAGase)活性的必需基团,采用了化学修饰法进行研究,分别以甲醛、乙酸酐、三硝基苯磺酸、对氯汞苯甲酸、苯甲基磺酰氟、二巯基苏糖醇、乙酰丙酮、溴代乙酸、碘代乙酸、N-溴代琥珀酰亚胺等10种修饰剂,在特定环境中对中国鲎NAGase进行化学修饰。结果表明:中国鲎NAGase中赖氨酸的ε-氨基、组氨酸的咪唑基、色氨酸的吲哚基和丝氨酸的羟基经修饰后,酶活力几近丧失,这些氨基酸基团为酶活性的必需基团,且可能处于酶的活性部位;半胱氨酸的巯基经修饰后不完全失活,说明半胱氨酸的巯基是NAGase催化活性所必需的,但可能不处于酶的活性部位;酶的二硫键被修饰后,酶活力明显下降,说明二硫键在维系NAGase的三维空间构象中起重要作用;而精氨酸的胍基经修饰后酶的活性基本不变,因此,精氨酸不是NAGase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23.
Oleoylchitosans (O-chitosan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substitution (DS) 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ng chitosan with oleoyl chloride.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and FT-IR.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e for-mation of an amide linkage between the amino groups of chitosan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of oleic acid. The viscosity of O-chitosan sharp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whereas that of unmodified chitosan rose only slightly. This increase became larger as the DS increased. All of the O-chitosans could reduce surface tension slightly. The 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 (CAC) of O-chitosans with DS 5%, 11%, and 27% were 79.43 mgL-1, 31.6 mgL-1, and 10mgL-1, respectively.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using an O/W emulsification method. The mean diameters of the polymeric amphiphilic nanoparticles of O-chitosans with DS 5% and 11% were around 327.4 nm and 275.3 n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4.
采用酶降解和酸降解相结合的工艺,将大分子量的6-O-羧甲基甲壳素降解成单分子的6-O-羧甲基氨基葡萄糖,经906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层析分离,制得羧甲基化氨基糖。对该单糖进行了HPLC、高效薄层、比旋光度、熔点和红外光谱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单糖在C6连有羧基,C2连有氨基,具有特定的比旋光度和熔点特征,与报道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5.
刘泠昕  肖艳  李哲  吴兴华  张宇 《湖泊科学》2020,32(3):887-898
胶被作为蓝藻细胞外的一层功能性结构,其提取方法仍不清晰完善.本研究选取具有不同胶被形态的鱼腥藻Anabaena sp.和念珠藻Nostoc sp.为实验材料,通过归纳近10年有关藻类胶被的提取方法,总结影响胶被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温度、提取剂浓度、时间等)范围,并设置一系列因素及其梯度的双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胶被提取方法进行优化,观察提取过程中藻细胞形态、自发荧光以及藻细胞密度变化.结果表明,粘液可通过离心法与藻细胞分离;荚膜提取的硫酸水浴法的最优条件为:1 mol/L、60℃、30 min,氢氧化钠水浴法为:0.01 mol/L、50℃、20 min;鞘提取的最优方法条件为氢氧化钠水浴法(0.01 mol/L、80℃、40 min)和超声法(20 kHz,30 W,on:3 s,off:3 s,2 min)结合处理.此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的蓝藻胶被多糖组分,结果显示,鞘具有较强的疏水性,未水化为粘液或RPS,而荚膜中含有的氨基葡萄糖(1.261±0.02 mg/g)使得荚膜比鞘更具有粘附力.将本研究得到的荚膜和鞘的最优提取法运用到胶被形态以荚膜和鞘为主的其他藻种,均有很好的提取效果.本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揭示不同类型胶被的功能作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