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0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通过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固沙植物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1974-2009年开花及结实物候的观测,结合同步观测的气象资料,分析了3种植物生殖物候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呈增加趋势; 年降雨量波动,变幅不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2)3种植物始花期提前,花期延长; 3种植物结实始期先延迟后缩短,结实期延长; (3)3种植物生殖物候与年降雨量、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及前期累计降雨量、累计平均气温、累计空气相对湿度之间的相关性不一致; (4)3种植物始花期与前期累计降雨量、累计平均气温、累计空气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总体上表现为大于年降雨量、年均气温、年均空气相对湿度的相关性; 除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对结实始期影响大于前期累计降雨量、累计平均气温和累计空气相对湿度外,其他与开花物候相似,表明植物开花物候和结实物候与前期气象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物候发生前期累计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22.
长江口日本沼虾繁殖群体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6年6,7,8,10,12月长江口日本沼虾的生殖生物学进行初步研究。测定其头胸甲长、体质量、指节、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分析头胸甲长和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主要分布在1.25~2.00mm,体质量分布在2.0~4.0g。头胸甲长与体质量线性相关,指节和头胸甲为正相关,性腺及肝胰腺与体质量及头胸甲长呈正相关,对雌性发育分期进行划分。绝对生殖力4977,相对生殖力1000~2000,雌性生殖力与头胸甲长和体质量正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315.47e1.6578x;y=1511.9e0.3251x。  相似文献   
23.
北太平洋柔鱼生殖群体结构特征及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年6~9月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 bartramii)渔业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柔鱼胴长和体质量组成结构、性比、初次性成熟胴长、群体成熟度指数等等基础性的渔业生物学参数,阐述了该海域柔鱼的种群结构动态及繁殖生物学的特征.结果表明:各月北太平洋柔鱼生殖群体中雌性个体数量大于雄性,且雌性个体的平均胴长及体质量均显著大于雄性;生殖群体中雌、雄个体胴长与体质量关系的差异极为显著;相同胴长组下雄性个体的性成熟率要高于雌性;北太平洋柔鱼初次性成熟胴长ML0%♀为261.83 mm;Ml50%♂为255.60mm,雄性初次性成熟胴长显著小于雌性;东部海区(170°W~178°W)生殖群体比例及个体大小明显高于两部海区传统作业渔场(150°E~160°E).判断东西部海区柔鱼是否是同一群体,还需要连续性的调查,进一步分析其成熟度随时间的变化及利用耳石信息分析技术来确定,还可以用微卫星技术测定分析以及标志放流法来判定,结论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4.
厦门文昌鱼人工繁殖和幼虫发育及其变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组织学和胚胎学方法对厦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的生殖季节、胚胎发育和幼虫培育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生殖季节可分为两个繁殖时期,从6月初开始至7月初为繁殖高峰期,8和9月为繁殖小产期.观察人工繁殖得出,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产卵时间在傍晚19:00前后,可以观察到雌、雄文昌鱼的产卵和排精行为:雄性文昌鱼先离开沙,并跃出水面快速游动和排精,接着雌鱼也跃出水面,所有的卵通过破裂的性腺壁进入到围鳃腔并通过围鳃孔到水中受精,受精率在98.5%以上,还观察了文昌鱼幼虫发育并变态为幼鱼(长度为1.05~13.5mm)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5.
浒苔(Ulva prolifera)引起的大规模绿潮起源于黄海南部,在向北迁移过程中生物量迅速扩增,在海州湾附近(35°N左右)迅速增加达到峰值.在绿潮漂浮迁移过程中,海水表层温度、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和磷酸盐(PO43--P)变化显著.本文以迁移过程中的浒苔为...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索doublesex1(dsx1)基因是否在蚤状溞的生殖转换过程中发挥作用,利用蚤状溞滤食摄食的特点将体外合成的dsx1双链RNA(ds RNA)通过浸泡得方法分别摄入不同生殖状态的溞体中,实现dsx1基因的表达沉默。随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以及整体原位杂交分别检测不同生殖状态下蚤状溞在RNAi前后体内dsx1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而研究dsx1在蚤状溞生殖转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雄性溞、两性溞、孤雌溞在RNAi后均出现了dsx1 m RNA表达水平的显著下调,且下调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孤雌溞中下调68%,在三种生殖状态中最为显著,其次是雄性溞(56%)和两性溞(20%)。同时发现,干扰前能够在溞的第一触角、第一胸肢和复眼上检测到明显的信号位点,而在RNAi后,仅在溞体的第一触角上发现少量dsx1基因表达位点,且第一胸肢及复眼上未检测到相关信号。结合未干扰前dsx1在不同生殖状态溞的表达定量以及定位结果,我们推测dsx1可能在蚤状溞的生殖转化基因调控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并且在维持雄性蚤状溞性别特征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硬骨鱼类精子超微结构及其研究前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近几年国内外硬骨鱼类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硬骨鱼类精子结构比较原始 ,可明显地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 ,但各部分结构在不同种属的硬骨鱼体中有一定差异 ,尤其是精子头部顶体有无植入窝及其发达程度 ,精子中段中心粒复合体的组成、“袖套”结构的对称性、线粒体的分布和形态及精子尾部侧鳍的有无及其发达程度等在不同种属的硬骨鱼体中有一定差异。通过分析这些精子结构的差异 ,可以明显看出种间亲缘关系 ,因此 ,精子超微结构研究在生殖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不同硬骨鱼类精子表面大分子物质的分布、精子鞭毛的运动机制、侧鳍与受精率的关系及精子各结构的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将有利于对硬骨鱼类受精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海湾扇贝性腺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2年7月-11月在青岛胶州五号码头养殖海区采集海湾扇贝,定期取样,测壳长、水温,并对性腺进行切片观察,以研究其性腺发育。观察表明,海湾扇贝性腺由3部分构成:滤泡、生殖管和生殖输送管。  相似文献   
29.
尖紫蛤生殖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耀聪  李复雪 《热带海洋》1994,13(2):61-67,T002
根据尖紫蛤Hiatula acuta发育程度,将生殖腺发育过程分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时期。尖紫蛤生殖期在福建省9-11月,生殖盛期在10月。温度是影响性腺发育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个体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的同一滤泡中,雌,雄生细胞分区域分布。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双质核仁染色深浅的两部分,是由于这两部分蛋白质含量不同的缘故。  相似文献   
30.
鱼类体长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鱼类生长的内容之一。在渔业资源及渔捞统计上,大量测量体长较之测量体重简易得多。因此,了解了某一鱼群体长-体重的关系,就可以根据体长组成,估计其渔获的重量组成状况,反之亦然。体长-体重关系还被用来作为判断数量变动状况的生物学征象之一。对我国烟台外海鲐鱼的研究也表明,在鲐鱼不同世代、不同年份的生长速度变化中,很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同一体长组的体重(纯体重)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与该海区鲐鱼生殖鱼群的数量变动表现出一定的相关征象。 本文利用过去积累的资料,分析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种内10个生殖鱼群的体长-体重关系的特点和种内变异。 由于大黄鱼属于卵子分次成熟排出的类型,生殖季节较长,同时性腺很重一一已发现雌鱼性腺最大者可达426克(占体重的29.9 %),所以文中均采用除去性腺和消化道重量的纯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