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2篇
  免费   2349篇
  国内免费   2758篇
测绘学   4548篇
大气科学   5480篇
地球物理   1827篇
地质学   5809篇
海洋学   1975篇
天文学   388篇
综合类   2845篇
自然地理   1567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587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628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456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1281篇
  2013年   949篇
  2012年   1334篇
  2011年   1355篇
  2010年   1343篇
  2009年   1298篇
  2008年   1297篇
  2007年   1120篇
  2006年   1126篇
  2005年   1171篇
  2004年   848篇
  2003年   766篇
  2002年   746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669篇
  1999年   488篇
  1998年   576篇
  1997年   464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375篇
  1994年   346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在传统多系统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型中,电离层延迟会吸收部分接收机码硬件延迟,其估计值可能为负数。提出了一种估计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参数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非组合PPP模型,将每个系统第1个频率上的接收机码硬件延迟约束为零,对接收机DCB进行参数估计,达到了分离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码硬件延迟的目的,降低了接收机钟差和电离层延迟的相关程度。利用4个多星座实验(multi-GNSS experiment,MGEX)跟踪站的GPS/BDS数据进行了静态和动态PPP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估计DCB参数的PPP模型相比,采用估计DCB参数PPP模型后,静态模式下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平均提高了29.3%和29.8%,动态模式下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平均提高了15.7%和21.6%。  相似文献   
972.
针对目前浅地层剖面数据处理中层位人工拾取法存在的低效和受人为因素影响显著等问题以及半自动拾取法人工参与频繁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灰度突变和层位方向约束的浅地层层位自动拾取方法。首先,根据回波序列对浅地层层位的峰谷响应,给出了基于灰度突变的层位预拾取方法;其次,基于连续原则,提出了层位追踪和滤波方法,实现了离散层位点连续化和异常点剔除;然后,顾及同层位ping序列相关性及层位方向,提出了基于方向约束的层位生长法,实现了间断层位连接;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层位拾取流程,并借助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73.
磁梯度张量系统测量精度受到单磁传感器系统误差与传感器阵列间非对准误差的严重影响。为了获得精确的张量测量输出,建立了单磁传感器零漂、标度因子与非正交角等系统误差和多传感器轴系间非对准误差的集成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十字磁梯度张量系统最小二乘非线性集成校正方法。相比两步标量校正,利用建立的集成数学模型能够一次性估计出十字形张量系统的48个误差参数,以"人造"平台输出为参考实现低成本矢量校正,极大提高了校正效率和参数估计准确率。仿真和实测表明,张量系统误差参数仿真估计准确率高于99.75%,实验校正后总场输出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2 nT,张量分量RMSE小于50 nT/m,参数估计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74.
通过对城市老区和城市新区采集点云数据和纠正点数据,进行精度统计,获得纠正点数量、纠正点布设间距的经验数据,为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5.
杜仲进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4):32-34,47,I0002
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出发,分析多模CORS实验网,提供多模网络RTK服务,增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根据实时测量精度、定位服务的时效性、时间可用性、空间可用性和实用性测试,评价实验网提供的网络RTK服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加入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定位精度略为提高,可有效改善电离层模型,提高流动站固定的效率,可以解决困难环境的作业问题,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76.
针对现有指挥监控系统集成复杂度高,交互不友好,扩展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多模式一体化指挥监控系统框架解决方案。介绍了多模式一体化指挥监控系统的原理,将现有指挥监控系统按模式进行划分,并详细描述了实现多模式管理的技术。设计了多模式一体化指挥监控系统的框架,利用插件技术实现了系统业务逻辑的有效集成;并通过测绘导航分队指挥监控系统验证了该系统框架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7.
在完成广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测试了系统网络RTK实时定位测量的内符合精度、环境可用性、空间可用性、时间可用性与兼容性;并对GPS+BDS+GLONASS、BDS、GPS+GLONASS三种模式下网络RTK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基于GPS+BDS+GLONASS多系统的网络RTK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与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8.
针对传统公路勘测方法中工作量大、精度偏低、信息量少、周期长等不足,提出把车载LiDAR扫描技术运用到公路勘测工程中。研究利用车载LiDAR系统进行道路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以及关键技术要点,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道路高精度点云获取方案。该技术在京藏高速银川段改扩建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成果精度完全满足要求,极大地提高了道路改扩建勘测效率,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9.
围绕自然资源背景下建立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确权登记、空间规划和督查监管"四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需求,探讨了地理信息全流程服务的技术体系。从地理信息"人"的特征出发,结合自然资源管理所需的系统观和综合性要求,基于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融合发展的科技供求关系分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进行技术重构,建立了调查监测、数据集成、分析评价、模拟预测全流程的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的5个方向: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核心的自然资源调查技术体系、以遥感研发和应用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监测技术体系、以"人"为中心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体系、具有"人、事、时、空"多维度"身份"的"人地关系"分析技术体系和以"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为目标的模拟预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80.
根据规划部门对市政道路、桥梁及隧道等基础设施竣工后的管理要求,以及满足项目绿化等工作量的结算,本文将地面和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相结合,辅以常规测量手段做补充,以双碑大桥及连接隧道工程竣工测量为实例,讨论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规划核实测量中的应用。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激光点云数据,为数字化城市建设和可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