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邻菲啰啉助溶保护-容量法测定电气石中的氧化亚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气石是一种含硼的铝硅酸盐矿物,是成岩成矿作用的灵敏示踪剂,通过测试围岩电气石中氧化亚铁的含量,可以鉴定电气石所赋存岩床的成因。但是,国内外目前尚无系统的电气石化学成分标准分析方法及电气石化学成分标准物质,针对电气石中氧化亚铁分析方法的研究更是罕有报道。该文通过在溶矿过程中加入邻啰啉,与亚铁形成络合物,对亚铁能够起到较好的助溶和保护效果,建立了在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邻啰啉、氢氟酸及硫酸,中高温电热板加热溶矿,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电气石中的亚铁的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RSD,n=12)为0.5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3%~100.9%。经过多家实验室间的比对实验,证明该方法准确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2.
23.
多环芳烃(PAHs)与纳米材料污染已对沉积物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其复合污染的毒性效应环境危害可能更大。为了深入探讨PAHs与纳米材料对近岸表层沉积物反硝化作用的复合毒性效应,本文选取位于胶州湾(JZB)的大沽河河口区(DRE)E站和湾内S站,分别以和纳米银代表PAHs和纳米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剂量单一及复合污染下沉积物反硝化潜势(PDA)的变化,结合浓度相加模型(CA)、独立作用模型(IA)和中效/联合指数等效图法(CI)三种复合毒性评价方法,评价和纳米银对沉积物反硝化潜势的复合毒性效应,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两种污染物浓度越高,对研究区域反硝化潜势的抑制作用越大。、纳米银单一及复合作用下对河口区沉积物反硝化潜势的EC50值分别为44.62、112.49和64.86 mg·kg-1,对湾内分别为61.79、147.05和96.18 mg·kg-1。单一作用对反硝化潜势的抑制效应强于纳米银,但复合污染的抑制效应更强。两种污染物对河口区的沉积物反硝化潜势抑制效应强于湾内,可能与河口区具有较高Eh和沉积物颗粒度及较低的pH、盐度和有机质含量有关。三种毒性效应评价方法的结果表明,和纳米银的复合污染对2个站位反硝化潜势的毒性效应均为协同作用,且对大沽河河口区的协同作用更强。此外,CI法对复合效应的预测结果比CA和IA法更为接近实际观测值,且CI不需要考虑污染物作用模式的限制,因此认为CI法更适用于评价混合污染对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复合影响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和纳米银会增强彼此对反硝化菌及反硝化功能的毒性效应,由此推断,PAHs和纳米材料在环境中同时存在时比其单独存在对沉积环境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24.
美国占领律宾伊始就带有明显的地缘政治因素。二战后,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把律宾变成亚洲"遏制"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地缘前哨。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在律宾的军事基地被取消,美-同盟关系也陷入谷底。21世纪之初,全球经济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国也加快实施战略东移,开始重新审视其东亚地缘战略。近几年,美不断加强军事合作,大搞联合军演,借口所谓的南海航行自由,极力在南海搅局,其中明显带有制衡中国的因素。在美国急于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律宾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缘支点。然而,新政府积极改善对华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美-同盟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高纯石英砂用HF等溶剂溶解并蒸干后,在微酸性介质中用抗坏血酸还原Fe^3+为Fe^2+,与1,10-二氮杂形成Fe2+3络合物,加入适量ClO4^-阴离子与之形成离子缔合物,用硝基苯萃取,原子吸收测定有机相,本法检出限1.1μg/g,样品分析结果的RSD%为:4.52~10.3.  相似文献   
26.
本文用索氏抽取法提取了东太湖的沉积物和水生植物中的可溶性有机质,用不同极性溶剂在硅胶/氧化铝柱上分离了饱和烃、芳烃、酮馏分,利用GC-MS至芳烃组分进行了鉴定分析,并对其中重要多环芳烃-系列化合物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多环芳烃从河口到近海的环境归趋行为与生态风险,考察了沉积物质量浓度、溶解性有机质、温度、盐度4种典型环境因子对在黄河口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比较了黄河口与近海两种沉积物对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质量浓度越低,单位质量颗粒物的吸附量越高;共存的溶解性有机质对的吸附具有增促作用,且腐殖酸比黄腐酸的作用更显著;温度的升高不利于的吸附,而盐度的增加有利于的吸附。在沉积物上的吸附是分配作用与表面吸附两种行为的耦合,其中黄河口沉积物以表面吸附为主,而近海沉积物以分配作用为主。近海沉积物吸附量显著高于黄河口沉积物吸附量。基于此,从河口到近海的迁移过程中,更易于在沉积物表面发生吸附沉降,从而可能降低水相中的生态危害,但对近海底栖生物具有潜在的健康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8.
高频假设下的地震射线理论以及相应的地震成像理论表明,在射线稀疏条件下,不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构造成像;而有限频射线理论更符合实际地震的传播规律,即地震波的走时不仅与中心射线(传统的几何射线)上的速度分布有关,而且与中心射线附近一定范围(称其为第一涅耳体)内的速度异常分布有关.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计算多震相地震波涅耳体有限频射线的方法,并定义了走时敏感核函数,同时给出了利用多震相涅耳体有限频射线进行速度模型和反射界面同时反演成像的公式.利用多震相走时资料,使用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与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进行了速度和界面的同时反演成像.结果表明,当射线密度较小时,无论是对速度模型的重建还是对反射界面几何形状的更新,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均优于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 而变频有限频射线层析成像则是实际地震层析成像的首选反演算法.   相似文献   
29.
芳烃化合物是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中的主要馏分,经过小型氧化铝两步层析法,可以得到分离度高的二环芳烃和三环芳烃化合物.塔里木油田不同地区的上奥陶统烃源岩和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抽提物芳烃馏分的GC-IRMS分析表明芳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除受热演化程度影响外,还受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烃过程的影响.无论是烷基萘、烷基联苯、烷基的亚系列,还是单体化合物,如1-甲基、9-甲基、2,6-二甲基等的δ13C值均表现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偏重,两套烃源岩之间亚系列的δ13C差值最高可达16.1‰,单体烃之间差值可达14‰.综合塔里木盆地不同时代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及单体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可为油源对比提供强有力的佐证.塔中地区大部分奥陶系原油9-甲基具有偏负的δ13C组成,贫伽玛蜡烷,富含升藿烷,主要来自于上奥陶统烃源岩;而塔东地区原油和部分塔中地区原油富伽玛蜡烷、贫升藿烷,9-甲基的δ13C组成明显较重,表明其主力油源岩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  相似文献   
30.
共反射元弧叠加方法在火山岩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规叠加方法假设叠加的地震道集的反射波来自地下同一个反射点,而地表观测到 的反射波场在空间上小于涅尔体范围是不可分辨的. 本文根据火山岩体特征,用元弧描述 火山岩的反射界面. 将来自涅尔体范围内的反射波沿着元弧界面求和,进而扩大叠加次数 ,达到增加反射信号能量提高地震反射波的叠加成像质量的目的. 文中给出了反射波走时参 数与地下元弧反射界面之间的联系和叠加实现的步骤. 计算结果表明,元弧叠加方法能够提 高剖面的信噪比,增加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