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测绘学   507篇
大气科学   245篇
地球物理   262篇
地质学   697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156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2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onparametric system identification to a nonlinear maneuvering model for large tanker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The three coupled maneuvering equations in this model for large tankers contain linear and nonlinear terms and instead of attempting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i.e. hydrodynamic derivatives) associated with nonlinear terms, all nonlinear terms are clubbed together to form one unknown time function per equation which are sought to be represented by the neural network coefficients. The time series used in training the network are obtained from simulated data of zigzag maneuvers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se data. The neural network scheme adopted in this work has one middle or hidden layer of neurons and it employs the Levenberg–Marquardt algorithm. Using the best choices for the number of hidden layer neurons, length of training data, convergence tolerance etc.,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neural network model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conclusions drawn.  相似文献   
92.
RTK-GPS�����������񶯵Ķ�Ƶ�ʳ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RTK-GPS(????????λ??)???????????????????????????????????????????????????????RTK-GPS???????????????????????????????????????????????????????????е??  相似文献   
93.
机载三维成像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新型机载三维成像系统的产生环境、原理、技术结构、特色及应用领域 ,介绍了飞行检测、应用飞行所取得的成果。为实现高效遥感对地观测体系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4.
联邦德国议会1991年决定, 议会与政府核心部门在2000年前从波恩迁回柏林 ,波恩保留联邦行政管理中心的功能。为了按时准确地规划和完成落实迁都建设工程,在柏林建设国家行政办公设施和国家工作人员生活居住设施,解决波恩地区因国家机关迁离而遭受的损失,参加建设的许多部门应用了地球信息技术。文中介绍了“柏林房地产信息系统”,“联邦议会与政府核心区建设信息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波恩地区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球信息技术在交通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利用国家级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和省级区域北斗CORS站,基于国家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平台,通过改造和直接利用的方式,在华北平原构建了我国首个跨区域北斗分米级地基增强服务系统。经采用双频终端实地测试,该系统覆盖京津冀晋全部区域及内蒙古部分区域,采用GPS+北斗双模定位静态精度达到分米级,动态定位精度达到亚米级,单北斗模式定位精度略低,但仍在分米-亚米量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应用能力,拓宽了我国北斗民用导航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可满足高精度北斗实时导航、定位服务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6.
Yang  Wei  Zhang  Liping  Zhang  Yanjun  Li  Zongli  Xiao  Yi  Xia  Jun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3):389-405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he Interconnected River System Network (IRS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It...  相似文献   
97.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日益加剧,土地资源环境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荣成市土地资源环境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对土地资源进行基础性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计算各项指标分值,并得出承载状态压力指数;在基础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生态条件与环境质量进行修正性评价。结果显示,荣成市土地资源环境基础性评价为可载,基于水资源系统的综合承载状态为临界,基于生态条件与环境质量系统的综合承载状态为可载。  相似文献   
98.
元素丰度与星系演化(Stellar Abundance and Galactic Evolution,SAGE)是自主设计的能够准确计算恒星大气参数以及消光的新测光系统。对北天除银盘外共计约12 000 deg2的天区开展了SAGE系统测光巡天,计划获取约5亿颗恒星的高精度测光数据。单次曝光条件下100σ完备星等uSC~17. 3,vSAGE~16. 8(AB星等),这些为研究银河系提供宝贵的测光资料。介绍了巡天专用的数据处理程序的研究和开发,主要研究了针对单幅图像的快速自动化处理过程,重点介绍数据改正、天体测量校正、测光和流量定标过程,以及数据结果和数据质量检测等。  相似文献   
99.
基于GPS新型L5信号的地表雪深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PS多路径反射信号测量地表雪深具有全天候和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因此其可作为一种代替气象站监测雪深的新手段。然而,先前大多数研究仅使用了GPS L1和L2C波段信噪比数据探测积雪深度。为验证新型的L5信号在雪深反演方面的优越性,本文阐述了GPS-R技术反演雪深的原理,利用Lomb-Scargle周期图法所处理的受积雪表层影响的信噪比数据计算了频谱振幅强度,通过获取频谱特征值与天线高度的关系求解雪深值,最后分别与L1反演结果和实测雪深数据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GPS-R测量雪深结果相比,利用新型的L5反射信号反演地表雪深的精度更佳;采用GPS-R技术探测雪深对把握测站区域内的雪深变化情况和淡水资源储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切变线降水系统微物理特征及隆水机制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机载云粒子探测系统(PMS).对2004年7月1日影响吉林省的一次切变线降水过程进行了探测飞行,利用所获取的宏微观资料对此次降水过程的微物理结构、降水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切变线降水云系主要由高层云、雨层云、碎云构成,高层云和雨层云中间夹有1100m左右的无云区;3类云中平均云滴浓度、平均云滴直径各不相同;云水含量随高度分布不均匀,云的不同部位云水含量起伏较大;冰晶浓度平均为17.3个/L;此次探测的降水云系符合Bergeron提出的催化云一供水云相互作用导致降水的概念.根据云图及其他探测资料综合分析,冰晶主要产生于高层云上部或卷层云的冰晶播撒,供水云为高层云中下部和雨层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